1. 首页 > 基金定投

港股大宗交易流程(香港与内地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有望引入大宗交易)

近日,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公告称,双方就推动大宗交易(在香港证券市场称“非自动对盘交易”,以下统称大宗交易)纳入互联互通机制达成共识,这也是在互联互通机制纳入股票竞价交易和ETF后,又一重大交易机制优化措施(以下简称“优化措施”)。在此措施下,国际投资者将可以通过互联互通北向交易在上交所和深交所进行大宗交易,而内地投资者将可以通过互联互通南向交易在港股市场进行非自动对盘交易。主要关注点如下。

第一,优化措施有助于两地股票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完善。大宗交易是指单笔交易规模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交易,以上交所为例,A股单笔买卖申报数量应当不低于30万股,或者交易金额不低于200万元人民币。在目前的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下,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和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建立技术连接,使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但仅支持竞价交易方式。大宗交易开通后,将进一步丰富互联互通交易方式,提高两地投资者特别是专业机构的交易便利度,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升市场活跃度,增强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两地交易所均表示,将与合作伙伴及各方共同制定引入大宗交易和非自动对盘交易的实施方案,针对一些可能影响政策的领域作进一步探讨。比如目前单个境外投资者持有一家A股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不得超过后者股份总数的10%;且所有境外投资者对单个上市公司A股的持股比例总和,不得超过后者股份总数的30%。因此,相关部门还需在大宗交易纳入互联互通机制的技术、监管、业务流程等方面做好妥善安排。

第二,优化措施有助于提升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经过多年的发展,两地股票互联互通已取得显著的成绩。截至今年7月底,北向沪股通与深股通分别累计净流入1.02万亿元与逾9300亿元人民币,累计成交量则分别达到50.57万亿元与55.2万亿元人民币。南向港股通累计净流入额与成交量分别达到2.35万亿元与30.66万亿元人民币。引进大宗交易安排,将可以提升大额股份交易成交价格和时间的确定性和透明度,既让投资者更有效地管理其资产配置和降低交易成本,同时也降低有关交易可能对自动对盘市场所带来的价格影响,从而进一步挖掘两地市场的投资潜力。对于两地投资者而言,在市场指数调仓日,由于目前没有这种机制的支持,容易产生价格的波动性。而引入大宗交易就能让买卖双方在收盘价前就协定例如以收盘价进行交易,不需要参与收盘时的集合竞价,从而降低该环节出现的买卖订单不平衡,以及对市场产生的相对较大的波动影响。在当前港股与A股市场表现较为低迷的形势下,大宗交易纳入互联互通对境内外投资者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能够有效增加市场流通量,提振市场信心。同时优化措施也有望为海外投资者快速布局A股市场提供新的路径。

第三,优化措施为金融机构提供新的服务机会。一是银行需加强与交易所、政府及监管部门的沟通,了解各类相关政策的改革方向,评估并开发升级现有系统,为跨境代理清算提供更加高效服务保障提前做好准备。二是证券机构可以提前摸排潜在客户需求,了解市场反应,为政策及产品的设计提供更加贴近市场实际的建议。三是财富管理机构可以提前布局与大宗交易相关的跨境财富金融新产品,加强与其他机构的联动,开发面向私人银行、高净值人群的配套服务方案。四是投行机构在合规前提下,可以为境内外机构的跨境股票投资及股权收购提供资金支持,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为两地上市企业及时注入更多、更高质量的活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