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心一问——我们通过哪些指标对指数基金基金进行估值呢?
看大盘点数?(大盘指数估值坑切勿踩)
1.不准确,以为指数是长期向上的,以香港的恒生指数为例,1964年只有100点,而现在23000多点。
2.不同的指数不好对比。有的指数几万点是低估,有些指数5000点就是高估。
看市盈率PE?
这个指标体现的是这笔投资到底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拿回来,计算公式=市值/净利润,简单理解就是看一只股票的价格,相比它的盈利能力,是不是够便宜。
所以,可以通过市盈率初步判断一家公司是贵还是便宜,市盈率越低,公司越便宜,市盈率越高,公司越贵,但不能作为唯一指标。PE双刃剑
PE的一大优点是快速高效,但是也有明显的缺陷:
1.不同的国家地区(如香港对中国),不同的指数,估值的波动区间不一样。
2.就算在同一国家或地区来看,不同的行业市盈率各有不同,也没有可比性,而且就算有的行业市盈率低也并非就是好事。
看市净率PB?
市净率=市值/净资产,市净率体现的是公司的净资产是否比低估。
PB数值越低,公司越低估,股票越值得投资。但这个重要数据,跟市盈率指标一样,不能做唯一标准。比如对于一些轻资产的公司,他不需要投入太多的资产就能获取更多的利润。
既然以上三种指标都不靠谱,那什么比大盘指数、市盈率、市净率更适合作为衡量标准?
指数温度才是我们估值指标中的扛把子,是我们用来判断股市估值高低的依据。当指数温度越高,股市越火爆,风险越大,上涨的空间越小;温度越低,股市越冷清,风险则越小,上涨的空间更大。
我们可以把指数温度想象成一个范围是0-100度的温度计:
在0-10度之间,股票市场萎靡不振,一直在低位盘桓,但这个时候是最佳的买入时机;
在10-20度之间,这个时候股票市场已经逐步企稳,蓄势待发中,仍是买入良机;
在20-30度之间,股票市场一片欣欣向荣,可以继续买入;
在30-40度之间,市场气氛热烈,可继续持有,但需提防风险;
在40-50度之间,高温预警,可考虑逐步卖出;
……
当温度大于90度,水都要沸腾了,那简直堪比炮烙火刑,人间地狱,随时会灰飞烟灭。
寒冬播种 -- 静待降温
温度低时逐步买入,温度适中持有,温度高则逐步卖出,如此简单易行,简直就是傻瓜机的翻版,看到美女,咔嚓一按快门搞定,原来买基金这么简单。
计算指数温度
计算原理
判断商品贵不贵的衡量标准是价格,而判断指数是否便宜的衡量标准则是估值。
这个估值包含了市盈率和市净率两个指标。通过计算这两个指标的温度,然后计算出来
(PE温度+PB温度)/2,
得出的就是这个指数的温度。
例子:当指数温度是20度时,说明历史中,估值低于当前估值的概率只有20%,现在的指数比较低咕,适合买入,而当指数温度是80度时,说明在历史中,估值低于当前估值的概率高达80%,现在的指数就高估了,应该卖出。
强调:指数温度的高低与价格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哦,指数温度的高低反映的是在历史中低于指数当前估值出现的概率。
指数温度数据搜集(计算步骤)
第一步:在百度搜索“理杏仁”,打开“理杏仁”官网,注册登录。
“理杏仁”官网
第二步:点击“指数”栏目,找到需要指数的历史数据。
指数历史数据
第三步:进入指数页面,分别导出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的CSV数据。PE-TTM,选择10年的数据,点击按周导出CSV。
导出市盈率CSV文件
进入指数页面,分别导出市盈率PE和市净率PB的CSV数据。PN-加权平均值,同样选择10年的数据,点击按周导出CSV。
导出市净率CSV文件
PE及PB下载后Excel文件
第四步:使用Excel打开CSV文件,以PE为例,除了日期和PE那两列的数据,其余全部删除。
PE文件
第五步:将PE和PB数据整理到同一个Excel表中,在“PE-TTM”栏目右边增加一列“PE温度”,在“PB”栏右边增加“PB温度”和“指数温度”两列,如图所示。
整理后的Excel
第六步:日期以升序排序,这步很重要。
日期升序后的Excel
第七步:开始计算,PE温度和PB温度公式如下:
=NORMDIST(B3,AVERAGE(B$2:B3),STDEV(B$2:B3),1)*100
同样的步骤计算指数的市净率PB温度:
=NORMDIST(D3,AVERAGE(D$2:D3),STDEV(D$2:D3),1)*100
指数温度是把市盈率温度和市净率温度相加求平局,公式:=(C3+E3)/2
计算指数温度
这里固定首行数据,就是要固定开始的时间,开始时间越早,总时间越长,数据库越大,温度的参考性才越高,样本数据越大,统计才越接近真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