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广收到一位小伙伴的提问:
小广,最近我在研究债券基金,发现不同债券基金的业绩基准都不太一样。我现在完全都被绕晕了:中证全债指数、中证综合债指数、中债综合指数,然后一个中债新综合指数,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啊?
而且这些指数有时候带着个“全价”,有时候带着个“财富”;有时候带着“总值”,有时候又带着具体的时间段(如1-3年),谁能帮我搞懂这些名词啊?o(╥﹏╥)o
说实话,这的确是非常专业的知识,今天小广就为大家详细讲讲。
这些指数看似都不一样,拆分来看就容易理解多了,总的来说可以分成三部分:基础指数(如中证全债、中债新综合、中债综合)+财富/全价/净价+待偿区间(“总值”“1-3年”“3-5年”“7-10年”)。
基础指数
小广对全市场的债券基金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梳理,常被用来作为业绩基准的指数主要有以下5个。
资料来源:wind,日期截至2024年5月23日
说实话,这5个债券指数从名字上看非常相似,属于那种稍不留神都会看岔眼的那种,那我们怎么进行区分的?
很简单,先看前面两个字是“中证”,还是“中债”。
如果是“中证”,说明这个债券指数的编制公司是中证指数公司,成份券上市地点包括银行间债券市场和沪深交易所。债券剩余期限会更长,为1个月或1年及以上;信用级别也会有所限制,BBB及以上的债券才会被选中。
如果是“中债”,那么编制公司就是中债金融估值中心有限公司(中债登全资子公司),成份券上市地点要更广泛,比“中证”债券指数多一个——柜台。“中债”债券指数挑选成份券时,在剩余期限和信用级别上基本不设限制,剩余期限1天及以上、各信用等级都会被纳入考虑。
一句话总结
“中债”债券指数的样本范围要比“中证”债券指数更为广泛,“中债”债券指数反映的是境内人民币债券市场价格走势,“中证”债券指数仅反映的是银行间和沪深交易所两个债券市场的债券整体价格走势。
接着我们再来看两个“中证”债券指数有什么不同。
中证全债指数,在债券剩余期限上要更长,为1年及以上;
中证综合债指数,则为1个月及以上,所以中证综合指数的成份券包括短期融资券(规定365天内还本付息),而中证全债指数是不包括的。
一句话总结
中证综合债指数比中证全债指数样本范围更广,多了短期融资券。
最后来对比中债综合指数、中债新综合指数、中债总指数的不同。
中债综合指数和中债新综合指数,在债券剩余期限、信用级别、成份券上市地点都是一样的。
不同在于样本券的范围,中债新综合指数在中债综合指数的样本基础上去掉了流通受限债券(如私募债、定向募集债券等)的债券。
中债总指数,虽然名字带着个“总”字,但成份券仅包括记账式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银行债这三类利率债,连地方政府债券这一类利率债都不囊括在内,范围较窄。
一句话总结
中债新综合指数在中债综合指数的样本基础上去掉了流通受限债券的债券,交易性更好,是应用最广泛的债券指数之一。
“财富”“净价”“全价”
了解完债券指数的基本信息之后,接着来看看债券指数后面经常跟着的“财富”“净价”“全价”到底代表什么意思。
用一张图来表示三个指数之间的关系,大概是这样的:
净价指数只考虑了债券本身价格,没有考虑债券利息,所以如果我们看历史走势图会发现中债-新综合净价(总值)指数资自2002年以来长期围绕100上下波动。
数据来源:wind,日期范围为2002-01-01至2023-12-31。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全价指数考虑了债券价格和应付票息收益,但没有考虑付息日利息再投资。
而财富指数则是既考虑了债券价格和应付票息收益,又考虑了付息日利息再投资,可以说包含了投资债券可能获得的所有收益,一般会用来衡量纯债基金的投资收益水平。
数据来源:wind,日期范围为2002-01-01至2023-12-31。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总值”“1-3年”“3-5年”“7-10年”
有些债券指数后面还会带上数字,如“1-3年”“3-5年”“7-10年”,那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意思呢?
指的是成份券的待偿区间,可以简单理解为剩余期限。
一般来说,长期限,意味着债券价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度会更高,波动更大,对应地,收益率一般也会更高。
数据来源:wind,日期范围为2014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如果后面带着“总值”的字眼,而没有带有任何的待偿期,那么说明这个债券指数是把所有的待偿期都纳入进来,没有进行细致的分类。
这真的是一篇硬核干货文章了,相信大家下次再去看债券基金的业绩基准或者看到诸如“中债新综合财富(7-10年)指数”时,心里就有谱多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