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晚间,深交所发布《2017年度个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下称“调查报告”)显示,沪深两市中小投资者占比超七成,受访投资者证券平均账户资产量为53.9万元,较上年增长2.5万元。同时,该报告还分析了投资盈亏原因,投资亏损与投资者的经验、知识与研究不足、非理性行为密切相关。
创业板投资者户均资产63.2万
该调查报告对调研地区年龄在18-60岁、过去12个月进行过沪深两市股票交易的15890个样本投资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报告,沪深两市仍以中小投资者为主,证券账户资产量低于50万元的投资者(中小投资者)占比75.1%,比2016年下降约2个百分点。受访投资者证券平均账户资产量为53.9万元,较上年增长2.5万元。
同时,越来越多年轻投资者进入证券市场。数据显示,2017年新入市投资者中,25岁以下投资者占比28.2%,30岁以下投资者占比55.8%,新入市投资者平均年龄31.2岁,而5年前新入市投资者平均年龄约36岁,新入市投资者年轻化趋势较为明显。
整体来看,创业板投资者比非创业板投资者更加“财大气粗”,创业板投资者平均账户资产量达63.2万元,显著高于非创业板投资者40.0万元的平均资产量。同时,创业板的散户也比较少,账户资产10万元以下的散户所占比例仅为28.0%,明显低于非创业板49.3%的比例。
亏损投资者偏好频繁交易
是什么导致投资者们“亏钱”?调查显示,选择“自己的投资经验不足”的投资者占了5成以上,“自己的投资知识不足”也达到49.8%,选择“经济形势的变化”的投资者为31.5%。
而且,和盈利投资者相比,亏损投资者发生频繁交易和处置效应行为(即“个人投资者拿不住盈利股票而长期持有亏损股票”)的比例高达37.3%和47.3%,比盈利投资者还高出10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但使用止损策略的比例是38.0%,比盈利投资者低4.5个百分点。
亏损投资者也不习惯阅读上市公司公告,阅读的比例仅为22.5%,低于盈利投资者10.8个百分点,阅读金融机构研报比例也只有32%,低9.3个百分点,但听信传言、听人荐股的比例却比较盈利投资者高6.2个百分点,达到31.4%。
近4成投资者乐观看待今年市场
对2018年股票市场,投资者信心总体向好。调查显示,39.0%的投资者倾向乐观,较上年增加10.8%;51.1%的投资者持中性态度,较上年减少5.9%;9.9%的投资者表示悲观,较上年减少4.9%。投资者积极评价6月A股正式纳入MSCI指数,63.1%的投资者认为长期利好股市;26.7%的投资者认为短期股市会上扬。
资本市场上,科技监管、发行并购重组改革受关注度较高,66.0%的受访者最关注“推进科技监管”,64.5%的受访者也关注“加快股票发行制度和并购重组市场化改革”。此外,65.7%的投资者对于境外上市的我国科技创新型企业回归A股市场较为关注,表示有投资兴趣。
投资者对创业板改革充满期待,近九成投资者表示创业板应当增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
从市场风险看,投资者最担心的依次是,“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债券到期兑付金额增长较大,债券违约事件可能大幅增加”(59.0%)、“资管新规实施带来的流动性冲击,短期内可能导致股市资金面收紧”(57.6%)、“全球逐步进入加息周期,利率走高将可能导致股票等权益类资产估值水平总体下降”(55.4%)。此外,企业盈利的不确定性、美国股市高位回调风险传导等,也是投资者较为关心的风险因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