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与MACD若同时金叉能不能成为我们买卖股票的依据?本文通过2023年数据,尝试对双金叉进行分析。
(一)指标说明
1.macd金叉
MACD(Moving Average Convergence Divergence)指标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分析工具,用于识别趋势变化和动量的转折点。MACD金叉通常被视为一个看涨信号,预示着价格可能即将上涨。
当MACD的快速线(DIF)从下方向上穿越慢速线(DEA),形成一个交叉点,这个交叉被称为MACD金叉。这个交叉点意味着短期的移动平均线超过了长期的移动平均线,这通常被解释为价格上涨的信号,因为市场动量似乎正在增加。
2.均线金叉
当较短期的移动平均线(如5日均线)开始上升,并且穿过较长期的移动平均线(如13日均线)时,形成了金叉。这个交叉点通常被视为一个看涨信号,意味着短期趋势转强,可能预示着股价的上涨。
当均线与Macd同时金叉时,理论上讲可以加强股价上涨,见下图。
二、2023年双金叉分析
(1)数据说明
通过python提取2023年数据满足双金叉条件数据,共计37048条。其中双金叉10天内上涨占比为43.3%,若将时间推迟至30天,则上涨占比会提升到62.9%,见下表
状态 |
10天内涨幅统计 |
30天内涨幅统计 |
||||
平均涨幅(%) |
计数 |
占比 |
平均涨幅(%) |
计数 |
占比 |
|
上升(大于3%) |
9.95 |
16038 |
43.3% |
14.67 |
23304 |
62.90% |
下跌(小于3%) |
-6.21 |
1309 |
3.5% |
-6.81 |
898 |
2.42% |
整理(-3%~3%) |
0.52 |
19701 |
53.2% |
0.54 |
12846 |
34.67% |
说明,涨幅=N天内最大收盘价与当天的比值。
在保证可以在N天内最高涨幅卖掉的前提下,下跌占比仅为2%左右,以此我无需要规避这2%下降的数据。
(2)如何规避2%下降的数据
为了找出下跌数据的规律,我们引入另外两个指标
1.均线比N=(当天收盘价-N天收盘价平均值)/N天收盘价平均值*100
“均线比”可以衡量股价偏离程度,一般而言,股价偏离均线过高,则回归可能性越大。
2.量比N=当天交易量/N天内平均交易量
状态 |
均线比55 |
均线比13 |
均线比5 |
量比55 |
量比13 |
量比6 |
上升 |
3.8 |
5.1 |
3.4 |
1.7 |
1.8 |
1.7 |
下跌 |
10.8 |
9.6 |
6.8 |
3.6 |
3.3 |
2.9 |
整理 |
3.2 |
4.2 |
2.8 |
1.7 |
1.7 |
1.6 |
从上表来看,在下跌数据来看,均线比55为10.8,表明股价高出55日均线10.8%。依据远离均线必回归这个原理,后续股价下跌的可能性较大。从交易量来看,3倍交易量,也同样无法长久。
因此,从上表数据来看,当交易过大,或则股价远离均线时,建议谨慎下单。
三、注意事项
以上数据“假设卖到最大点”,我们常说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可见卖到最大点难度很大。
如果我们在该卖的时候犹豫了,则很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账面亏损,见下图。只有在买对股票的时候才能在1个月内安全撤离,这部分占比近为62%。另外即使我们规避了下跌状态股票,在认为“整理”状态股票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亏损越来越大。
- 相关建议
1、建议配合其他场景使用
例如:趋势线。如下图,发生双金叉时,离上方压力线较近,此时建议观望。
2.建立风险意识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前10天涨幅占比前30天涨幅的一半以上,若前10天无明显上涨迹象,买入后建议立即离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