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晚间传来有关新三板的重磅消息:
据证券时报报道,在10月18日召开的徽商大会“资本市场助推产业升级对接会”上,全国股转系统监事长邓映翎表示,新三板目前主要还是为中小微企业服务,不能简单套用沪深交易所的标准。他称股转系统正考虑将新三板基础层企业年报披露时间调整到每年6月底,减少挂牌企业的信披成本;二是实行不连续的竞价交易,增加流动性;三是推动公募基金入市;四是在证券法改革情况下,筹划打通新三板和IPO的制度障碍。
重磅如此的消息被刷屏当不奇怪,各大微信群热议纷纷,鉴于了解“不连续的竞价交易”的人不多,大胡试着火线解读一下;:
什么叫不连续的竞价交易?
不连续的竞价交易究竟是不是利好?
首先必须告知大家的是,老三板就是不连续的竞价交易,而大胡凑巧也参与过老三板的交易,所以还算有点发言权。
我们先来看老三板交易规则:
1、净资产为负的公司每周交易三次,具体时间为每周一、三、五交易,其股票名称尾带3字,如:哈慈3;净资产为正的公司每周交易五次,每个交易日都能交易,其股票名称尾带5字,如:高能5;不能按时披露年报的公司,每周只能在周五交易1次,其股票名称尾带1字,如:猴王1。
2、交易股数与主板一样,都是1手为100股起买。申报买入股份,数量应当为1手的整数倍。不足1手的股份,只能一次性申报卖出。
4、一次竞价,在股份转让日15:00时以集合竞价的方式配对撮合成交。在收盘时只要有对手盘就成交,没有成交的钱就回到帐上。
5、涨跌停板幅度为5%。
6、盘中有多次提示可能的成交价格。
看完上面的介绍,再结合主板的连续竞价,大家也就明白了不连续的竞价交易是怎么回事了,准确的定义大胡懒得去找度娘了,毕竟火线解读新政,时间宝贵嘛。
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新三板是否会完全照搬老三板的不连续的竞价交易规则?
虽然没见到正式的文本,甚至除了“不连续的竞价交易”这么一句大而笼统的话之外,尚无任何有关的信息流出,但是,大胡可以断定:新三板会有不同于老三板的“不连续的竞价交易”规则,并作出猜测如下:
1、新三板的“不连续的竞价交易”大概率会是每个交易日都能交易;
2、新三板的“不连续的竞价交易”大概率会允许每日多次撮合交易;
3、交易股数、涨跌幅限制仍会沿用目前的新三板规则。
4、若考虑到股转公司正在积极推动做市商扩容,“不连续的竞价交易”可能只会在协议转让交易里施行;一旦做市股也施行竞价交易,那就变成了混合做市,则又前进了一小步。
至于是不是利好,大胡认为关键要看交易时间间隔,间隔短就逐渐接近主板的竞价交易了,那当然比现在的“僵尸场”好。但为什么不能直接推行主板那样的竞价交易呢?因为以现在绝大部分个股的成交量来看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对手盘。所以,这项政策大概算是管理层希望往好的方向改革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吧,算得上是一个进步中的台阶。
因此,大胡个人倾向于认为是偏利好的政策。
但是(语文老师告诉我们“但是”之后是重点),大胡需要再次强调一下《新三板实战派》开篇之作《九大措施,谁能拯救新三板》中的核心观点:
1、以当前的流动性来看,任何一种交易方式都会显得勉为其难,即使在创新层推行竞价交易也无济于事;
2、任何不能有效改善流动性的措施都无法真正拯救新三板;
3、拯救新三板的措施只有两招:明确转板机制或降门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