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海航控股重组股票走向预测论坛最新(从三个维度看海航控股未来)

日前,海航控股发布公告,重整计划(草案)已获得高票通过。按照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组长、海航集团党委书记顾刚在海航内部生产经营例会上透露的时间表,海航控股预计11月完成相关法定程序。

待法院裁决后海航控股将进入重整方案实施阶段,这也意味着海航控股之后可以向上交所申请撤销对其股票实施的退市风险警示,实现“脱星摘帽”。

重整草案投票通过意味着,此前确定的航空板块战投方通过380亿元(外加30亿元的风险救助金)的最高出价,将对航空板块绝对控股,航空板块的剩余股份则由债权人作为受益人的“信托计划”持有。据知情人士透露,战投方入主除了确保品牌、注册地和牌照保持不变外,还有“十年内不能出让股权,不能变成财务投资”的要求。

在海航控股的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上,顾刚曾指出,重整完成后,海航航空主业将迎来历史最好时刻。在重整以及疫情的双重压力下,海航控股一直平稳运行。9月经营数据显示,海航控股在客运运力投入、旅客周转量、客座率等核心数据上表现亮眼,同比超过三大航,显示出疫情常态化下的巨大业绩弹性。

摆脱债务、即将独立运营的海航控股将往何处去?本文结合重整计划草案,重新审视海航控股在运营、成本、品牌等三大维度的优势,分析其前景与未来。

运营

精细市场运营能力继续走强

众所周知,疫情长尾影响下,两大类航司拥有较大的业绩弹性:第一类是拥有巨大国内市场的全服务航司,第二类是经营策略灵活、有良好成本控制能力、执飞不同层次区域航线的低成本航司。

作为国内民营航空公司,海航控股相较三大航与春秋、吉祥等航司,既有规模运营的体量优势,又有“全服务航司品牌+低成本廉价航空”的差异化营销打法。

目前,海航航空主业拥有12张境内、2张境外客运牌照,4张货运牌照,3家公务机牌照,同时还有公务机/直升机托管运营等多种资质牌照。其中,海南航空持续深耕全服务航司赛道,长安航空、祥鹏航空、西部航空、乌鲁木齐航空则相继执行差异化服务,转型为低成本航空。

兼具规模效应与灵活经营等优势,海航控股运营能力为业内公认。爬梳近十年数据,以新冠肺炎为分水岭,把海航控股切割为2010-2019与2020-2021两个时间段,其经营指标多年表现亮眼,横跨了航运的“牛熊市”,折射出强大的运营能力。

2010-2019年,海航营业收入从217.06亿增长到723.89亿,行业占比逐年提升,9年营收年复合增长率约14.32%。

2020年-2021年,海航也在疫情态势下,走出强势复苏曲线。2021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实现收入183.34亿元,同比上升56.54%。实现净利润-9.68亿元,同比减亏92.29%,生产经营已经接近盈亏平衡。最新的9月主要运营数据则显示,海航实现载客人数338.468万人,环比增长58.18%;货运及邮运量3.157万吨,环比增长30.15%;客座率达72.10%,环比增长9.85%,主要数据优于三大航。

客运之外,海航在货运、机队规模、航空辅业也有相对运营优势。疫情之后,海航迅速启动“客改货”,调整航空运力,截至今年6月已收入近26亿,包机航班执行总量累计近4000架次;机队规模上,海航宽体机占比远超三大航,平均机龄也较为年轻,飞机性能与状态相对较好;航空辅业领域,海航技术则是海南本土飞机维修企业代表,正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成本

成本困局有望根本性改善

对海航控股而言,重整计划草案较长的还款期限、较低的带息负债,将为公司减少巨额财务成本。因同类分析较多,本文将跳出重整计划草案,从海航控股的营业成本结构进行“解剖”。

爬梳海航、三大航、吉祥航空和春秋航空2019年营业成本结构,可以轻易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各航空公司航油成本均在30%以上,航油成本可谓航司业务经营的最主要成本。无论是国有航司还是民营航司,航油成本较为固定,均超过折旧租赁、起降成本、维修成本和职工薪酬等项。与此同时,航油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较大,导致每年航司利润波动较大。

第二,与其他航司相比,海航折旧租赁成本最高,2019年达到25.66%,远超行业18%的平均水平。究其原因,是2019年海航为优化机队结构,降低运营成本,出售35架飞机导致自有飞机占比降低。

从未来发展来看,无论是航油成本,还是租赁成本,海航都将迎来利好。

首先说航油成本,随着海南自贸港红利政策释放,海南岛加注保税航油政策实施,海航乐观估计可减少10%-15%成本。海航控股30%航油成本有望进一步下探,降至20%以内。这将有效解决海航营业成本居高不下的困境,释放更多利润空间。

其次说租赁成本,海航控股与境内外各大飞机租赁商达成了债务重组方案,针对破产重整前的飞机租金欠款,各大租赁商均给予了大幅豁免;且针对破产重整后的租金,不仅下调了15-20%的标准,而且在未来几年时间内,对宽体客机将由固定租金改为按飞行小时收费。这也将有效降低其运营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需要注意的是,海南地区企业享受15%所得税优惠税率,也为海航控股提供了有力支持;“零关税”政策,还将大幅降低海航控股飞机引进与维护成本。

这些利好政策,都将与重整计划草案形成叠加,利好海航控股。

品牌

释放千亿品牌价值

海航控股服务质量始终在线,五星航空的服务品牌为业内称道,积累了相当的品牌无形资产。

“中国内地首家五星航空”海南航空,十一年蝉联SKYTRAX全球排名前十的航空公司;今年8月,海南航空又获中国首家SKYTRAX“防疫安全五星航空认证”,其健康安全出行保障水平广受赞誉。截至2021年6月底,海航控股还安全运行28年,累计862万飞行小时,其中今年上半年安全运行26.7万飞行小时,保持了优异的安全飞行记录。

2020年,海南航空以208亿的品牌估值,入选英国品牌评估机构“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China 500 2020)。而海航航空仅上市公司体系内就有包括海南航空、新华航空、山西航空、祥鹏航空等8家航空公司;体系外有大新华航空、天津航空、首都航空、西部航空等8家航空公司,其中境内6家,境外6家。按海南航空2020年的品牌估值推算,整个海航航空品牌无形资产达千亿。

优质的运营管理、合理的成本控制叠加品牌的无形资产,重整如果顺利通过,海航航空主业将进入上行通道,迎来快速增长。

考虑到供给的持续收紧和需求的不断增长,2022年我国民航的理论景气度将高于2021年。重整成功后的海航控股必将焕然新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