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着继续给大家说一说两融当中由融券催生的套利模式
由于融券业务带来了市场的做空机制,使得套利交易有望成为A股市场投资者获取稳定盈利的重要模式,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套利模式。
和融资买券相比,融券卖空的目的和模式则相对复杂。卖空的目的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
1.做倒差
做倒差是以赚取差价为目的的投机交易。投资者预期某只股票会下跌,但手里没有这么多股票,于是就趁高价时向证券金融公司或证券公司借股票来卖,等到股价下跌了以后,再用低价把股票买来还给券商,用高卖低买的方式来赚取差价。和前面的例子一样,假设投资者用10万元的资金,可以向券商借到价值20万元的B股票,如果B股票目前的价格为100元/股,投资者就拥有了2000股B股票。此时,投资者如果把借来的股票卖出,其所得为20万元。如果股票下跌,投资者可在某-价位时再买回股票还给证券公司。假如股价跌到每股50元时,投资者只要花10万元就可以买回股票,即:
2000股x 50元/股= 10万元
至此,投资者的盈利为10万元。
2.可转债套利
利用融券和可转债结合,可以进行套利操作。其原理是:利用可转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的机会,低价买入可转债,同时融券卖出标的证券,锁定利润;然后在转股期执行转股,以直接还券的方式偿还融券产生的债务。但是由于在买入可转债之后,最快也得第二日才可以转股,这样就不能锁定利润,甚至可能亏损。因此,在选择利用融券和可转债结合进行套利时,要充分考虑该可转债的流动性。
3.权证套利
利用认购权证实现套利的原理和可转债类似,尤其目前已经出现分离交易可转债,以前可转债中隐含的认股权直接转化为可以交易的认购权证。但是由于目前的认购权证均为欧式,行权期只有一天或者几天;而可转债的转股期一般都是几年,因此,利用目前的欧式认购权证进行套利的效率不如可转债。
利用认购权证和融券实现套利的原理可知:当认购权证的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买入认购权证同时融券卖出标的证券。在最坏的情况下,投资者可以持有组合到行权期按行权价买入标的证券偿还融券产生的债务。投资者在套利时要考虑融券的期限和行权剩余期限,由于按照目前有关规定,融券期限不能超过半年,所以投资者最好能够确定融券的期限比行权剩余期限要长。不过,目前我国权证市场还没有开放融资融券交易。
4.统计套利
具体的套利原理为:两只股票具有某种历史相关性,当某个时刻这种相关性被打破,从而两者之间形成一种超过交易成本的价差,买入某只股票建立多头头寸,同时融券卖空与该股票关联性较高的另一只股票,建立空头头寸,两者匹配构成“股票对”,这种策略对冲掉这两只股票所处的行业和市场的风险,形成低风险套利机会,收益来源于两者间的相对变动。
5.对冲套期保值
从世界各国证券市场的实践来看,在建立风险对冲机制.上分别采取了现货卖空、股票期货、股指期货和股票期权等形式,而现货卖空本质上是一种融券交易。当股价大幅下跌时股票持有人经常会大量赎回,机构投资者(如开放式基金)为了应付赎回只能卖出股票套现,因而会遭遇巨大损失。此时,该基金可借用融资融券的卖空功能,一旦未来股票价格下跌,虽然其持有的股票市值受到了损失,但却能够在市场上买到价格低廉的股票来还给当初借给他证券的人,收益和亏损相抵,开放式基金不会因为股票价格的下跌而遭受重大损失,只需支付少许的借券费用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