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卫光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2017年上市,代码002880,实际控制人深圳市光明区国资委。主要从事血液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冻干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人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人纤维蛋白原,共9个品种21个规格。
截止最新,总市值76亿元,营业收入6.6亿元,净利润1.1亿元,Roe6.5%,A股108家生物科技公司中排名分别是55、73、64、65。行业中位数79亿元,营业收入10亿元,净利润1.7亿元、Roe8.1%。各项指标位列行业中位数以下。
截止23年一季度,总资产26亿元。其中存货24%、固定资产及在建工程40%;资产负债率27%,金融有息负债21%,累计未分配利润35%,分红率19.85%。
PE54,95%分位,PB4,44%分位。行业中位数分别为33、3.估值高于行业。
我国血液制品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规范,截至2022年,正常经营的血液制品企业数量不足30家,2022年采浆量约一万吨,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三大类14个品种。国外方面,主要以CSL、Baxalta、Grifols等几家大型血液制品企业为代表,2022年采浆量六万余吨,主要产品包括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微量蛋白等20多个品种。规模前五位的血液制品企业市场份额占比超过80%。
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监管严,2001年起,国家不再批准设立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同时制定并更新完善了配套法规,从单采血浆站设置、血浆采集、产品生产、产品销售、临床试验、产品研发等方面做了细致规定,相关政策要求越来越严格。 二是产品周期长,从原料血浆采集到生产出的产品经过批签发上市销售,时间跨度一般为6—8个月,生产周期较长。三是研发周期长,血液制品从开始研发到能够上市销售大致须要经过临床前研究、注册临床、临床试验、上市许可申请(NDA)等环节,一般需耗时数年,四是原料血浆稀缺。血液制品的原材料是健康人的血浆,采浆量直接制约着血液制品企业的生产规模。
国际血液制品行业在21世纪初开始出现大规模的行业整合,截至目前仅剩大约20家企业(不含我国市场)。其中前五位的血液制品企业占据全球绝大多数市场份额,行业高度集中。我国血液制品行业经过近年来的并购整合,形成了以多家千吨级企业为代表的竞争格局,相比国际市场,我国血液制品行业集中度仍然偏低。未来具备卓越的品牌优势、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科学高效的浆站运营模式及前沿技术平台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并在并购整合、浆源拓展方面具备先发优势,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目前拥有9个单采血浆站。
公司因控股股东深圳市光明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正在筹划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的事项,自2023年5月31日(星期三)上午开市起继续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3个交易日,累计停牌时间不超过5个交易日。
作为一家37年历史的老牌血液品生物企业,具有牌照优势,但是行业规模偏小,技术的迭代要求较高,这次重组是否涉及央国企资源重整,促使壁垒行业集中度提高,做大做强,为人民生命健康贡献企业力量,值得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