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定投,目前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一个投资方法,一般来说,坚持长期定投,大概率收益是不错的。
但是市场是波动的,如果大家一直死板的坚持定期定额投基金,时间长了,难免会出现“收益钝化”的现象。
什么叫收益钝化呢?
简单来说,就是在我们刚开始定投时,所累积的本金不多,所以当基金净值出现下跌,你的每期投入能很明显地摊低单位成本。
但是随着投资时间的拉长,当你累积的本金足够大时,每次定投的平摊效果就非常有限了,收益也被弱化了,这个就叫做定投收益钝化。
那么,如何破解呢?
今天就分享一种更加高级的定投玩法,叫做价值平均策略法,我一般称它为市值定投法。
市值定投法是什么?
普通定投策略是“金额定投”,也就是每月投资固定金额,而价值平均策略则是“市值定投”,这种策略关注的不是固定金额,而是固定增加基金市值。
具体怎么操作?
举个例子,多多女士第一个月定投了3000元。
而第2个月的定投额,就要取决于第一个月基金的表现了。
比如说,基金上涨了10%,3000变成了3300,那么钱多多只用投入2700元,也就是用原定的3000元减掉基金本身上涨的300元浮盈。
又如果,基金下跌了10%,3000元变成了2700元,那么钱多多这时就要加大投入,相当于自掏腰包把基金跌的300元浮亏补回来,这期定投金额就是3300元。
以此类推,每个月的定投额都以上一个月的净值波动为基础来计算。
这样进行定投金额调整,就保证了每个月你基金“市值的增加额”是一样的。
如果市场上涨,基金市值增加,你下一期就会买少一点;
当市场下跌,基金市值减少,你又会买多一点。
利用这种方式,就能够做到大家一直期望达到的神操作——低买高卖。
市值定投的缺点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利也有弊,市值定投法同样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缺点。
首先,在这种策略的指引下,你每个月所需要投入的资金量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在市场大幅波动时,就需要你准备更宽裕的现金流,这样才能在市值下跌时有钱“多买”。
第二,市值定投的确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取得比定期定额更高的收益率。
注意,这里说的是收益率,而不是收益。
这个很好理解,你的基金越涨,每期定投买的就越少,自然积累的筹码份额也就少。
尤其是在牛市中,市场持续上涨,虽说最后的账面收益率高,但由于本金投入得相对较少,因此到手的收益也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