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包商银行被接管,引爆了朋友圈。
我记忆中,只有海南发展银行,和汕头市商业银行被关闭过。
这二十年来,银行被接管还是头一遭!

有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到处乱发消息。
还有人幸灾乐祸,调侃说信用卡不用还了。
放心!
包商银行是被接管,不是破产。
最不济,也就是股东换人。
银行储户的资金安全,是绝对没问题的。
这次监管出手很及时,直接事前接管,而非爆发危机后再介入。
我注意到,昨天有不少大银行的员工,也在朋友圈群里鼓吹:
“存款到大行,安全有保障”
这种低格的营销,实在不入流。
现如今的中国,储户的钱就是安全的。
不管它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
首先银行的治理结构是很正规的,
银行牌照还属稀缺资源,
只要不瞎折腾就不会亏损。
再说存款保险制度,都已经实施5年多了。
更关键的是,
钱是小事,信心是大事。
孰轻孰重,管理层会不明白?

说回包商本身吧。
包商被接管的官方说法,是出现严重信用风险。
这事件不是没有预兆的,包商已经连续两年不出年报,业内早就议论纷纷了。
关于包商银行,说的最多的,除了明天系,就是作风激进。
包商银行是总部设在内蒙古包头市的区域性银行。
可就是这家北方的城商行,在业内的名气可不小。
在内蒙以外,还有宁波、深圳、成都、北京这4家分行,还发起设立了几十家村镇银行。
包银消费金融公司,做贷款的朋友应该也很熟悉。
包商银行的作风很大胆,很多小平台一两千的借款,资金方就是包商银行。

另外,支付宝借呗的放款机构,有时候也是包商银行。
包商还跟京东金额合作,推出了氧乐贷、氧乐存这些互联网产品。
连包商的信用卡,作风也很激进,卡员提成特别高。
包商事件的最大意义,是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原来银行也不是100%赚钱的,也是有信用风险的。
包商被接管,平头百姓都议论纷纷。
那商业银行、监管部门,岂会没有动作?
想都想得出来,下周一银行开例会,行长会说,我们要吸收包商银行的教训。
各地的银监分局、人行分支,也会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开会学习。

中国的各大银行管理层,大都四平八稳,不会高调激进。
特别是有包商的前车之鉴,更是要讲合规,控风险。
说不定还会来场专项检查、内部审计、回头看之类的。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当,也是讲平衡的生意。
业务和风控是天生的死对头,不良高了刹刹车,业务萎了放放水。
今年的信用卡市场,很不客观。
信用卡的本质是贷款,有存款才能放贷款。
要是银行收缩战线,压降资产规模,那信用卡就首当其冲了。

信用卡高歌猛进的好日子过去了,
2018年的信用卡不良率,已有抬头的趋势。
据银联发布的数据,2018年多省市的信用卡不良率高企。
天津、重庆、辽宁等地不良率已超4%;
四川、北京、黑龙江等地不良率也接近4%;
就连广东和上海,不良率都超3%了。
这也就不奇怪,为何近年来银行风控降额,一波接一波。
银行老是说客户违规用卡,
其实银行自己也经常违规发卡。
银行的小毛病太多了,如误导分期、骚扰营销、获客分包等等。
但最大的风险点在于,信用卡额度的过度授信。
据大草所知,
很多银行都没有严格执行“刚性扣减”。
简单的说,就是额度给太多了。
见人就发卡,也不考虑对方的收入偿债能力。
我周围的朋友,好多授信都超100万的。

还有信用贷,特别是体制内客群的信用贷,夸张的可怕。
我见过有个50多的国企老员工,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神志都有点不清。
在别人的配合下也能搞下150万贷款,简直是匪夷所思。
信用卡的好日子过去了,
但还有大批不知凶险的中小银行往里挤。
殊不知,你可能就是别人的接盘侠!
金融市场是上下一盘棋,牵一发而动全身。
包商事件,我的判断是会波及信用卡领域。
我对今年形势的判断,就是2019保额度!
这个趋势没有变化,而且愈演愈烈。
所以说,认清形势安分点。
过去的老把戏,对付不了新局面。
不然有天你会跟我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