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富人如何投资(有钱人都是怎么投资的)

今天继续带领大家共读书中第三部分内容,建议阅读第169页至第240页,并在阅读中思考下列问题:

1.富人们都是如何进行投资的?

2.怎样才能做到不再为钱工作?

希望今天的共读能帮你解决上述问题。

01.

05年到07年国内股市大牛的时候,家里人也跟风炒起了股票。电视上播得最多的不再是谈情说爱的电视连续剧,而是各种各样的股票分析专家座谈会。

很多人借着这股雄风炒出了金饽饽,家里人看着眼红,不懂行情不懂市场,也一股脑地把钱往里砸,挣也挣了,赔也赔了。

用他们的话说,这就像坐过山车,心动又刺激,最后就痛哭流涕。

很多散户在这场股市交易中都没有全身而退,甚至可以说散户才是股市里为富人源源不断地提供金钱的人,因为他们很多人根本就不懂股市,只是在盲目从众。

在股票投资界有个定律,七人输,两人平,一人赢。最后赢的那个人,肯定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行外人。

02.

所以想要做成一笔好的投资,不仅需要甘愿冒险的勇气,还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

可很多人要么没有勇气,站在试探的边缘迟迟不愿出手;要么没有专业知识,盲目扎进投资领域,最后绊住自己,输得一塌糊涂。

那么那些会投资的富人呢?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富人们往往更具有创造性,他们很愿意经过精心策划后再去冒险。

他们足够勤奋,从来不会做听天由命,没有胜算把握的决定。

他们也更愿意去学习,不管是会计事务、投资、市场、还是相关法律领域,他们在这些方面往往也比普通人了解得多,或者说他们愿意花大量资金来聘请这些行业最顶尖的人士来帮助他们进行投资。

但大多数不是有关专业的人都不会想要去主动学习这些技能,不仅是因为工作上不需要,更是因为自己根本就不愿去学习。

在很多情况下,就算人们知道这些知识对理财很有用,他们也宁愿自己摸瞎走路碰运气,而不会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学习上。

有时候就算人们有了专业知识,但风险依旧存在。

失败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但人们对于钱财太过看重,也足够谨慎,所以一旦有所亏损,人们便很难再相信风险所带来的收益,而是选择稳妥的甚至没有收益的项目,比如储蓄。

相比之下,富人们能更好地承受失败和亏损所带来的恐惧,也拥有足够多的勇气去继续挑战和面对。就像打网球比赛,卖力地去打,犯了错误,然后极力纠正,再犯更多地错误,然后再纠正,这样水平就会提高了。

这样看来,富人们在投资上与一般人很大的不同就在于他们随时都在更新自己在财务上的认知,随时都在学习,来适应变化,同时他们也拥有足够强大的勇气去面对投资失败带来的财务流失。

正如书中那句话:“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是依靠勇气而不是智慧去取得领先位置的。”

03.

但是光有勇气也是不够的,勇气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们的目标是学会不为钱工作。

几年前罗伯特在新加坡接受一记者采访,该记者在访谈中提到,她也想成为像他一样的畅销书作家。

罗伯特听完后的建议是让她去参加销售培训课程,这番话冒犯了记者,她说她有英语文学硕士学位,怎么可能让她去当一个销售员。

当罗伯特解释道他是畅销书作家而不是最好的作家时,那名记者还是坚决回答自己永远不会低头去学习如何销售。

其实很多才华横溢的人都与赚大钱仅隔一项技能的距离。我们周围也有太多优秀的专业性人才,但人们一直都保留着过去陈旧的思想:我只需一门精通的技能,我便能掌控人生。

所以当很多从来没有涉及财商教育的人想要赚取更多的钱的时候,他们想到的解决办法也往往只是更加努力地工作,以获得升职加薪,一辈子为钱而工作。

而想要不再为钱工作,那就需要长远的眼光:不要单纯地为了赚钱和安稳而工作,应当再找一份工作,并从中学习另一种技能。

正如罗振宇的观念,你要么努力死磕,成为该专业领域的前百分之一,要么就多掌握几种技能,将他们有效地结合起来,照样能做到前百分之一。

富爸爸也一直在鼓励罗伯特去“培养”自己,学习其他不同业务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一位优秀的富人,好的投资者,可以是企业家、研究人员、营销人员,还可以是老师、学生。

在受过良好教育的爸爸眼中,工作的稳定才是一切;而对于富爸爸来说,不断学习才是一切。

其实我们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资产是我们的大脑,如果使其得到足够的训练,它能瞬间产生大量的财富。

所以,要想真的致富,必须先让我们的大脑富裕起来,开始去学习,去学习会计、投资、市场、法律。

尽快提高自己的财商,也许你就会如作者所说,亲眼看见普通人眼里的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在通过学习分析之后变成了低风险高回报的项目。

这是你发现的机会,也终将变成你的财富。

04.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我们学习了富人的投资都是通过精心策划后的大胆冒险,不为钱工作的诀窍则是不断充盈自己的大脑,提高自己的财商。

亲爱的书友们,今天的共读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让我们思考一下,当我们了解了有关财务的理论知识之后,我们如何才能将之付诸于实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