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宏观经济从各方面来看都是比较乐观的。
据IMF最新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全球经济在 2021年预计将增长 5.5%,其中,中国GDP 预计增速将达8.1%。疫情逐渐复苏,双循环持续推进,经济恢复发展,十四五开局之年给人的想象空间非比寻常。
花了半天的时间学习了十四五规划以及相关的解读,除掉一些老生常谈的项目,剩下的就是几个大的方向:军工,消费,科技,制造,教育和农业。再结合一下过去牛市中容易出大牛的板块,个人在2021年将会主要关注三大板块:军工,消费和科技。
军工一直以来都是牛市的强势板块,根据十四五规划,国家一直有在强调国家安全和练兵备战的概念,所以这一块是首先值得关注的。当前的军工板块的位置也还算不错,这一段时间的下跌,基本上把前期的涨幅都已经消耗殆尽,又回到了箱体的位置,对于怕高的人来说,性价比非常高。比如沈飞、中船、航动都是不错的标的。
消费分为必选消费和可选消费。必选消费的概念很好理解,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东西,包括食品饮料,家庭用品等等。可选消费则是人们为了改善生活而产生的消费,比如汽车、旅游、娱乐等等。过去10年,中证消费指数涨了245%,全指可选指数涨了21.25%。所以我们更多地会把目光放到必选消费上去。在A股有个笑话,A股的四大支柱:茅台、陈醋、农夫山泉和金龙鱼。必选消费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其实理解起来也不难,都说了必选消费了,就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大家都需要做这些消费的。不管是新冠疫情,还是金融危机,人们都要喝水吃饭,这类消费品的需求弹性是非常小的,不太容易受到价格和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消费板块中最牛逼的当属白酒了,茅台的强者恒强定律一直颠扑不破,几年以来,散户一直抱着“太高了不敢进”的心态,看着白酒的股价节节高升,拍烂了大腿。要想坐上消费的快车,白酒无疑是最好的赛道。白酒的高端市场估值都已偏高,所以我会更加倾向于性价比更高的次高端白酒,比如洋河、今世缘、古井贡酒。除掉白酒以外的必选消费,比如海天、恒顺、三全也都可以关注。
科技的重要性就毋庸多言了,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定位就一直没有变过。不过科技的难度就在于其变化性太大,半导体、芯片、5G、电动车各种高端的名词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在科技方面,比较稳妥的做法是只研究自己较为熟悉的领域。其实在任何一个板块,追逐热门都挺危险的,前阵子的新能源车,如果是后来上车的,估计已经被活埋了。一句话,千万不要等情绪起来了再去追高,要提前埋伏好。节前我也布置了一些歌尔和立讯,同时也关注了TCL、京东方、韦尔、隆基。
除了这三个趋势性的板块以外,还有受益于疫情恢复的行业值得关注,比如医药,航空和影视。特别是航空,跌了那么久,埋伏进去,胜率是比较高的。具体的配置方面,省心点就是直接上行业ETF,不要做T,就拿着,持有个一年半载收益应该不会比买基金差。如果是要做个股,就做市值较大的龙一龙二,在确定趋势是长期向上的前提下,可以在中间做点T,让利润滚动起来。(前几天写过文章不要搞大白马不是说不能买大白马龙头,而是说不能追高买,如果有好位置的大白马那还是要上的)
除了A股市场以外,2021年也是考虑配置港股和美股的好时机。鉴于国内买卖的不方便,很多散户资金量也不够大,基金和ETF就成了很好的选择。很多中概互联的组合都可以直接买到如腾讯,阿里,美团,京东,拼多多等的优质公司。李笑来曾经提出来一个GAFATA的概念,也就是美股的几个互联网龙头,其实普通散户完全可以自己创造一个中国版的GAFATA,通过ETF和QDII来获得这些仓位。投资永远不缺机会,缺的只是钱。配置不同风险程度的市场,不同的行业,可以很好地对冲市场风险。
最后分享一个前阵子看到的观点:很多散户以为自己40-50%的年化已经很厉害了,其实,千万级别以下的散户年收益率的目标应该是翻倍以上,否则永远不可能能达到财务自由。为什么说巴菲特20%的年化很难,是因为他老人家的操作级别是千亿。我们散户应该发挥自己船小好调头的优势,在不断积累自己本金的基础上,把雪球滚动起来,让利润飞起来,而这个需要的是绝对的盘感和稳重的心态。“一涨就想卖,一跌也想卖”的这种冲动必须要克服,我们必须通过固定的、科学的交易规则来约束自己,来给自己稳定的信心,这样才能让涨的股票继续涨,让跌的股票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本金,最后保证自己的收益曲线不断上扬突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