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道出了投资的精髓
巴菲特说过:投资要成功,你不需要明白Beta、有效市场、现代投资组合、期权定价以及新兴市场等知识。事实上大家不懂这些反而会更好。研读投资的学生只需要学好两门功课即可:1、如何去评估一项生意的价值;2、如何看待市场价格的波动。
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今天要聊的是投资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知识体系,也会围绕着这两门功课。
要懂得识别好企业,站在企业家的角度看公司是最好的方法,如巴菲特本人所说:“我是个好投资家,因为我是个企业家;我是个好企业家,因为我是投资家。”一般的人,要么懂企业,要么懂投资。而巴菲特既懂企业,又懂投资,既是企业家,又是投资家,也正是这样的双重身份,让巴菲特对投资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段永平也是典型的例子,企业做得风生水起,投资也做得顺风顺水,如鱼得水。我们的知识体系需要留给“做生意”这个相当大的比重,故绝对不能落下有关价值投资理念以及商业理论的内容。
要懂得看待市场的波动,自然需要懂得周期和心理学的知识。万物皆有周期,画出一张品类生命周期图,辅以波动并大致指出当前所处的位置,是我常做的事情,这样既能让自己知道企业的景气周期,又能大致知道当前的水位。虽然并不能很精确(也不可能很精确),但对自己耐心持股,提前做心理准备非常有帮助,这一块以后会立文跟大家聊聊,这里不展开。心理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吧。像《乌合之众》书里描述的内容,书里定义了群体,告诉我们群体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群体的情绪是如何被领袖带动起来的。股票市场的参与者也是群体,也都遵循群体的情绪变化特征,所以研究心理学,特别是群体的情绪特征,是有利于我们理解市场的。另外,学会客观地认识自我,也是做好投资的关键,所以要做好投资,心理学也不能落下。
从巴菲特的大道理出发,知道了要学好两门功课所需要具备的知识,理论上来说应该足够了,但我们知道知识之间是需要一些基础学科把各个知识块组合起来,这就离不开两门基础课程了。一个是有助于分析事物找出因果逻辑关系的逻辑学,另一个就是用于解释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内容。不同的企业所做的业务,又是五花八门的,所以我们自然也需要一些相应的知识来辅助,这部分就归入杂学了,投资人要终身学习,既是必须的,也是乐趣。这么多不同的知识组合起来,我想就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基础知识体系了,有了这个体系结构,看书学习会有明确的方向。
基础知识体系
上面的内容,已经总结了所需要的知识体系,这里简单罗列一下。
1)逻辑学;
2)经济学;
3)价值投资理念;
4)商业理论;
5)周期;
6)心理学;
7)杂学;
逻辑学和经济学是基础学科,学习时需要随时调用这里面的知识,故相当重要;价值投资理念和商业理论是识别好生意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周期和心理学知识有助于克服市场变化导致的情绪波动;杂学较为笼统,但由于投资需要面对各行各业,所以也需要相对应的知识来辅助。下面我们简单展开讲讲。
逻辑学
我从事过十年的软件开发,负责架构和核心代码搭建,深知逻辑的重要性。一个逻辑混乱的项目领导人,可以让整个项目陷入无序的状态,停滞不前;一个逻辑混乱的代码工程师,可以让他负责的模块不断返工,成为整个项目的瓶颈。应该说锻炼逻辑最好的地方,应该就是计算机编程了,一小段时间下来,立见一个人的逻辑高下。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编写代码的经验,所以应该较难体会吧。那混QQ群微信群,每个人都有丰富的经验了。逻辑清晰的人知道,一个话题聊不下去,大多是因为有人切换到别的话题去了,但这些偷换了概念或者窃取了论题的人,却都是不自知的,这就非常尴尬了,聊天聊天,聊着聊着就上了天,最后的结局让话题变浅变平庸,所以没有纪律的大群基本聊不出什么内容来。
在对一家企业进行研究的时候,逻辑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投资结果进行正确地归因,是长久跑下来非常关键的能力,但由于二级市场操作太简单,就是拿起手机点几下就把事情做完了。即使是掷飞镖的猩猩也有50%的胜率,逻辑混乱就非常危险了,跟去赌场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跟逻辑混乱的人聊天,最好的结束语就是《您厉害,您赚得多》,他人爱听,愉快地结束讨论,皆大欢喜。此乃大智慧!
经济学
经济解释是说以经济学的角度,用上科学的方法,来解释现象或人的行为。在科学的范畴内,问题来来去去只有一条:为什么?“怎么办”是工程学的问题,而“好不好”则是伦理上的问题了。不问“怎么办”,也不问“好不好”。我们把重点落在“用经济学来解释现象”,才能体会到这个基础知识体系的深意。
生意买卖皆是人或组织的行为,有科学的理论来解释,为什么还要用原始的经验来判断呢?这是不言自明的道理。我们羡慕小鸟会飞,一直在模仿飞行,却忘了其实我们可以借助科学方法飞得更高更好,而“解释现象或行为”也相当于一种飞行技巧,有经济学这个科学方法不用,却选择凭经验来解释,这是非常吃亏的。
当然,要得出正确的结果不容易,所以需要用科学方法进行训练。这个期间可能没有直接凭经验来得快速准确,相信假以时日,这是可以轻松越过的,我相信科学。
价值投资理念
做投资嘛,投资大师们总结的内容不可不理,这是巨大的财富。巴菲特芒格掌管的伯克希尔每年都会有《致股东信》,信里把价值投资讲得透彻,可以说,该说的内容巴菲特都说完了。我们只是在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动作。听完投资大师们的言论和教诲,应该可以逐步形成自己对价值投资的整体理解,这是作为一个投资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了,能否从“投资人”变成“投资家”,这就要看每个人自己了。
商业理论
严谨科学的商业理论,大多数是企业家和企业管理者重视的内容,他们要管好企业,就会寻找各种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习商业理论是进入企业家视角最好的方法了,往往会夹杂着各种经典企业案例,虽不能跟自己亲历亲为去经营一家企业来得深刻,至少可以体会到个中的辛酸喜悦,从而逐步能感受企业之美。也有悟性较好的人,可以通过理论的学习直达较高级别的,我见过不少。
关于商业理论,我想再多说几句的是,中国的商业竞争异常激烈,在实践与理论双重夹击之下,国内已经沉淀出非常科学的商业理论,东哥(天图资本CEO冯卫东)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推荐大家看东哥的《升级定位24讲》。说是“升级定位”,其实已经越过了“定位理论”的边界了,起这个名字是借用了定位的大流量。
遥想一个美好的未来,大多数人都采用较为科学的方法创业或投资,社会就会少了巨大的耗损,看似不起眼,其实是社会的大好事。话题大了,有机会再展开吧。
周期
万物皆有周期,特别是生命周期,在景气生命周期内,会有波动。陪伴企业的整个景气生命周期,还是享受景气生命周期内的上升阶段,皆是价值投资的好方法。
搞懂生命周期,标出现在的位置,就像认清自己的位置一样,是相当重要的事情。
心理学
跟钱直接打交道,所以投资中会面对最为直接的情绪变化,算是人之常情吧。人的心理是天生就有很多缺陷的,自信、偏见、懊恼、厌恶都是常见的情绪,如何正确对待这些情绪,可是大学问。进入资本市场,这些情绪会被大幅放大,价投圈内普遍都认可一个说法。“没有经历过两波牛熊交替的人,是无法做好投资的”,我认为是正确的,没有经历过极端的行情,是不可能真正蜕变为成熟的投资家的。
芒格在《穷查理宝典》里,也总结了25个误判心理学,均在时刻告诫我们要了解和正视心理学。
杂学
不同的企业需要不同的知识,这一块是需要额外补充的。
关于杂学,我非常佩服那些一眼看穿商业,直接投出大牛股的大师们。他们似乎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懂得生意,懂得人性,懂得事物的发展规律。我想这些都不是刻板的知识可以做到的吧,这部分人在社会阅历方面自然有着过人之处,我想折腾到最后,自己也能到达“大道至简”的境界吧。
最后的话
要做好投资,结构中的内容,都是必备的了。我相信梳理了结构,既可以让大家知道要学什么,也可以知道学的内容在哪里可以产生作用,这也是一种科学的拆解行为。
当然,这是个人的看法,不尽正确。各位看官,视情况享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