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汇添富基金天天基金网(从热门股到亏损)

当“热门股”成陷阱:追逐盈利的背后风险大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一聊关于基金的一些有趣事例,相信你们会对其中的内容和经验有所启发。

首先,咱们来说说一个引人深思的案例。金融分析家陈嘉禾曾经提到过,申银万国证券曾编辑过一个股指数,模仿投资者们在追逐热门股的过程。然而,这个案例的代价就太大了:2000年时,股指数还在1000点左右,但到了2017年,却跌至惨淡的10点,亏损高达99%!这让我们想起,盲目追逐热门股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相反地,我们还有一个反面教材,就是中欧基金的曹名长。他坚持价值投资,总是寻找那些既优质又低估的投资标的。在2006年到2019年之间,他为投资者带来了将近10倍的累计回报。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深入挖掘、理性选择才是稳健投资的关键。

当然,热门股往往充满了各种诱惑。那种快速的增长很容易让人冲动,即使我们未必真正了解公司的风险和潜在问题。有时候,别人买了,我们也会跟着买,这种“羊群效应”往往容易让我们陷入高位套牢的局面。

就连那些基金经理们,也不是例外。他们不仅要承受来自市场的巨大压力,还得面对投资者的质疑。你会听到类似:“某某股已经涨了那么多倍,大家都在赚钱,你为什么还不入场?”这样的声音。虽然他们明白投资的道理,但是在市场的诱惑下,要守住耐心,坚持长线投资也并不容易。

说到底,市场并不总是那么好对付。有些人可能会抓住机会搞一些“捣乱”的小动作,让我们在投资中踩下一些雷。但是,即使没有这些“陷阱”,盲目追逐热门股也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因此,我们要认识到,凭运气赚来的钱,最终可能会被市场抽走。就拿近两年大热的汇添富基金来说吧,2020年的时候,他们转向了白酒、医药、新能源等热门行业,一度被誉为“选股专家”。然而,2021年后,他们的表现开始下滑,这也从他们管理的规模变化中可见一斑。

图源:天天基金网

汇添富基金。嗯,他可是属于东方证券的旗下,背靠上海国资委,而且还名列行业前十的基金公司呢。你说厉害不厉害?

但是,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按照公开的数据,他们的钱袋子实际上已经从行业的第三名跌到了第九名,连前十的地位都有点不稳了。是不是有点让人措手不及?

想象一下,就好像是个高手在擂台上耍酷,但是结果却有点扑街。咱们说好听点,他们的地位岌岌可危。这也提醒了咱们,市场竞争可不是闹着玩的。

就像在拳台上一样,一会儿你可能还在风光无限,但下一刻就可能掉出前十的行列。财经界可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实力决定一切。

别看一个基金有多牛,可在市场大浪淘沙的时候,背景和名气都可能靠不住。咱们要有稳定的投资眼光,别被表面的光鲜所迷惑。

 

人才短缺下的基金经理:负重前行还是负荷过重?

说起2019年,公募基金可真是受到了追捧。有句话能一语道破天机,那就是“炒股不如买基金”。

你看,那时候投资者们可是争先恐后地往基金里投钱。为啥呢?因为公募基金呀,这玩意儿就像是个智囊团,专门帮你理财,还能让你分散风险。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基金一样让你亏的裤衩都没有。

同花顺iFinD的数据,汇添富基金在首发规模方面可是位居第一,总规模高达767.88亿元。他们的汇添富稳健增长混合基金,首发规模超过130亿,还成了2019年权益类基金首发规模最大的。

听起来好像是挺火的,可事实上,新发基金的数量在激增,但基金经理们并没有那么快地“补货”。投资者们一般都喜欢追着知名的基金经理去,毕竟谁敢把钱放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手里呢?

在7月23日做了个小梳理,发现汇添富基金的情况挺有意思的。他们的基金经理们可真是多才多艺,一个人手下管的基金数目都能让人晕倒。

何旻这位基金经理,手下就有14只基金;再来看看王栩,他管着9只基金;还有郑磊,他负责的基金总共有8只;还有赖中立,居然有11只基金在他手下。你说这是在把基金当家常菜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一些基金经理总是担当多个基金呢?嗯,从各种情况来看,似乎挂名和强撑已经变成了家常便饭。就拿汇添富基金来说,他们的基金经理们一个人要管理好几只基金,你想想都有点儿晕。

就在去年5月,相关部门就开始推行规定,要求基金公司确保兼任的基金经理真的有足够的能力,不能一个人管太多基金,原则上不超过10只。然而,汇添富基金似乎有些“逾越”了这个界限。

说白了,一个人担当太多基金,实际上是因为投研领域的人才培养没赶上公募基金的快速发展。这个行业发展得太快了,以至于一些基金经理连自己都忙不过来,但却要扛着巨大的业绩压力。

再说了,那些业绩飞快增长的所谓“成长股”,问题可不简单。不仅估值高,业务也复杂。这些基金经理们得花时间去学习、了解,可他们真的有足够的时间吗?我们的钱能交给他们吗?

 

亏损背后的“消费男神”:投资策略失灵还是市场变局?

但随着行情的变化,它好像“变脸”了。

看看东方证券发布的2022年年报,发现汇添富基金在2022年的情况有点儿惨。他们的营收从去年同期下降了27.63%,净利润更是下滑了35.84%。这听起来好像是个坏消息。

更严重的是,在考虑到固收类产品的收益后,汇添富所有的产品在2022年合计亏损超过了860亿元。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业绩下滑,投资者自然会感到有点紧张,于是一些人开始想要赎回投资。你猜怎么着?汇添富的管理规模就开始缩水了,名次在行业里也开始下降了。

如果我们具体看看个别基金经理的情况,会更明显。以“消费男神”胡昕炜为例,他的管理规模从2021年末的693.76亿元,下降到了2022年二季度末的440.44亿元,降幅高达36.5%。这是个很大的变化。业绩下滑,投资者赎回,管理规模缩水,这都是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胡昕炜,他在最火的时候,也就是汇添富基金最盛的一年,管理的规模飙到了巅峰。

看看数据,截至到2021年6月30日,胡昕炜管的汇添富消费行业基金,在过去的5年里收益高达310.02%,这在所有同类基金里面排第一哦。他还管理着一个叫“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的基金,在2019年和2020年,年收益分别是72.84%和77.52%。

可问题来了,行情一结束,胡昕炜还是钟情于贵州茅台等酒企。截至到2023年8月1日,他负责的汇添富消费行业基金,今年的收益率却是-4.08%。但是同一时期沪深300指数却是3.26%。简单来说,胡昕炜的基金输给了大盘,差了7个百分点。

你想想,集中投资过去把胡昕炜推到了风口浪尖,但现在却让他有些不好受。

其实,类似的事情也在汇添富基金身上发生过。他们以前也是喜欢把钱集中投到一些热门股上,可结果证明,这未必总是个好主意。

而且,我们还要明白一点,很多时候最吸引你的选择,不是上帝给你的机会,而是恶魔给你的难题。陈嘉禾总结了巴菲特的投资思想,说的是“找你能懂的、最简单的投资机会”。

不要被热门股的表面吸引住,它们的风险可不小。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松应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