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A股开市第一天,钢铁股领涨大市喜迎开门红。其中,安阳钢铁、重庆钢铁、本钢板材、太钢不锈、韶钢松山、八一钢铁涨停,盛德鑫泰、鞍钢股份、凌钢股份等纷纷大幅上涨。

钢市“涨声一片”
在这轮大宗商品上涨行情中,作为工业骨骼的钢铁在一季度中表现优异,由此也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具体来看,除了近日股市钢铁股表现强劲之外,钢消费以及钢价也“涨声一片”。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粗钢产量2.71亿吨,同比增长15.6%。钢材消费较为旺盛,一季度主要用钢行业实际钢材消费增长47%,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25896万吨,同比增长15.3%。据钢协统计,一季度会员钢铁企业利润总额774亿元,同比增长247.44%。
而伴随着钢行业的持续恢复,钢材需求有了显著增长,一季度国内市场钢材价格也便水涨船高。
3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升至136.28点,比年初上涨9.44%,同比上涨37.37%。中钢协表示,今年以来国内钢材价格持续上涨,一方面受需求拉动,另一方面受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推动,同时也受国际市场恢复和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上涨影响。
另外,近期由于环保限产扩围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再加之五一节假日及传统旺季需求共振之下,成为钢铁股集体上行的有利因素。
据Mysteel数据,节日期间国内主要市场建材价格普遍上涨50-200元/吨不等,各区域内上涨幅度差异较大,部分市场二三类资源价格集中补涨;虽然成交受过节影响略有萎缩,但整体反馈影响不大,市场情绪较为乐观,投机成交较节前相比出现回升;钢厂方面,过节期间华北、华东、华南钢厂提涨较为积极,钢厂接单出现放量,个别钢厂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节后个别地区钢厂仍将对出厂价进一步上调。
目前钢材价格主要影响因素仍在供需上,供需紧平衡的格局是主要支持因素。综合来看,当下市场仍处于传统消费旺季,虽然中下游恐高情绪严重,但下游刚需采购对于价格有较强支撑,另外供给收缩的预期导致钢厂挺价惜售,另随着钢铁价格大幅的走高,钢铁厂盈利空间逐步的拓展,钢铁股的市场估值也逐步的升高。
什么支撑了钢铁股行情?
伴随2021年一季度业绩期落下帷幕,可以看到国内钢铁上市公司业绩近乎全线飘红,像重庆钢铁股份、鞍钢股份及马鞍山钢铁股份Q1净利润就分别达到10.92亿、15.2亿、15.11亿元,三家公司增幅更是同比增长26078.10%、420.55%及299.8%,到底是什么支撑了钢铁股爆发式行情?
消息面上,今日发改委宣布无限期暂停中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下一切活动。澳大利亚作为我国铁矿石最大供应国,中澳战略经济对话的无限期暂停,意味着我国铁矿石的进口将受限,而伴随铁矿石供应减少,也将直接影响我国的钢铁产量。受此消息的刺激影响,今日钢铁股集体走强。
据悉,2020年我国进口的铁矿石总量高达11.7亿吨。分国别来看,澳大利亚、巴西、南非、印度、乌克兰,其中,我国全年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铁矿石总金额在700亿美元左右,接近我国铁矿石进口总金额的70%。
今年一季度,中国进口铁矿石2.83亿吨,同比增长8%,进口价格平均每吨150.79美元,同比上涨64.51%。仅3月份,我国进口铁矿石约达1亿吨,其中六成来自澳大利亚,高达6140万吨。而对于铁矿石价格的飙涨,中钢铁协日前也表示,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国内外铁矿石的开发开采力度,遏制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的势头。
碳中和是主动力。在此轮碳中和的大环境下,钢铁行业自然成为节能减排的首要行业。去年12月工信部召开会议,指出将从四方面促进钢铁产量压减,确保2021年全面实现钢铁产量同比下降。
今年4.30会议也强调深化供给侧改革,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坚决拿下;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不达标的小型高污染钢铁项目将面临关闭整顿甚至被淘汰,而相对有规模效应级环保能效更高的大企业反而有望能享受到本次供给侧改革红利。由此,“减产保能”也就成了钢铁板块近期的主要投资逻辑。
太平洋证券也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叠加我国制造业崛起的大背景下,未来新能源、高新技术、绿色智能制造等新兴制造业将取得长足发展,制造业“内有进口替代,外有份额提升”将带动钢材需求持续向好。
钢铁进出口政策加持。 4月2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21年5月1日起,调整部分钢铁产品关税。其中,对生铁、粗钢、再生钢铁原料、铬铁等产品实行零进口暂定税率;适当提高硅铁、铬铁、高纯生铁等产品的出口关税,调整后分别实行25%出口税率、20%出口暂定税率、15%出口暂定税率。上述调整措施,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扩大钢铁资源进口,支持国内压减粗钢产量,引导钢铁行业降低能源消耗总量,促进钢铁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另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自2021年5月1日起,取消部分钢铁产品出口退税。本次取消出口退税共涉及146个钢铁产品税号,保留23个以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为主的税号。
那么后市具体会怎么走?中泰证券指出,钢价依然强势,限产预期对基本面支撑力度较强。钢铁股方面,二季度行业盈利有望重回历史峰值,如果股价因此次政策出现调整,仍可逢低布局半年报超预期的交易性机会。
国泰君安认为,碳中和背景下,压减粗钢产量、调整生产结构势在必行,今年钢铁行业压减产量大概率实现,产能周期基本结束,产能不再是钢铁行业“盈利之殇”。行业业绩稳定性将稳步提升。在此情况下,产业格局向好、集中度提升,竞争格局将逐步优化。制造业需求强劲,仍将进一步提振钢材需求。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