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假期的原因,好像已经休息了半个月了。
很多朋友在这个假期都给我留言了,我回复的都比较慢,有的可能都两三天了才回复,假期不看盘状态不好,大家多多担待。我一般是工作日在线,因为工作日开盘,大家如果需要画图配图说明的,可以在工作日交流,我一般早上9点到晚上9点都会看盘,股票期货我都看,周末或者节假日我回复会比较慢,也不经常画图。
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会好奇,职业交易不应该都是时时刻刻都想着交易,周末也复盘吗?我自己的话还真不是大家想的那种职业状态。
周末还复盘,时时刻刻还想着做交易,那已经是过去式了。在交易初期因为新鲜感和激情的原因,是有看盘到深夜,周末还复盘的情况。等新鲜感过了,会因为亏钱心力憔悴而反感交易,那时候不要说复盘,连看盘都不想看,内心抵触的很。等自己走投无路了,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后,又会出现深夜、周末看盘复盘的情况,这个时候是逼自己去做,是不得不做。到最后,交易变成自己的习惯了,周末可能会瞟一眼,但是很少会深入的去复盘,甚至也懒得刻意去做这些事情了,一切都是条件反射,这就是我的情况。
有一个朋友留言的问题我觉得挺好的,可以聊聊,那就是如何构建自己的交易系统。
交易系统,对于这四个字,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应该是资金管理、风控管理、买入卖出等等,这些因素确实是交易系统的一部分。
就我看来,交易系统的关键有2个。
第一是理念,第二是规划执行。
什么是理念?比如说我们国家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理念是坚持****主义、**思想,**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
如何执行?由***领导实行比如实现“四个现代化”、经济发展“三步走”、“全面建成小康战略”、“5年规划”等等。
当然,国家发展和交易是有区别的,但就从系统这个角度看,大同小异。
所以,我们做交易,整天说建立交易系统,到底如何去建立呢?第一步就是先有一个理念。
理念的作用是什么?是指导我们操作,是我们前进的方向。正所谓,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有一个正确的方向,那就算我们半路遇到荆棘,就算我们慢一些,也是有成功的希望的。而要是我们一开始的方向就不对,那不管你路上走得多快,最后都到不了成功的终点。
难题来了,如何构建一个正确的理念呢?
这个问题说难不难,说不难又还特别难。
不难的是什么呢?不难的是找一个正确的理念。难的是什么呢?难的是正确的理解并信任这个理念。
其实各种交易理念基本都被交易界的前辈总结出来了,就算自己摸索,最后大概率总结出来的理念和前人总结出来的是一样的,所以我们是有现成的交易理念可以借鉴的。
我自己的交易理念很简单,之前讲过很多,那就是大赚小亏,这个其实也是早就被人总结出来了的。
其他常见的还有如下:
1,趋势为王、顺势而为之类的趋势类交易者。
2,严控风险、见好就收之类的短线高频交易者。
3,安全边际、价值低估之类的长期价值投资者。
4,政策为王、资金为皇之类的炒作型投资者。
5,价格包容一切信息之类的技术交易的投资者。
6,本金为王,资金管理之类的配置型投资者。
·····································
这些理念都可以直接用的,自己摸索到最后总结出来的大概这会是这些。
不过问题在于没有实际经历过的,很难真正理解这些理念的意思,就算理解了,也很难运用这些理念。因为实际交易中肯定会遇到问题,而且会很多,遇到问题多了,就会怀疑这个理念,最后就无法运用这个理念。
比如说价值投资的吧,价值投资肯定会遇到2个问题。
第一,长时间没有盈利。第二,本金大幅回撤。
因为价值投资本身更看重公司的价值,行业的中长期发展,所以很多都会忽略股价本身的高低。而个股有时候受制于整个市场环境的影响,假如你选了一只基本面很好的股票,但是买入位置很高,买入以后刚好遇到回调,回调以后又是震荡,那长时间的不赚钱会导致你怀疑这个方法,本身是打算持有5年10年的,你极有可能会因为半年的被套而提前卖出,最后用不好这个本来可以赚钱的方法。

再比如说我自己经常说的大赚小亏,那就是赚钱的时候赚的很多,亏钱的时候少亏一些。实际操作中也会遇到问题,导致最后用不好这个理念。
大赚小亏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因为小亏的时候止损,频繁被止损,经常止损错了,你止损了走势又按照你买的方向运行了,会经常遇到这种问题。除了这个问题,还会遇到好不容易遇到单边趋势行情了又拿不住的情况,大部分人会因此怀疑这个理念,导致最后用不好。
目前市场上的各种投资理念,或这或那的肯定都有问题。我们在运用的时候,一定要先关注它的不好,看自己能不能接受,只有把不好的接受了,才有资格享受好的。
所以,交易理念不难找,难的是因为自己没有经历过,别人的理念自己很难去运用。
再说说实际交易上。
有了理念,剩下的就是操作了。
实际操作上,因为方法各异,也很难在操作方法上统一。
不过,方法的运用思路上,也有可以直接借鉴的东西。
比如仓位管理,均线运用,macd运用,分析逻辑等等。
聊聊我自己的交易系统建立过程吧。
我开始学技术的时候,是先从买书籍开始学的,买的最多的是k线分析和价值投资的,比如《日本蜡烛图技术》《炒股要懂k线图》之类的,还有《聪明的投资者》之类的,当然,结果肯定是看不懂,只是走马观花的看,对我来说,初期的自学唯一的效果就是加深了我对这对股票的兴趣。
当时自己是知道的,看书籍自学肯定不行,难度太大,效率低下。所以我就找视频学习,然后我就找到了,看视频学习和看书籍学习效率是两个档次的。
当时看视频的时候,老师就给我灌输交易理念,以交易理念为核心去操作,这点对我影响比较大。
当时着重学习了2位老师的交易理念,可以给大家分享分享这两位老师的交易理念。
老师a:“看大做小,顺势而为,低位建仓,波段持有,紧跟强庄,大赚少赔”。
老师b:“趋势为王、严控风险、追求复利、稳健增值”!
我是能看懂这两个理念的意思,但是我不能深入理解这两个理念,因为这不是我总结出来的,我不知道如何使用,不懂得其中的优劣。我当时以为照搬这两个理念操作就可以了,我还自作聪明的强行把这两个理念结合到一起,美名其曰取其精华。
我结合后变成了“趋势为王,看大做小;大赚小赔,严控风险”。听着感觉还不错,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
就这样摸索学习了好几年,交易成绩肯定是不行的。
后来我发现不管我学什么,好像都学过,不管老师讲什么,都会已经听过了。这时候我意识到,我技术的东西不需要学习了,因为技术的东西基本都是换汤不换药,学来学去都一个样,不过我还是没赚钱。
自己总结的交易理念还是不行,后来又学了缠论,缠论和我之前学过的方法都不一样,加上很多人都在夸大缠论的作用,所以我就学了,当时我还认为缠论就是我学习技术分析的天花板,学完就不学了。
我学完以后感觉自己很厉害,赚钱对我来说是必然的事情。当然,学完缠论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还是没赚钱。
不过这个时候我虽然还没赚钱,但是理论的东西我学了很多了,当个嘴炮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我当时也总结出来了一套比较系统的分析以及操作的方法,可以给大家欣赏一下。





这套分析方法包含着基本面分析,这是我后面补充上去的。就技术分析,已经包含了趋势、支撑压力、股性、筹码、量价、题材、政策、资金、k线等等情况了。
对我来说,已经比较全面了。但是后来发现,其中没有包含一个很重要的点,那就是盘面信息,比如说资金流向,板块轮动之类的。
所以我这个分析方法表面上看着很好,实际上过于书面,过于死板,实际上只是表面上靓丽,用起来效果不怎么样。所以我喜欢强调,大家不要过分去研究理论,不要过分着迷于理论,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不然是要吃大亏的,这些都是我的亲身经历啊。像前几天,还有一个自认为缠论大佬的人来怼我,他自认为他的缠理论最精通,他没缠师的能力,却学着缠师的口气东怼西怼,我不屑去听他的高谈阔论直接拉黑了。这就是典型的过分沉迷于理论,偏离了实际,只会纸上谈兵,我吃过的亏可比他多了去了。
我一直相信技术分析的原因是因为(缠论在我看来也是技术分析),初期是相信市场的观点,技术分析是最适合散户的方法,后期是因为我做模拟,完全是用技术分析做的,没有用基本面分析,从5万做到1个亿。

所以我一直相信技术分析是有用的。
这个模拟是用缠论操作的,这中间我发现了一个和技术本身关系不太大但是又非常重要的点。
那就是第一位老师理念中的其中之一“大赚小亏”。
我做了641次交易,当时的成功率是不到50%的,也就是说我有超过300单交易是亏钱的。但是我最后赚钱了,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单笔盈利赚的钱比单笔亏损高。我记得我当时计算下来,平均亏损是15%左右,而我单笔盈利平均高于30%,所以我最后赚钱了。
插个题外话,这个模拟训练中,我一个股票的操作周期大概是3年,那么我操作600个股票,从5万赚到1亿需要1800年,所以我这个模式不能复制在股票上,这点当时困扰了我很久。但是我找到了复制这个模式的关键点,那就是高数量,也就是说我只要我满足高数量操作,那我是有机会复制这个模式的,所以我选择了做日内交易,尽管实际交易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至少是有这个机会的。
也就是到这里,我的交易理念才真正固定下来,那就是大赚小亏,也就是到这里,我才真正明白大赚小亏的意义。
从听过大赚小亏到实际上真正懂大赚小亏,我是用了好几年时间的。
那我是如何去操作的呢?
很简单,主要用盈亏比。盈亏比设置最少2比1,比如我在一个买点买进去了,止损设50个点以内,那我盈利目标就是100点以上,不到100点绝对不出来。
这就是我的操作系统,大赚小亏+高盈亏比。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构筑自己的交易体系,大部分是需要靠自己慢慢摸索的,如果你悟性高,自律能力强,那可以自己摸索的情况,系统的学一个别人教的方法,要系统的学,然后跟着别人教的操作。
像在知乎上看文章,或者看几本书这种不算系统的学。系统的学,是从基础开始学,一个方法的基础,关键点,逻辑,运用技巧等等因素都要包含。
最后,再强调一遍,大家有复杂的技术问题,直接发到知乎私信交流,注意是知乎,比如下面这种图。

这种复杂的图直接发到知乎交流,不过我一般也不会深入去说这种图,这种图操作的时候遇到,就自认倒霉,只能止损,要是没操作遇到,直接就不要看,不要做,不要关注。
平时我喜欢反着说,比如有人说缠论好,我就说不好,有人说缠论不好,我就说好。有人说出买点了,我就说买点会失败,主要是因为我希望大家多角度去看问题。
聊到这里差不多了,如何构筑交易系统,我觉得我讲了,但是我觉得我没讲。因为很多朋友需要的是一个具体的方法,而能具体按照某个模型做出来的交易系统一般都是很难使用的,所以我只能聊聊一些思路和框架。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书籍方面。
很多朋友总想着把所有的技术都学完,其实是学不完的。交易更重要的是思维,思维的培养不单单需要技术。
所以大家如果想看书,有时间看书的,那国内外各大名著都可以看看,并不是一定需要看技术分析的书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