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讲了,新股申购比较经济合适的市值配置是沪市15W和深市10W。其实那是很早之前的老经验了。
前几天有位朋友留言问:你这个15+10是凭什么依据得来的?不得不说,现在的股民都猴精猴精,这也质疑那也质疑,难伺候得很呢!
都是从险象环生的镰刀丛林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不精一点的早被割干净了!
但问题确实提得好,于是我们把年内至今所有发行上市的的新股重新做了一遍统计,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结论可能令很多人意想不到。本想做个付费阅读续续命,但一看盘面又跌了……大家都不容易,那就燃烧自己照亮他人吧!
关注公众号(新股伴侣),第一时间了解新股资讯。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纳入我们统计的一共有158只新股(包括已发行和近期即将发行的新股),其中沪市主板34只,深市主板16只,科创板53只,创业板55只。
可以看到,新股发行的主战场在科创板和创业板。其次是沪市主板,深市主板最少。我们一个一个来:
沪市主板顶格申购最大需配市值150W。这谁顶得住?没什么意义。超过20W的一共9只,超过18W的一共12只,超过15W的一共16只。
科创板顶格申购最大需配市值23W,超过20W的就只有2只,超过18W的也只有2只,超过15W的是3只。
结论来了:如果你没有科创板权限,沪市你有条件最好配20W市值,这样可以覆盖掉73.5%的顶格申购。18W覆盖65%左右,15W覆盖55%左右。
如果有科创板。沪市20W可以覆盖87.4%的顶格申购,18W覆盖84%左右,15W覆盖78%左右。
沪市如果开通了科创板的话,15W是经济版的配置,18W是富裕版的配置,20W是土豪版的配置。
再来看深市:
深市主板顶格申购最大需配市值227W。直接略过……超过20W的就只有3只,超过18W的有6只,超过15W的是7只。
创业板顶格申购最大需配市值20W。没有超过20W的新股,超过18W的有8只,超过15W的有15只。
同样的,结论是:如果没有创业板权限……相信绝大部分朋友都有创业板权限了。如果没有创业板权限的话,最好的做法是放弃深市,主攻沪市。因为深市主板的新股实在是太少了!如果你实在要配,那配20W可以获得81%左右的顶格申购,18W是62%,15W是56%。
如果开通了创业板。深市20W可以覆盖96%的顶格申购,18W覆盖80%,15W覆盖69%左右。
深市如果开通了创业板的话,15W是乞丐版的配置,18W是经济版的配置,20W是土豪版的配置。
综上,沪市15(18)+深市15(18)才是合理的打新市值配置了。以前的15+10的市值配法已经过时了!目前市况下,个人更加倾向于15+18的配置办法,因为创业板股票多而且收益普遍要高于科创板。
当然,打新丰俭由人,上面这些都不是硬性要求,RP来了一个号也能中签!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幸运之神迟早会降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