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是怎么回事(基金定投的“骗局”)

作为一个持仓超过200万的老基民,

我自己一次性买基金赚过钱,

比如医药基金就是底部分几次买的,如今赚了80%+(由于卖出了一部医药基金,收益被做高了)

定投买也赚过钱

我定投的永动机-高收益实盘,持仓以来收益也维持在20%+

定投和不定投,我都用真金白银实战,并反复研究思考过其本质,今天一定要给大家戳透基金定投赚钱的核心:

真正能让你赚钱的并不是定投,而是基金本身。

定投这个工具,只不过被大众过分鼓吹了。

-----------------------------------------------------

01

被过分鼓吹的基金定投

最近基金定投被提到的频率变得越来越多。

股市大涨之下,市面上主流媒体、金融机构、理财书籍、大V,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鼓吹定投这种投资方法。

所有人提到定投都是好好好、百分百赚钱、稳赚不赔、定投轻轻松松年化15%……仿佛只要学会它分分钟就能财富自由似的。

他们论证的过程往往是这样的:

选取某只基金在某段区间内进行定投回测,

比如以【周定投】易方达沪深300ETF联接基金(110020),每周1000元为例,无论是从熊市、震荡市、还是牛市开始定投,最终收益都是正的。

于是顺水推舟推导出了定投万能论:不管从高位定投还是低位定投,只要能够长期坚持,傻子都能够赚钱。

从结果上来看,长期定投确实让人赚到钱了。

但基金赚钱的原因真的是因为定投吗?

02

基金赚钱的本质

事实上,真正让你在基金中赚钱的根本原因是“股票的长期上涨”

 

之前的几十年,中国经济一直处在突飞猛进当中。

中国经济增长的背后推手,其实是行业在不断增长,行业背后的龙头上市公司的利润在高速的增长。

在一个长期上涨的市场里,你瞎买乱买都是赚钱的。

就好比我们国家过去二十年的房地产市场,即便你在二十年前某一天脑袋被门挤了,信用卡套现,上杠杆全部一把梭买房,到今天你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并不是定投这种买入方式赚钱,而是市场长期上涨赚钱!

不信的话,你大可把钱定投到希腊、日本的股市看看。

如果你从2000年开始定投希腊股市,定投20年,即便你的定投技术再高超,现在依然血亏80%。

如果你定投的是日本股市,日本从1990年高位崩盘一路跌到2003年,这十多年的时间无论你是如何绞尽脑汁定投,最后的结果肯定都是亏钱的。

将钱投入到经济衰退的股市当中,就等于跳进一个巨大的火坑,无论你技术如何牛逼,都改变不了亏损的结局。

03

定投真正的优点

 

定投不能决定基金赚钱的根本,却能够帮助中国市场中的散户降低损失,稳定收益。

 

1)中国股市牛短熊长,波动巨大

A股市场整体上是一个牛短熊长的震荡市,

如果不定投,很多散户容易被暴涨暴跌洗出去。一般账户浮亏20%,很多散户就崩溃了,大骂股市骗子割肉。定投的话,账户盈亏幅度,没那么大,心态要好的多,能拿的住,不容易被割韭菜。

而且从技术上说,在大幅震荡的市场,定投能不断摊薄持仓成本,等牛市来临,可以大赚一笔。

下面是技术分析,稍有点费脑,大家可以略微花点耐心。

我们举个略微极端的例子,abcde五天行情如下图:

我们用定投的方法,在abcde五天,各买入1000元,

最后的收益:

收益=份额/成本%100%-1

=(1000+1333+2000+1333+1000)/5000

=133.32%-1=33.32%。

基金从a点先下跌后上涨到e点, 回到最初的起点,我们的盈利却高达33.2%。

我们再看一个震荡市的例子,

在abcd四天,我们同样每天各买入1000元,

最后的收益将是:

份额/成本*100%-1=(1000+500+2000+1000)/(1000*4)

=112.5%-1=12.5%

基金从a点大起大落后到d点,回到最初的起点,我们依然有12.5%的收益!

为什么呢?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在大幅震荡的市场,通过定投分批买入的方式,我们在低位买到了较多便宜的筹码,摊薄了我们的持仓成本,所以当基金回到初始点位时,我们处于盈利状态。

2)定投类似量化投资,降低人为主观性

我原来也不怎么喜欢定投,很多时候都是一次性在底部买入,也能赚钱。

但经过数年的实践过后,现在也倾向于定投买。

不定投,每天要看盘,看盘之后还要看一堆分析,研究行情走势。但短期走势很难预测,反而很容易被情绪左右,跌的时候,很害怕,不敢买;涨的时候不敢追高。每天花费很多时间,搞的很累,最重要的是并没有多赚钱,投入产出比很低。

后来我将策略升级为3.0后,我开始定投买入,还设置了一套买入、卖出策略。

不需想东想西,只要按策略量化操作即可。

我不用花多少时间,也不受情绪影响。

省时、省力、省心。

赚的钱还不少。

我实盘就是这样买入的,

收益也有20%+了。

 

04

定投择时买入非常重要

定投想赚更多钱,肯定不能无脑定投,一定要择时,在股市便宜的时候买入卖才能赚更多。

我有一笔操作,之前反复跟大家说过,

2018年6月,当时大盘开始下跌,我开一个很小的账户,买了点基金。

然后基本没管,账户放了很久都没登录过。

等最近科技股大热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这个小账户。拿出来一看,盈利24%。卖了止盈,落袋为安。

我另一个账户,比上面的账户买创业板仅仅晚4个月。

但同一时间盈利是72%。年化收益48%。

72% VS 24%。

买的时间差4个月,收益却差了3倍。

买入的时机,对最终的收益影响巨大。

买的时候越便宜,最终的收益就越高。

所以定投绝对不能无脑,一定要择时。

我们再来看2005-2015这十年间,不同时候买主动基金的收益差距。

2005-2015我们国家所有公募基金业绩的数据如下

如果我们在2005年8月中国股市的历史大熊市底部买基金,

持有基金十年最差的收益也有82.51%,

而且“华夏大盘精选”基金10年时间收益甚至超过10倍!

(数据来源:选取2005/8/31-2015/8/31十年区间,将所有公募基金业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选取涨幅前3名和倒数3名的基金制表而成/天天基金网)

如果我们把时间往后推一年,在2006年8月市场估值中等时入场,

虽然都还可以获得正收益,但收益率已经大打折扣!

(数据来源:选取2006/8/31-2015/8/31九年区间,将所有公募基金业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选取涨幅前3名和倒数3名的基金制表而成/天天基金网)

而如果我们是在2007年8月大牛市顶部入场,

即便投资了八年,我们的最大亏损仍然可能达到60%!

(数据来源:选取2007/8/31-2015/8/31八年区间,将所有公募基金业绩从高到低进行排序,选取涨幅前3名和倒数3名的基金制表而成/天天基金网)

大熊市入场,十年十倍不是梦;中高位进场,收益率大打折扣,

而大牛市入场,投资八年收益率很有可能还是负数,

能否赚钱很大程度在你买入的那一刻就已经基本确定。

买的便宜最终才能赚到大钱!

那么,如何选择便宜的时机买入?

买股票的本质就是出资成为公司的股东,让公司替我们赚钱。

一般用投资收回成本的时间来衡量股票的实际价值(即估值)。如果你投资的股票市值1亿,每年利润1000万,意味着你的投资10年后能收回成本,行话叫10倍估值。

专业名词叫市盈率。【市盈率(PE)=股票市值/利润】

市盈率为10,意味着收回投资成本需要10年,市盈率为5,意味着收回投资成本需要5年,市盈率为1,意味着收回投资成本只需要1年。

一般来说收回投资的时间是稳定的。比如,沪深300背后的公司一般平均10年能收回成本,这个平均值是相对稳定的,基本就是股市的成本价。

假设明年牛市来临,股价大涨一倍,市值变为了2亿,则20年后才能收回成本(20倍市盈率),比平均值一下子高一倍,这就明显贵了。

如果后年熊市来袭,股价直接跌了一倍,跌到了5000万,则我们的投资5年就可以收回成本(5倍市盈率),比市场平均值低一倍,明显便宜了。

这是最本质的原理,具体的实际操作,有很多大师总结了具体指标进行量化衡量。

1)参考【巴菲特指标】

巴菲特指标是股神巴菲特分析了美国80年上市的数据,总结的一个判断股市高位和低位的一个指标。

具体就是一国股市总市值与GDP总量的比值。

在我们国家,巴菲特指标和沪深300指数的走势是高度相关的,

(数据来源:乐咕乐咕网)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沪深300指数的历史低位对应着巴菲特指标的低位,而沪深300指数历史高位出现时,巴菲特指标也走高,两者相关性非常一致。

故横向比较相关具体国家巴菲特指标在历史不同时期的变化,就可以作为判定股票市场估值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一般来说,在我们国家巴菲特指标低于70%时代表低估可以大胆买入,巴菲特指标70%-90%可以正常持有;而如果巴菲特指标高于90%那就得当心了。

2)参考【股债利差】数据

股债利差出自美联储的相关研究,美联储证明过去多年数据,发现股票投资收益率与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股债利差】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股票的收益比国债高多少。

具体就是【股票的收益率】-【国债收益率】。

如果股票每年收益10%,10年期国债利率3%,大家都会去买股票。反过来,如果股票每年收益只有2%,那没人会买股票,全买国债。

所以当差值越大的时候,说明股票比国债收益更高,股票越值得买。

从上图,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

股债利差的数值与整体市场的走势有着非常明显的负相关关系,非常有力地印证了【股债利差越大,股票越值得买】的结论。

如果我们进一步计算出历史上每个交易日的股债利差值,然后和历史上的时间比,算出比历史上百分之多少的时间都大,就可以很好地判断市场的估值。比如,如果股债利差比历史上90%的时间都大,那就是股市非常便宜,非常值得买入的时机。

3)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全市场等权中位数PE/PB值】

我们对比全市场市盈率走势图(下面第一张图)和股票的走势图(下面第二张图):

估值(市盈率)的底部,都是对应股价的底部。所以通过估值(看全市场等权中位数PE/PB),我们就能判断市场在高位还是低位。

一般来说,当估值比历史上70%都便宜(即PE估值百分位小于30%)的时候属于低估,我们可以大胆买入,越低越买;估值PE百分位水平介于30%-70%的时候继续持有;高于70%的时候就属于高估选择卖出。

为什么看全市场PE/PB值?

用全市场的PE/PB对整个市场估值,最能准确反映全部市场的情况。

为什么用“等权”而不是“加权”?

A股中银行等金融股占了一多半的权重,导致估值失真,会让人误以为估值很便宜。

等权,就是所有股票权重一样,这样更能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

为什么用中位数?

我们来看两组数据,

可以看到,

第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平均数是8,基本符合整体数据情况;

第二组数据的中位数仍然是9,但平均数约为78,全部数据中大部分都在10以内,但平均数却是78,很明显不符合真实情况。

平均数非常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导致其它数据【被平均】,进而无法反应市场的真实估值情况。

A股市场整体非常喜欢炒作,热门题材股/妖股动辄市盈率几千倍,几万倍,几十万倍,很容易平均掉其它低市盈率的股票,导致市场估值失真,所以中位数相对来说更能反映市场真实情况。

(数据来源:A股市盈率前十名/2020-3-24)

在具体的实操中,由于巴菲特指标范围过大,不够精细,所以最常用的是第三个即:市盈率、市净率。

不过,这里大家要注意,由于股票影响因素众多,没有哪个指标能绝对预测到最低点,只能预测到相对的底部。

实操中怎么买的便宜?

理论上说,如果我们知道最低点,一次性在最低点买最好。

但没人能知道最低点,我们只能根据【全市场等权中位数PE/PB值】等指标,知道市场相对的底部区域。

所以,具体的买入原则是等股市相对比较便宜的时候再买,越跌越买。

【全市场等权中位数PE/PB值】指标大家可以直接百度“全市场等权中位数”查看。

一般来说,当全市场等权中位数PE值百分位小于30%(股市比历史上70%都便宜)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始买入,越低越买;

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确定一个买入的计划:

如果股市比过去70%的时候都便宜,每周开始定投股票基金。

如果股市比过去80%的时候都便宜,每周2倍定投股票基金。

如果股市比过去90%的时候都便宜,每周3倍定投股票基金。

这样,按着计划买,我们能买的更有章法,尽可能让更多的筹码买的更便宜。

(具体买入规则)

只要抓住本质,实际上并不用花多少时间,就能显著提高我们的收益。

 

05

除了择时之外,择股也非常重要。

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技术很重要,但选择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做投资,选对行业,就成功了一半。

目前市面上的股票基金主要分为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两类。指数基金就是按特定的编制规则买入股票,没有人为因素,一般代表市场平均收益。

主动基金,就是基金经理主动操盘的基金,基金经理根据自己的策略和研究投资,有一定的主观性。

之前,指数基金之父约翰-博格曾做过这样的统计。

60年的时间里,美国市场主动股票基金收益率均跑不过被动指数基金。

股神巴菲特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

定投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

由此无数的人信奉【主动股票基金跑不赢被动指数基金,指数基金更强】。

但事实上,这是一个【流行谬误】!

【指数基金更强】在股市各项制度更加健全,发展时间更加久远,更加成熟发达的美国股市是正确的。

但中国的股市,散户较多,韭菜偏多,主动基金普遍比指数基金收益高。

再说直白点就是有大量散户可收割。

《全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9年,全国股票投资者数量1.42亿,其中散户占比99.77%。

散户持股总市值59445亿元,占沪市总市值21%,而机构投资者持股总市值为45294亿元,占比16.13%,两者相差其实并不大。但2017年机构盈利11156亿,散户盈利3108亿,机构整体盈利金额是散户的3.6倍。机构的超高收益都是收割散户而来的。

据wind数据,从2003-12-31~2019-12-31的16年时间里。

沪深300指数涨幅仅为239.37%,而同期混合型基金涨幅达574.81%。

股票型基金涨幅更高达到626.85%,涨幅是沪深300指数的差不多3倍。

(数据来源:Wind /2003-12-31~2019-12-31)

另外,2020年5月7日,晨星发布了《中国主动/被动晴雨表报告》,意在对比中国主动基金和被动基金的业绩表现。

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主动偏股型基金在十年期的战胜率高达78.2%。

这个数据什么意思?

它意味着,在过去十年间,有近8成的主动管理型基金,都是跑赢指数的。

(数据来源:晨星基金《中国主动/被动晴雨表报告》)

而且,无论是过去的一年、三年还是五年,主动管理型基金均是大比例的跑赢指数,即使在最低的三年期,也有近70%。

在中国,主动基金的收益大幅跑赢指数基金,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数据显示,2005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的十五年间,很多表现较好的主动型股票基金,都取得了10倍以上的回报。

翻10倍的基金属于顶级,相对难找,

但5-10倍的基金却一抓一大把。

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2018年抄底医疗指数基金,如今收益68%,自绝已经很高了。但我一看同类主动基金,收益普遍都跑到了120%以上,表现好的收益更是突破了150%。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我真是拍大腿后悔,所以我后面再不买指数基金了。

当然主动基金也是存在着明显的弱点,主动基金目前最大的劣势在于不如指数基金透明。

相比于指数基金,主动基金的持仓和运作过程并不完全透明。

尽管信息披露非常完善,但只公布十大重仓股,而且还一个季度公布一次,你无法知道基金经理具体怎么操作,收益、亏损到底具体是怎么来的,你穿不透它。

其次,存在业绩不稳定和风格漂移的风险

基金经理变更、规模变大、基金风格漂移等问题,也一直是主动基金最被吐槽和诟病的点。

比如,华夏大盘精选在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管理期间,实现了6.5年12倍的回报,每年的收益接近2倍,一度让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大喊牛逼。

然而,王亚伟离任后,华夏大盘精选业绩就不如以前。

再就是,对于普通人选择基金困难

据Wind数据,目前市场上基金的数量已经超过6600只,数量已经是A股股票数量的差不多1.7倍,在普通人看来,基金都长的一样,很难选出好基金,操作门槛较高。

那么,该怎么选出好的主动基金?

主动型基金虽然有人为的因素,但由于我们国家40%-50%的主动型基金都能跑赢大盘,所以我们按收益、风险、基金经理、基金公司、专业评级等公认常识,选出前20%-30%的基金还是比较容易的,确定性也还是比较高。具体方法如下:

第一步,选业绩持续优秀的基金

基金,业绩代表一切。

巴菲特为何牛逼,因为业绩全球前几名。

业绩最能证明基金的优秀程度。

虽然过去业绩好并不代表未来业绩也一定好,但如果一只基金长期业绩优秀且稳定,那至少说明其综合能力中上等,未来业绩好的概率更大。

就好比,一个常年考班级前五名的同学,下次考进班级前五名的概率会更大,即便发挥失误最差也不会跌出班级前30名。一个常年倒数的差等生,即便是运气好发挥超常,也不可能一下子蹦到班级前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目前业内常用的筛选基金业绩的方法是:“4433法则”。

这个方法由台湾大学的两位教授提出,以长期、中期、短期业绩排名作为筛选依据,认为同时符合4个筛选标准的基金,就是市场上的优质基金。

第一个4: 选择一年期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中排前1/4的基金;

第二个4: 选择两年、三年、五年、今年以来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中排前1/4的基金;

第一个3: 选择近6个月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中排前1/3的基金;

第二个3: 选择近3个月业绩排名在同类基金中排前1/3的基金。

“4433”法“兼顾长中短期业绩”,可以选出业绩持续优秀的基金。

第二步:选风险低的基金

基金的风险如何衡量,主要看下跌幅度。

A基金赚20%收益,最大下跌5%。

B基金赚20%收益,最大下跌80%。

虽然都是20%收益,买A基金,不会亏钱,一直赚钱,拿着很爽。

买B基金,最高亏损60%,100万最高亏60万,大多数人会彻底崩溃,割肉出局白白亏损。

我们很容易看出A基金比B基金风险低。

有学术研究显示,最大回撤在30%以内,散户通常可以接受;回撤30%~50%,人们会觉得损失惨重;如果跌掉50%~60%甚至更多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彻底崩溃,从而被大回撤清出场外。

所以为了降低投资人的心理压力,我们一般选最大回撤(从最高点下跌到最低点的幅度)在30%以内的基金。

第三步:选从业4年以上的成熟基金经理

投资行业水很深,学校里的理论知识学得再好,量化模型做得再出色,没经历过牛熊历练,人性考验,还是很难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的。一般4年是一个牛熊轮回,所以要选从业4年以上,经历过牛熊历练的基金经理。

此外还要看基金经理过往业绩,优秀且稳定的过往业绩是一个基金经理能力最有效的证明,一般过往业绩在15%以上为佳。

第四步:选基金公司

每个基金公司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有的基金公司擅长价值投资,比如:东方红,兴全基金,

而有的基金公司则更擅长成长股投资,比如:交银施罗德等,

最好选该基金公司擅长领域的明星基金。

各个基金公司的风格和侧重都是什么呢?

第五步:选基金规模、基金成立时间。

a 一般选5亿-50亿规模的主动基金

对于主动管理的偏股型基金:5亿-50亿的规模较好

规模过小对于业绩具有负面作用,像信息披露费、审计费、律师费等都是要固定支付的,规模过小的话分摊到单位份额上的成本就越高;

规模过大的话基金经理操作难度会加大,比如一个10亿的基金可能配置20只股票就够了,100亿的规模的话可能就需要配置100只甚至更多的股票,而A股市场优质的股票还是比较稀缺的,并且基金经理能跟踪的股票数量也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5亿-50亿对主动管理型基金来说是比较合适的规模。

b 选基金成立时间:至少成立3年以上

如果基金成立时间太短,说明运作还没有稳定,业绩没办法评估,很难区分这个基金的业绩是来自于运气还是实力。

第六步,参考权威机构的评测、资深投资者的评价。

基金是个比较小的圈子,一般优秀的基金内行人普遍公认,而且就是那么几十只。一般来说,我们参考业内权威性和声望都很高的基金奖就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比如基金业有传统的三大奖项:

中国证券报的中国基金业金牛奖,

上海证券报的中国金基金奖,

证券时报组织的中国基金业明星基金奖。

这些奖项都举办了14-16届不等,而且都是由中国基金业协会授权三大证券报组织的,具有官方性质,三大奖项的常客,往往就是普遍公认的优秀基金。

按照上面六步筛选基金,不敢保证一定能选出前5%的明星基金,但选出前20%的优秀基金还是可以的!

为了方便小白学习,我用Wind手把手教大家怎么一步一步选出优质的主动型基金,

第1步:打开wind金融终端-基金-基金研究;

第2步:点击【4433好基金】,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市场上符合“4433”要求的基金共有460只,

(点击查看大图)

第3步:选择【股票型基金】,设置【最大回撤近一年<20%】、【成立时间>3年】、【基金规模5亿-50亿】,进一步筛选后还剩下75只基金,

(点击查看大图)

第4步:我们要找的基金不仅要牛市行情表现好,熊市依然要表现出色,因为2018年为A股历史第二大熊市,所以我们【按近2年收益率进行排名】,从上到下依次对比分析这剩下的75只基金,在基金前面的小框内【打√】,点击右上角【对比分析】,

第5步:从75只基金中精选出表现相较更好的基金,将它们更详细的数据依次全部扒下来,6个月、1年、2年、3年、5年和总回报业绩,最大回撤、夏普比率等风险指标全部汇总到Excel表格中,建立一个基金池。

第6步:详细分析基金经理,选出历史业绩15%以上,从业4年以上的基金经理。

第7步:参考权威机构的评测、资深投资者的评价

最有参考性的是半官方性质中国证券报的中国基金业金牛奖和基金业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机构晨星推出的评级。

2020年3月31日万众瞩目的基金业奥斯卡【金牛奖】揭晓,

据数据统计,

本届评出的【七年期股票型金牛基金】的平均收益率高达260.46%,而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仅为62.37%;

七年期金牛奖得主的基金平均收益实在是太亮眼了!

本届金牛奖选出3只【五年期股票型金牛基金】和12只【五年期混合型金牛基金】,

在过去五年间,【五年期股票型金牛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144.55%,而同期沪深300仅上涨15.93%;

五年期金牛奖得主的基金平均收益同样是非常地亮眼!

三年期奖项方面,3只【三年期股票型金牛基金】和11只【三年期混合型金牛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高达101.48%和92.52%,年化收益率分别达到26.3%和24.4%,非常地优秀!

虽然这些金牛基金的投资风格不尽相同,但都显示出杠杠穿越牛熊的长期投资能力,每一只都很牛逼!

2020年度【晨星(中国)基金奖】获奖名单如下

晨星基金奖每年只选很少几支基金,能获奖的基金,含金量都很高。

基金奖项和评级,综合考虑了基金的收益、风险指标,选股能力稳定性、超额收益稳定性、基金管理人能力评价、基金合规性合约性等各方面,总体来说,是最可靠的数据之一。

综合以上7步,我们采用相对保守的风格,并按照价值风格、成长风格分类,最后选取了以下20强基金供大家参考。

汇添富价值精选,基金经理坚信时间的力量,仅仅围绕低估值高股息、消费升级、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构建投资组合,十多年来年化收益达到17.80%,非常的优秀。

汇丰晋信大盘A,长期年化回报13.25%,曾多年度、多次获得基金业金牛奖、金基金奖、明星基金奖等,通过投资于各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的大盘蓝筹型股票,实现基金资产长期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

南方优选成长混合A,2016-2019年多次获得各项权威基金奖项,通过精选高成长性的优质企业进行重点投资,市场风险控制能力强,长期收益也高达15%,非常的不错。

富国天惠精选成长,其传奇基金经理朱少醒管理富国天惠时间长达16年,而且任职年化回报高达19.83%,简直堪称公募基金界的常青树。

交银优势行业,自2015年7月9日管理以来,该基金共获取137.55%的总回报,任职年化回报达21.28%;而且历年回报全是正收益,业绩表现稳定,即使在2018年市场大跌中,基金还是取得了0.32%的正收益。

中欧时代先锋(001938),基金经理周应波是少壮派的代表,相比前面那些有多年业绩的“老司机”,这位“年轻一代”的业绩也毫不逊色,2015年11月3日管理中欧时代先锋以来,共获得了156.51%的总回报,任职年化回报达25.38%,而且目前的管理规模也已经超过200亿,也算得上是公募基金的“巨无霸”之一。

……

限于篇幅,我这里就不逐一展开分析了。

但基金,切记,一定在优秀的基金里选。收益还能超越80%的人,长期拿3-5年,赚50%-100%是大概率的事情。

 

06

实战结果

选择表现好的主动基金,并在低点持续定投买入。

投资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们从选出来的优质主动基金里,挑选7支建立了一个基金组合。

为什么要建立基金组合?

(1)降低风险

没有任何投资产品是百分百正收益,没有任何风险的!

单纯投资一支基金,很容易被黑天鹅绝杀!

建立基金组合是为进一步降低基金的风险和波动!

大白话就是东方不亮西方亮,有些亏,有些赚,整体风险就会大大的降低。

这就是获得诺贝尔奖的资产组合理论:如果资产相关性弱,那么同时持有,就可以降低风险。

资产组合最核心的就是相关性弱,具体有精确的计算公式,我这里不展开了,下面这张计算草稿感兴趣的可以简单看看,不感兴趣的略过。

经过筛选后的组合相关性如下:

(2)稳定收益

除了降低资产的相关性之外,我在组合内还配置了不同风格的基金来稳定我们的收益。

比如追求绝对收益的量化对冲型基金(海富通阿尔法对冲A)

大盘蓝筹股为主追求稳定经常性收入为基本目标的价值型基金(富国天惠成长)

重视资金长期发展的成长型基金(交银经济新动力)

最后我还配置了值得长期投资的医疗股(工银前沿医疗股票)。

不同风格合理配置,保证无论市场偏向什么风格,我们都不会踏空。

按照【风险平价】策略分配了每只基金的比例,并回测2017-4-21~2020-3-12期间的业绩

(点击查看大图)

发现该组合在过去接近3年的时间(穿越牛熊,2018年大跌、2019年大涨)内取得了近22%的高额年化回报率,业绩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

确定了基金组合之后,我就开始了定投实操之路。

我第一次实盘买入的时间大概是今年3月份

那个时候开始,美股一个月接二连三的熔断;

从3万点,跌到了18000多点,几乎腰斩

全世界股市几乎全崩

 

 

当时的情况我文章都有记录,大家点击下面的文章都可以查看。

全球“跌停”

恐怖!美国紧急0利率,金融大崩盘!

当时【全市场等权中位数PE/PB值】,比过去80%的时候都便宜,于是按照定投的原则我们开始了2倍的定投。

接着,欧美疫情全面发酵,【全市场等权中位数PE/PB值】再创新低的情况下,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的双倍定投。

详见:10年1000万实盘第2期:全球危机要来了?

后面的操作我也是按着上面的策略买入,大同小异,我就不一一展开说了,大家想看的,可以看我每期的实盘操作。

10年1000万实盘第3期:继续底部买便宜货

10年1000万实盘第4期:医药基金涨了100%

10年1000万实盘第5期:继续发车!

10年1000万第6期:继续发车

10年1000万第7期:连续下跌后我们继续发车

.....

所有的投资都是有迹可循的。

图中的橙色小点就是我投资时间的记录,本来准备持久战的,没想到,股市突然涨起来了,医药、创业板还都创了新高!

我们利润不知不觉也积累起来了。

 

这是基金投资的真实过程。

仅6个月的时间,我们按照策略就实现了25%左右的收益,表现还是非常的超预期的。

有图有真相:

 

07

再聊点题外话,为何很多人投资基金亏钱?

过去十多年,虽然基金赚钱能力有目共睹,但绝大多数的散户仍然在亏钱。

(18年天弘指数基金公布的大数据)

为何基金赚钱的情况下,大部分人却在亏钱?

归根结底,还是跟风乱买、无法忍受高波动的原因。

(1)无脑跟风乱买

好姐妹赚钱了赶紧跟着买一点,

好基友盈利了赶紧加仓一波,

大多数人根本不懂基金如何投,买基金其实都是在无脑跟风。

这种跟风造成的后果是极其可怕的。当周围人都赚钱的时候,大多是牛市的后期,这个时候跟着去买只能踩到牛市的顶部。很快牛市褪去市场下跌,基金亏钱,大多数人又赶快割肉保命。

80%的人都是这样亏钱的。

散户买基金的数据很形象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上图中蓝色树状图长短代表了当时基金的购买量。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牛市大家都在疯狂买入,而熊市时基金几乎无人问津。

高买低卖,80%的人都跟风做了韭菜!!!

(2)无法忍受高波动

除了无脑跟风之外,基金波动较大的特点,很容易击穿投资人的心理防线。

基金与股票非常的相似,每一次波动的背后,都会产生无数的追涨杀跌!!!

持有基金,就像坐上了一辆装有永动机过山车,一次上下波动你可能可以忍住,但长时间的高频率波动,难保不会出现追涨杀跌的情况。

稍有不甚,就很容易被高波动赶下列车。

所以,想要赚钱,除了需要深度了解基金的赚钱原理之外,还需要做好至少2-3年的长期作战的心理预期。

任何财富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走捷径99%的人都会走火入魔。

享受复利,慢慢变富,才是普通人资产增值的正途。

我现在基金投资大约不到300万,我准备用10年时间增值到1000万。

加上每年的存款,折算下来,大约需要每年8%-10%左右的收益。

到时候,加上房产,总资产大约2000万+,每年投资收入大约100-150万,维持以后的花销问题不大,我就准备退休了。

这是我想了很久的计划,未来我也会不断朝这个目标去前进,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方向。

 

08

最后讲讲如何卖?

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

基金卖出的时机也是决定我们最终收益里的核心一环,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从2013年初开始定投创业板指数基金,每月25号定投5000元。

利用基金定投计算器,我们算出:

如果我们是在2015年6月牛市期间止盈,最终可以获利147.10%

而到了2015年9月,经历一轮股灾和熔断后再止盈,最终收益率仅为9.54%

三个月的时间,定投收益率相差137%。

这个巨大的数字差,足以展现止盈的价值。

怎么止盈,止盈的方法有哪些?

目前市场上定投止盈的方法有很多,主流的止盈方法有:目标收益率止盈法和估值止盈法。

(1)目标收益率止盈法

目标收益率止盈法很简单,就是先设置一个目标收益率,然后当定投的基金达到了目标收益后就卖出

比如,假设我们是在A股2600点的时候定投入场,设置30%的目标收益率,

那么当A股到达3380点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止盈卖出。

为什么目标收益率止盈法会更加精准和实用呢?

主要还是它最契合我们A股这种牛短熊长,波动极大的市场。

我们来看一下A股过去15年各大指数的年化周度波动率情况,

几乎每一年波动率都在20%-30%之间,波动非常之大。

如果我们设置20%-30%的目标收益率, 非常可能1-2年就收割一个20%-30%波段,连续能收割好几次。

目标收益率法简单粗暴,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固定的预期年化回报率;

但不足也很明显,如果我们的目标收益率设置低了,后面市场继续上涨,我们就只能干瞪眼;而如果我们的目标收益率设置高了,就会导致基金无法及时卖出,收益可能做过山车。

(2)估值止盈法

估值止盈法,也是目前经常使用的另一种止盈方法。

我们前面说过,A股市场总体来说牛短熊长,波动极大,

估值止盈法的核心就是利用市场的这种大幅波动, 在市场估值非常低的时候开始定投买入;中间坚定持有,不为市场短期的涨跌所动,放弃小波段的收益;最后等到大牛市或者结构性牛市来临,市场估值达到高估时再卖出,赚取50%-150%的高额收益。

 

实操的例子上文其实我已经写过。

2018年年末,当时大盘持续下跌,市场的估值已经来到了极低的位置,

熊市特征非常明显。

当时创业板跌得最狠,于是我果断入手抄底了创业板的基金,

之后2019年,股市行情回暖,创业板的估值也得到了一定修复,但我仍然没管,连账户都基本没看过。

结果等到今年年初科技股大热的时候,市场连续几天成交额破万亿,融资融券余额也大幅上升,市场很有牛市的味道,于是我打开这个账户一看,盈利70%多,后来分2次卖掉止盈,落袋为安,总收益72.27%。

买入的截图:

卖出截图:

整个过程是下面这样的

当然估值止盈也有缺点,就是需要投资者非常地有耐心。

一般在大牛市的中后期,比如2007年、2015年那样的大牛市,市场的估值才会到达高估区域,其它时间估值是达不到很高的位置的。

大牛市通常5~10年一轮,所以使用这种投资止盈方式时,就需要我们非常有耐心的长期持有。

以上就是止盈常用的两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利有弊,具体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我目前主要用的是用估值法止盈。

在绿色的低估区域内定投买入,不为市场短期的涨跌所动,放弃小波段的收益,等到大牛市或者结构性牛市来临,市场估值达到黄色高估区域时再卖出,吃最大的肉,赚50%-100%以上的收益。

怎么保证都卖到黄色区域?

核心是卖的价格比较高,我们的具体卖出止盈规则为:

我们的止盈不奢求卖在最高点,也不苛求一次性退出,而是通过这种梯度止盈的方法,把基金分成多份,分批卖出。

在股票比较便宜的时候买,等股票比较贵的时候卖。坚守这个本质,多点耐心,资产翻倍是大概率的事。

目前永动机实盘的收益大概在25%左右,盈利虽然比较高了,但大盘仍在3200-3300点左右来回震荡,全A股等权中位数也在50%左右徘徊,永动机可以再等待一波。

 

医药部分,我持有的医药基收益已经涨到了70%左右的时候,我卖出了一部分。

(卖出截图)

卖出的原因也很简单

这轮市场上涨,大概率是放水驱动的。

2020 年是全球大水漫灌的一年,全球央行今年来降息超 60 次,向市场宣布或承诺提供的资金总额超 12 万亿美元。

美国M2增速接近二战时期

 

中国M2今年快速增长

 
(数据来统计局官网)

 

只靠放水资金堆起来的股市,很有可能无法持续。

历史上放水驱动的行情,一般起于放水,也终结于放水。

后面如果经济恢复不错,放水终止这波行情可能就结束了。

行业本身泡沫+大盘可能上涨乏力,我也有点虚了。

深思熟虑之下,

我预期准备分4次卖,

不过最近医药基最近收益一直比较稳定,市场也没有太负面的讯号,为了尽量保证收益最大化,我暂时还会先观望一下,后续如果涨跌幅度比较大的话,会调整成右侧止盈的策略。

 

(1)3500点以上就按纪律分批止盈。

(2)回调10%的时候卖出1/4,回调20%的卖出1/2,回调30%的时候全部卖出。

按照现在的收益来看,即便是后续股市回调了30%,我也能保住100%的收益。

当然如果股市继续上涨的话,那么我也可以赚到更多的收益。

想要博收益的话只能是边走边看,

市场是迅速变化的,

我们别做死多头,也别做死空头,要做死滑头。

 

事实上,不管什么时候卖,都会很纠结。

又担心卖早了,又害怕卖晚了。

这种纠结,恰恰是投资的精髓。

现在医药,很大程度是市场情绪,已经和基本面关系不大。

卖出靠的是对市场的综合把握,有很大的艺术性。

所以具体操作的时候,我会综合各方面的情况,尽可能卖到顶部。

以上就是我卖出的策略和实操,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参考...

 

基金实际上非常简单,99%的人投基金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不懂,看完下面这些攻略,将帮你远离亏损,赚10%-15%收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