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A股的火热,也带动了新三板的活跃,三板成指近期也反弹了不少,不少人也开始潜伏三板公司了。
数据显示,3月份,三板成指收于966.9点,环比上升1.81%,三板做市收于794.6点,环比上升7%。五大引领指数均走出上涨态势。新三板整体估值为18.61倍,比2月回升0.22,开始向A股看齐。
投资的核心逻辑是基本面
近日朋友问我,对毅宏游艇(代码835558)的最新公告《关于实际控制人收到福建省寿宁县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的公告》怎么看?
根据公告,涉嫌违规主体为叶清潭及厦门市崧玥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叶清潭时任崧玥投资的实际控制人,同时也是挂牌公司毅宏游艇的实控人之一。
从公告及全国企业信息查询系统可以看出,崧玥投资与毅宏游艇不存在隶属关系,亦不在毅宏游艇的合并报表范围内,且没有发生其他业务往来。可见,毅宏游艇十足是“躺着中枪”。
朋友担心地问:实控人的情况,会影响到公司的经营发展吗?
从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讲,有公司是实控人全面管理,一旦老板出事,群龙无首,当然影响很大,甚至整个公司的业务都停顿了;有公司实控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已有计划有步骤的淡出核心管理,或将事业传承给子女或由职业经理人打理,犹如香港首富李嘉诚“苦心孤诣”将庞大的家族产业“一分为二”,分别由长子李泽钜和次子李泽楷继承并发扬光大,万科创始人王石更是放下千亿市值的房产帝国,只身环游世界……
毅宏游艇属于哪种情况呢?从毅宏游艇已披露的公开转让说明书不难看出,该公司控股股东为毅宏集团,是一家家族企业,伍秀凤所持毅宏集团股份占比60.67%,叶蓉蓉所持毅宏集团股份占比 39.33%。叶清潭因家族关系——叶清潭与伍秀凤系夫妻关系,叶清潭与叶蓉蓉系父女关系,叶蓉蓉与范理维系夫妻关系,与伍秀凤、叶蓉蓉、范理维构成一致行动人,亦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
叶清潭1960年生,现已临近60岁,为了家族企业的传承,早在长女叶蓉蓉2009年从美国留学归来之时,已默认为家族的接班人,并悉心培养。毅宏游艇自2015年启动股改之时、2016年初登陆新三板,叶蓉蓉就一直作为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就担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及总经理,时至今日叶蓉蓉早已从当初手里只是攥着美国常春藤大学毕业证书的“黄毛丫头”,蝶变为整个家族企业真正令人信服的掌舵者。
所以,我给朋友的答复是:这件事对公司的影响很轻微,不要影响你当初买入该股的判断,基本面才是核心逻辑。
新三板处在改革前夜
接着朋友又问我,对新三板怎么看,这么些年下来,会不会有新变化?
其实,我一直对新三板是看好的,注册制、做市商这一套规则,也是国际主流玩法,是A股未来转型的试验场。截至3月底,新三板挂牌公司总计10349家,里面有不少真正有价值的公司,估值也不高,也有转板上A股,甚至科创板的机会。目前新三板整体市盈率只有16.98倍,远低于A股,就看你有没有慧眼识金的能力了。
从年报来看,去年的整体业绩是不乐观的。截至4月2日,723家新三板公司披露了2018年年报。其中,316家公司2018年净利润同比下滑,占比接近44%。主要原因包括成本增加、产品价格及毛利率下滑等。
这一方面由于竞争激烈,另一方面也是经济不景气的锅。去年实体经济一路下行,没有哪个行业过得好,股市也是整整跌了一年。
相比之下,毅宏游艇的成绩也不算差的。公司虽然还没有披露2018年年报,但结合17年年报和18年半年报来分析,公司的营业收入 和利润虽有下滑,但毛利率从17年的 37%,提升到18年中期的39.44%,这一点是超过多数公司的。
当然,业绩下滑也并不奇怪,受宏观经济和贸易摩擦的影响,整体经济都处于下行周期,整个消费都比较低迷,游艇作为可选消费也不可避免受影响。
不过,机构普遍预计,19年中期,产能周期和库存周期会在底部金叉、上扬,宏观经济到时会扭转,企业的盈利底也将在二、三季度出现。另一方面,随着“房住不炒”,国内消费几乎是提振经济的唯一选项,未来消费板块也会获得很多政策和居民需求的支持。
总的来看,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新三板公司今年的业绩也将触底回升,加上估值较低,A股的大涨带动效应,新三板显然是一个投资“洼地”。
国信证券的策略报告指出,三板指数随大势开启反弹,近两年来首次月度收阳,做市成交额高于过去一年大部分月份,资金进场意愿强劲。
更重要的是,监管层提出,将认真评估推出科创板以后改革创新的效果,并统筹推进创业板和新三板改革。对此深交所已经开始考虑创业板改革,可以期待全国股转在统筹下有进一步动作。
可以说,新三板将迎来系统性的投资机会,但公司家数众多,在里面淘金要先炼就火眼金睛。
中国游艇的出路在哪?
朋友的第三个问题,对游艇行业怎么看?
1978年,上海邀请全球主要的10家汽车公司到上海访问,当时几乎没人相信中国人能消费得起汽车,只有大众将最新款的桑塔纳拿到上海生产。结果大家都看到了,2018年底国内机动车保有量达3.25亿辆,大众汽车更是成为一代人的“信仰”。
那么,现在的游艇业有没有这样的机会?
我恰好认识几位游艇业内的人士,昨天咨询了一下最新情况。
以美国为例,2016年游艇行业市场达324亿美元,但中国市场却只有40多亿元,其中私人游艇渗透率仅仅是美国的1/500,这完全是指数级的差距。
尽管中国游艇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但休闲旅游将直接拉动游艇消费,游艇俱乐部则是现阶段国内游艇消费的合适载体。
休闲旅游,是国内大力提倡的。这不,今年“五一”假期甚至还延长了一天。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需求出现爆发性需求;达到5000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我国人均已经超过5000美元,但旅游市场的供给还无法满足大众多样性、个性化需求。
游艇就是一种个性化的需求,很好玩。一般小的游艇(50英尺以下)可以自己开,国内很多游艇会都有岸边码头,你也可以自己拥有水边私人泊位,小的船还可以直接拖回家。所以我们看到,三亚、深圳、厦门、青岛等港口城市,岸边经常挤满了游艇。
按照华泰证券的分析,岸线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是游艇休闲产业起飞的必要条件,随着收入增长和消费升级,游艇休闲将从富豪走向大众生活方式。
不过,香港一个城市的游艇拥有量比大陆加起来还要多……换个视角看,这就是增长潜力啊。
香港黄金海岸
印象中只有土豪消费得起的游艇行业,到底该如何发展呢?
业内朋友说,未来有2个发展方向,一是在国内滨水区域发展“大众游艇”旅游模式,二是国外滨海地区的旅游(包括通勤往返)。
通俗点说,游艇并不全是高端消费,也可以很亲民。以“滨水旅游服务升级”为特征的旅游新模式崭露头角,带来了旅游运营船、旅游客船需求的激增。毅宏游艇甚至推出了包含旅游规划、高端装备制造与配套、滨水商业运营、管理服务与输出为一体的“创意旅游全产业链运营”新模式。
如今,很多游艇公司在上海、厦门、三亚等全国各地布点,游客花上一两百元就能体验游艇。中国除了漫长的海岸线,还有很多内湖水域,这些地区启用游艇旅游项目,市场是很大的。我前不久去了趟上海滴水湖,那里的游艇休闲就很火爆,青岛奥林匹克帆船中心也是如此。
现在的游艇订单也有这个趋势。去年9月,专注于旅游业的宽城京城文化旅游公司,曾向毅宏游艇2艘游艇、5台水上别墅。
另一个看点在于国际市场。
近年来,国外市场的爆发式增长,豪华游艇、景区运营船等外销订单纷至沓来,中国游艇获得国际主流市场接受和认可。另外,随着多类型产品的逐步交付,头部游艇公司的产品品质和工艺水准,也达到国际水平。
全球经济的集体复苏、出境游的持续火爆,游艇业无疑是直接受益的行业之一。比如中东、亚太和东南亚旅游市场,处在“一带一路”沿线,得益于“走出去”的政策支持和友好环境,中国企业拿下大额订单是不成问题的。
我问了一下业内的朋友,中国游艇的产品品质和工艺水准已经达到了国际水准,成本控制和售价却要低不少,在国际上颇受追捧。多家国内游艇公司,这两年都卖了不少游艇到热门海岛国家。
在很多人印象中,游艇似乎是欧洲大厂的专长,其实不然。我特地请教得知,现今在游艇领域,国外与国内的制造水平已没有什么区别了,在东南沿海,甚至还有一些小船厂早已在为世界大牌做代工。关键在于,这船是出口还是内销,内销要适合国情,价格要低,所以配置与用料也会稍低一些。
其实,国内已有世界级的超级游艇诞生,改变了国内土豪对国货的看法,据说就有2位原本想在意大利订船的土豪,当场改为国外设计、国内制造了。
今年4月,被誉为“亚洲第一的超级游艇展”的新加坡游艇展即将举行,据说,国内几家大公司都将携重量级产品参展,有望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
另一方面也不妨畅想一下,中国游艇要走出去,海外品牌也想进入中国这个潜力市场。但游艇销售不是个轻松的活儿,需要有十足的专业性和丰富的阅历。外资与其自建渠道,不如与国内的龙头游艇公司合作,进行差异化的销售,实现国际国内的融合发展。
套用一句通俗的话:凡是过去,皆为序章。我昨天跟朋友说,既无论是新三板,还是游艇行业,都处于向上发展的前夜,转折或许在不经意间到来,你不妨放宽心,静待花开吧。哪天你的投资赚大钱了,邀我到游艇上喝杯茶就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