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银行存款产品安全吗(这3种产品不安全,内行人:容易被坑)

在银行存钱的人大多都会选择存定期,如果存的金额较多,则会选择大额存单,这些储蓄产品是非常安全,除非银行破产,否则并不会影响本金和利息。退一万步说,即便银行破产了,如果银行有存款保险条例,按照存款保护机制,储蓄户也可以获得一定赔付,存款低于50万的情况下,赔付比例更是100%。所以,普通人想要保管自己的钱财,定期和大额存单都是最好的选择。

 

不过,银行的存钱方式有很多种,并不是所有产品都是绝对安全的。有一些存钱方式,如果我们陷进去了,可能会亏损利息,甚至亏掉本金。普通人如果不知情选择了这些产品,分分钟赔的分文不剩。

那有哪些存钱方式是风险极大的呢?主要为以下三种。业内人士“良心劝告”,存钱时这三种方式,如果了解不多,最好别碰。

一,理财产品

 

很多理财产品给出的利率都是比较高的,银行通常对外宣称,某某理财产品年利率达到4%或者5%左右。这样的利率无疑是非常诱人的,比如大额存单三年期的利率也只有3.3%左右,对比之下理财产品几乎可以多出两个点。这看似很好的投资,但实则里面充满套路。

我们选择定期或者大额存单的时候,利率是固定的,只要在合同限期之内,利率都是按照合同规定计算。而理财产品呢?只要你细心留意就会发现,他们宣传利率的时候,是写“最高”利率百分比,而且下面都会标注一行小字,那就是“浮动利率,具体收益以满期为准”。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就是理财产品是按照每天或者每周去计算利率的,每一个计算周期的利率都会不同。比如第一个计算周期利率是5%,那么第二个周期可能是2%~5%左右,有可能维持,也有可能下降。如此一算,综合下来年利率能维持在3%~4%就已经很不错了。实际情况是,很多理财产品满期以后,所获得的收益还可能不如大额存单,甚至不如定期产品。

收益低其实都是小事,更重要的是理财产品是不保本的,有时候不仅无法获得收益还会亏损本金。再说了,即便按照最高的利率计算,所获得的收益也不会比定期或者大额存单多很多,冒这个险不值。所以理财产品普通人最好别碰,不了解的人如果投错了,最后可能连本金多亏掉不少。

二,保险产品

 

相信去银行存钱的人都遇到过这样的经历,自己明明去存钱,银行工作人员却不断推销银行的保险产品。大多数人都是能分辨出保险产品与储蓄产品的区别的,不过一些老人家他们对这方面的了解不足,在工作人员的劝说下很容易就会被忽悠去购买。可最后产品满期以后,他们发现拿到的利息还不如存定期,才知道自己上当了。

我有一个亲人就曾经上过这种当,他去银行存钱的时候,被工作人员忽悠买了银行保险产品。当时工作人员是跟他承诺年利率至少有5%以上的。可满期之后,他才发现真实利率只有2%左右,跟工作人员所说的相差巨大。

 

而且银行的保险产品限制是非常大的,通常起步就是五年。如果选择保险产品,在期限内需要用钱的话,可能无法取出。对比之下,保险产品其实还没有一年定期好。银行工作人员也并不是不知道保险产品不划算,只不过他们为了业绩故意去忽悠储蓄户买而已。

三,工作人员的口头承诺

 

以前发生过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个用户在银行存钱的时候,工作人员告诉他,可以为他争取内部存钱渠道的名额,存一年定期利率就高达5%。这用户出于对银行的信任就把钱转给了工作人员,最后取钱的时候才发现账户上1分钱都没有。为此该用户把银行告上了法庭,可最后判决却是银行工作人员个人责任与银行无关,因为用户的钱由此至终都没有存入过银行。

在案例告诉我们,在银行存钱的时候一定要走正规流程,不要过于相信工作人员的话,按照正常来讲,一年定期的利率最多就在2%左右,像该案例所说的利率显然是高的太离谱的,况下如果还盲目相信,把自己的银行卡,身份证等信息交给工作人员,那很有可能会让自己的财产面临风险。工作人员所说的话,也只是口头承诺,并不代表银行。正规流程肯定是有合同签署的,这才有法律效应的。

 

像该起案例中的工作人员,虽然最后被抓到了,但他的钱早就挥霍完了也无法赔偿给储蓄户。该储蓄户只能哑巴吃黄连,钱没有了,为了打官司还花费了一大笔。所以大家在存钱的时候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让贪念蒙蔽了双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