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基金理财入门课程(普通人如何开始基金投资)

普通人如何开始基金投资

从三个方面来给你讲一下,怎么开始基金投资

从巴菲特和芒格的故事中,看普通人如何开始基金投资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讲了基金是适合普通人,钱生钱最好的投资方式。然后,有不少小伙伴问:基金会不会太难啊,我什么都不懂,能学会吗?对于我这样什么基金知识都不知道的,能投资基金赚钱吗?

相信,很多小伙伴也有这样的问题和困扰。我不会、我不懂、我害怕、有用吗……这是很多人面对一个自己不熟悉的事情,下意识的第一反应。

大家知道农夫与小麦的故事吗?

有人问农夫:“你种麦子了吗?”

农夫回:“还没有,我担心天会下雨。”

那人接着问:“那你种棉花了吗?”

农夫:“没有,我担心会有虫子吃棉花。”

那人还问:“那你究竟种了什么呢?”

农夫:“我什么都没有种,这样才是最安全的。”

什么都不做,对农夫来说是真的是最安全的吗?

当别人的地里已经长出了庄稼,农夫却已经错过了播种的最佳时机,可以想象之后会发生什么:土地作为他的唯一经济来源,他会没有收成,也丧失了收入,他拿什么来生存呢?

其实,农夫要做的不是担心下雨、担心虫子就放弃了,躺着什么也不干,而是先买好小麦或者棉花种子,种上;然后针对可能出现下雨、虫子等问题,学习解决它们的办法——可以请教种地方面的专家、也可以阅读学习相关知识;最后确认收获季节的到来,获得收入。

所以,你看,我们和农夫一样,缺的从来不是不去做一件事或者解决一个问题的借口,我们缺的,只是一个让自己去行动的决心和理由。

其实,投资基金也一样。最重要的是行动,但是很多小伙伴在行动之前,总是有很多疑问和担心。今天,就从三个方面来给你讲一下,怎么开始基金投资。

1.资金准备

说到投资,作为投资者最关心的当然是收益的多少,但实际上,在关心能赚多少钱之前,我们也要先看看自己有多少钱能拿来钱生钱。就像农夫一样,不管种麦子还是种棉花,你先要先有种子,播种一波,才能长出果实。

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财务情况以及对资金的需求情况设定合理的投资目标。自然了,风险与收益共存,在投资之前要客观的衡量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将风险与收益共同考量。如果对市场波动比较敏感,可以考虑投资风险低、收益稳定的基金,如果投资者投资取向较为进取,可以考虑投资风险相对较高,收益也比较高的基金。

这里提醒小伙伴们一句:没有一项投资是可以兼具收益高、风险小、流动性高的,如果有,一定是骗你的。

还有,你拿来投资的钱最好是暂时不用的闲散资金。投资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合理的进行投资。

小帮星球的小王,工作几年了,也有一些积蓄,想要进行投资,于是选择了一只基金,将积蓄全部投了进去。过了一些日子,他的家人生病住院,要交住院费,没办法,他只好把刚投资没多久的基金又赎回来。

平时我们应该留出家里的生活费用和应急的钱,再将闲置资金进行投资,当然了,投资也有一定的技巧,最好不要像上面的小王一样一次性将钱全部投了进去。

肯定会有人说:我没钱。再强调一遍哈:一定不要认为自己没钱可理,无论如何,你都可以从自己工资的10%开始尝试,生活质量并不会因此降低,哪怕从100块开始也可以。

不过千万注意,刚开始尝试基金投资的时候,别把子弹都打光。如果你准备拿积蓄出来投资,最好拿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出来投资。

2.基金投资知识准备

农夫为什么不敢行动,因为他没有相应的农业知识储备。对于小麦来说,下雨很正常,只要不是天灾连下暴雨,小麦就死不了。对于棉花来说,有虫也很正常,定期喷洒灭虫药就好了。他要做的其实是怎么做来应对这个正常现象,不造成损失,或者减少损失。但是,因为没有相应的知识储备,他就将这件小事儿看成了洪水猛兽。

基金投资也是一样,没有了解之前,很多人也是觉得好危险,不会,怎么办?学习之后,就是“哦,原来是这样啊”。所以,定期抽出一定的时间,先了解一下基金的基础知识吧。包括基金是什么、基金怎么赚钱、基金有哪些种类、投资基金有哪些风险、哪里才是买基金的好渠道……

还有的小伙伴会担心:会不会太难了,我能学会吗?

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0.01这个数值大吗?肯定感觉很小吧,甚至可以忽略不计。那么来看下面这个公式,这一点点差距,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吧。如果你就是那个1,你可以看一下,每天多学一点和少学一点,是怎么慢慢拉开差距的。

365天的对比,37.78和0.025,可能看起来还是没太大的感觉。

 
 
 

那再看看,1000天的对比呢?一个已经是20959了,一个比0.01还要小得多了,基本就是什么都没有。

 
 
 

这就是今天想说的一个重点:知识复利。

你每天多学习一点和少学习一点的差距,一开始可能看起来不明显,但是,一旦到达一个时间,你学习到的知识,与不学习的人拉开的差距将是无法想象的。

而那些一直怀疑自己能不能学会的小伙伴,只想问:你是生下来就会跑、会说话、会认字、会交流、会工作……的吗?

如果不是,你怕啥?有什么好怕的?从小到大,我们经历过的,不会的东西还少吗?学着学着,就算不是精通,至少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吧。

3.心理准备

投资与其说是为了战胜市场,不如说更重要的是战胜自己。你所有的行动,说白了,都是你的心态问题。

关于心态这块儿,我们来八卦一下,投资界大牛巴菲特和他背后的男人查理•芒格是怎么做的。

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2019股东大会,在巴菲特的故乡内布拉斯加州奥哈马举行。

 
 
 

在长达6个小时的问答环节中,巴菲特、芒格共回答了55个问题,统计起来共说了4万字有余。要知道,巴菲特今年88岁,芒格95岁了。但是,几十年如一日,依旧专注于不停自我提升。

芒格和巴菲特都是学习机器,芒格95岁了,每周还是要看20本书,看到兴奋时可以熬夜看到凌晨,他对学习的热爱与毅力实在令人佩服。

在巴菲特的纪录片《Becoming Warren Buffett》中,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的生活也是除了工作就是学习。早上起床,巴菲特会留出很多的时间来阅读各种新闻、财报和书籍,了解当下的市场行情和趋势。然后吃了早餐来到办公室,开始工作。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是:他的办公室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只有身后书架上的各种书籍,和一桌子摊开的新闻报纸。除了解决一些必要的事情,剩下的时间几乎都在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学习。

芒格曾这样评价巴菲特:“我这辈子遇到的来自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阅读的——没有,一个都没有。而沃伦读书之多,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他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

所以,你看,巴菲特和芒格总是被人神话——觉得他们是天才投资人,但其实,不行动,不学习,谁能成为和保持天才呢?只有在不断学习,战胜自己的过程中,我们的心态也会跟着改变。

芒格说过,“在生活中不断培养自己的投资性格,毫不妥协的耐性,自律自控——无论遭受多大的压力,也不会动摇或者改变原则。”

巴菲特打高尔夫的案例也足以说明这一点。巴菲特投资做得很好,但是可能高尔夫打得不怎么样。有一次,巴菲特参加了一场户外高尔夫运动,在三天内一杆进洞的成绩为零。于是,巴菲特的球友们决定同他打一个赌:如果他不能一杆进洞,只需付出10美元;而如果他做到了,可以获得20000美元。当场的每个人都接受了这个建议,但巴菲特拒绝了,在他看来,“如果你不学会在小的事情上约束自己,你在大的事情上也不会受到内心的约束”。

好了,不论是资金准备、知识储备还是心态问题。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想要投资赚钱,你要行动起来,学习起来。巴菲特、芒格都八九十了,还能保持学习的能力,你又有什么理由总是抱怨、害怕、找借口呢?

边学边实践,边实践边学,恰恰是掌握基金投资最快的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