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杠杆是推动现代经济发展的高速推动力,但金融杠杆也是一把双刃剑。
促进企业研发与产出,释放生产活力,引导并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提高信贷资源的使用效率,这是“好的杠杆”;提高银行的坏账风险,阻碍企业发展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恶化产能过剩现象,降低信贷资源的使用效率,这便是“坏的杠杆”。
当前,在供给侧改革中,我们需要的是结构性的去杠杆,鼓励“好的杠杆”,去掉“坏的杠杆”,以增强江西经济的内生动力。
横峰县和丰铜业有限公司工人在电解铜生产车间内忙碌。该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形成了以铜冶炼和精深加工为主的有色金属加工产业集群。本报记者 林 君摄
样本:用好杠杆的江西水投
理解供给侧改革,并不一定从宏大的视角切入,从市场经济最具体、最生动的分子——一家企业入手,可以更好理解用好杠杆促发展。
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公司,是我省一家省级水利项目的投融资平台。集团成立七年来,走过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之路。目前,该集团拥有8家县(区)级水库资产管理公司,下辖大中型水库30余座,水务集团下属供水公司35家,供水总规模每天超过300万吨,供水区域占全省总面积四分之一以上,覆盖区域人口总数超1000万,初步形成了公益性和经营性两大板块齐头并进、相互支撑的经营格局。
省五河综合治理项目、峡江水利枢纽、山口岩水利枢纽、浯溪口水利枢纽、伦潭水利枢纽、寻乌太湖水库、赣抚尾闾项目、赣江生米九龙湖段防洪大堤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大批重点工程拔地而起,我省水利建设由此也迎来抢抓机遇的黄金发展期。
这些重点工程投资需要大笔资金,钱从哪里来?
江西水投的做法是,不断加大直接融资比例,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财务杠杆。据统计,2015年,江西水投新增授信124.87亿元,新增融资50.55亿元,授信规模达243.86亿元,融资余额101.43亿元。集团成立七年多来,累计融资超过140亿元,其中为我省水利建设配套融资61.2亿元,保证了公益性和经营性项目所需资金的足额、及时到位,为我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挡加速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公司董事长齐伟告诉记者,自2012年以来,先后通过企业债、中期票据、保险债权投资计划、争取世行贷款等方式,大幅降低了项目资金的成本,引入了国际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资与引智并举,让江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跑出“加速度”。
短短几年的发展,江西水投不仅成为我省水利工程基础设施投资的主力军,而且使自己成为金融市场的“新宠儿”,与金融市场的合作水平、层次不断提升。“未来,江西水投的发展要打通资本市场的通道,把资本市场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渠道,作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齐伟说。
进入2016年,江西水投与国开金融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协议,国开金融将以现金方式入股江西省水利投资集团公司控股的江西水务集团公司,为江西水务推动供水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
借助资本市场实现产业升级,正在使江西水投站在一个新的起跑线上。
现状:整体杠杆率不高,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在经济领域,杠杆就是通过借债,以较小的投入撬动大量资金,扩大经营规模。有关调查研究表明,杠杆率在我国地区间的配置不均衡,对于江西经济而言,整体杠杆率并不高。
——从社会总融资看。2015年,我省社会融资规模为3019.71亿元,同比少增957.45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8561.09亿元,全年贷款增量突破2800亿元;全省企业直接融资总额达1522.46亿元,增长133.81%,其中,在股票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增长迅猛。
——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运行看。截至2015年,我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32172.96亿元,同比增长15.49%;负债总额为30834.26亿元,同比增长15.38%;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59.90亿元,不良贷款率比年初上升0.57个百分点。风险可控。
——从地方政府债务看。2015年,我省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3905.2亿元,全省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债务限额提高的空间受到挤压。
——从企业角度看。杠杆率在企业之间的分化程度增大,国有企业的杠杆率上升,私营企业的杠杆率下降;其中,省属国企要好于其他国企。省国资委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省监管企业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收益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排在中部前3位。
——从行业角度看。杠杆率在不同行业有较大的差异,在石油化工、金属冶炼、煤炭开采、电力与热能供应、化纤制造等行业杠杆率高,这些行业大多属于产能过剩与高污染行业;而杠杆率较低的行业主要为轻工业,如竹木工艺制品、制药、皮革制品、食品饮料等。
——从家庭和个人看。截至2015年底,我省金融机构住户贷款余额为6928.30亿元,比年初增加926.21亿元,同比少增94.29亿元;住户存款余额为12440.49亿元,比年初增加1358.67亿元,同比多增249.11亿元。家庭和个人的负债率仍在偏低范围内。
有关专家认为,总体来看,我省经济的整体杠杆率不算高,债务风险总体可控。因此,去杠杆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据不同企业的规模、所有权特征、行业特征、区域特征,鼓励使用“好的杠杆”,去掉“坏的杠杆”,优化信贷资源的均衡配置。
对策:“兴利”更要“除弊”
我省杠杆率过高,相当一部分表现在实体企业中。采访中,不少专家表示,需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在深层次上实现产能过剩行业的重组,从而减少债务杠杆。
近日,江西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获省政府批复设立,这是我省唯一一家可从事本区域内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批量收购和处置业务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甘成久对记者表示,通过对所收购不良资产进行整合、重组和经营,对于化解金融风险、盘活资产存量、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实体经济结构转型有赖于金融业的有效支持,设立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力支持经济转型升级,起到金融‘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
通过投贷联动、债转股的方式,能降低杠杆率和提升企业再融资能力。记者从江西银监局了解到,今年我省将大力推进投贷联动试点工作,目前,已完成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城市的推荐申报工作,南昌市有望成为全国第二批试点城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将扩大应收账款、知识产权、股权质押贷款规模,着力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有效降低科技型企业债务杠杆。
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多管齐下。目前,省财政运用一般债务率、专项债务率等风险测算指标,全面评估全省各市、县(区)2015年政府债务风险状况,确保债务规模增长与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相匹配,杜绝盲目举债。
“为强化债务管理,防控债务风险。省财政制定了债务防控的整体规划。”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主要通过控制项目规模、压缩一般性支出等方式,加大偿债力度。明确对列入风险预警名单的高风险地方,原则上不得新增政府债务余额。全面掌握各地资产负债等情况,防范风险演变。
与此同时,政府对PPP项目、政府购买服务等措施予以大力支持。2015年已对全省13个PPP示范项目下达2500万元省级基建投资专款,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了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目前,已选定第二批适宜开展PPP模式的20个备选示范项目向上推荐,总投资302亿元,涉及轨道交通、教育、养老等领域。
去杠杆还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建立地方区域性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开展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坚决打击非法集资,规范各类融资行为,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目前,江西银监局已成立防范和化解区域银行业风险工作小组,定期开展银行业区域风险调研、排查工作,切实防范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记者手记:以可控方式“去杠杆”
去产能、去库存的同时,必然伴随着去杠杆。经济新常态下,去杠杆将是一个缓慢而曲折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中改善债务结构,以行政力量与市场手段并举、以可控方式和可控节奏逐步去杠杆。
杠杆率既然是率,就有分子和分母,操作上,可以分为“分子对策”和“分母对策”,现阶段特别要重视“分母对策”,努力扩大GDP规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提高生产率。通过抑制过剩产能释放一部分债务风险,腾出的资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规范资本运行,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降低杠杆率;加快推进和规范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保护社会资本的投资积极性和收益权利。
去杠杆是以短期阵痛谋求长远健康发展,注定要面对种种挑战和考验,但是,历经风雨之后,一切将更加美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