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股票如何看增长空间(如何判断个股的成长性)

接着昨天的话题聊。

昨天我们谈的是海优新材,最后留了个尾巴,问福斯特也是做光伏胶膜的,而且是行业龙头,为什么涨不过海优。

有些老板已经很积极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说的也基本靠谱,但不够全面,今天我系统性地聊聊。

 

先介绍一下光伏胶膜,属于光伏产业链中非常小的细分辅材,大概只占整个光伏组件3%的价值比重。

因为小,所以做的企业不多,竞争压力不大,而且上下游的巨头也没有把触角延伸过来的兴趣,体现出了很明显的小而美属性。

具体到光伏胶膜行业内部,已经基本实现国产化,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形成垄断优势,龙头公司主要有几家:

最大的是福斯特,占据50%左右的市场份额;

老二是海优新材,IPO前的市占率大概在12%-15%区间,未来计划提升到20%以上;

再然后是东方日升,但公司把一半的胶膜资产卖给了深圳燃气,促成深圳燃气前几个月的一波大涨,自己却在坑里卧住了没起来。

赛伍技术也有少量的光伏胶膜业务,跟东方日升一样,都不多,它俩加起来应该连10%都不到。

剩下就是一些鸡零狗碎的小公司,行业的整体情况大致如此。

 

很明显,只有头部两家具备比较强的竞争力,其中福斯特的要求不高,守成即可,整个行业超过一半的订单都在它手里,再加上未来光伏产业链的扩张预期,已经足够它吃了。

海优新材今年刚刚完成IPO,手里有了钱,心里难免有想法,准备把自己的市占率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公司同时上了几条新的生产线,据说年底的产能将是年初的2.5倍。

虽然看起来野心勃勃,但海优在策略上想的很清楚,暂时无意与福斯特正面硬刚,而是把刀锋对准了后排的虾兵蟹将。

照这个趋势下去,未来福斯特和海优很可能会占据整个光伏胶膜行业90%以上的市场份额,形成标准的寡头垄断。

 

背景介绍完毕,接下来进入主题:

明明福斯特是行业老大,为什么涨不过海优新材呢?

下面这张图展示的很清楚,我截取了光伏板块3.25见底至今与福斯特以及海优的走势对比,海优明显更胜一筹。

 

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直观的是弹性。

福斯特属于行业龙头,坐拥1300亿市值,而海优连300亿都不到,当行业出现系统性机会,资金肯定更青睐小市值品种。

原因很简单,花同样的钱,能拉出更高的涨幅,事半功倍。

而且海优隶属科创板,自带20CM属性,天然就比福斯特更具弹性。

当然,弹性是把双刃剑,会在涨跌两个方向上同时加大股票的振幅,你们看上图两个比较大的下跌波段,海优都比福斯特跌得惨。

好在今年光伏整体是向上的,海优才有机会展示其弹性优势,假如过几年转入下跌周期,那将会是另外一番场景。

 

其次是对成长空间的预期。

福斯特作为行业老大,相对而言更靠近市占率天花板,而海优处在快速扩张阶段,看起来自然更有前途。

很像中美两国的GDP,美国基数大但增速慢,我们的基于低于美国,但增速更快,同样属于更有前途的一方。

好在福斯特和海优互相之间没那么大恶意,它俩想的都是怎么掐死后边更小的公司,争取把光伏胶膜这行业包圆了最好。

 

以上两点各位应该都能想到,其实还有一层隐藏因素,有关产业链话语权的问题。

光伏胶膜属于辅材,景气度完全受下游需求的影响,组件大厂的需求旺盛,胶膜的订单就足,如果需求低迷,胶膜也要跟着喝西北风。

说白了,这个行业在光伏产业链中并不占主导地位,主要看下游的脸色行事,一直在仰人鼻息。

从另一个角度看,下游的组件大厂虽然没兴趣来胶膜这里抢蛋糕(主要是价值实在太低),但也不希望有公司一家独大。

基于这个心态,它们或多或少会倾向于扶持海优,让两家胶膜龙头尽量做到实力平衡。

其实在业务层面它们买谁家的胶膜都一样,但如果考虑到供应链稳定性问题,它们肯定不允许只剩一家公司卖胶膜。

类似于美国在亚太地区一直扶持日本,其实并不是它有多喜欢日本,而是为了遏制我们。

当然,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话语权不重的行业,那些能主宰整个产业链的行业还是龙头最牛逼。

比如白酒,茅台说什么下游想遏制我?我先整死你们再说。

 

这个话题到此为止,以后想到新的玩意儿我们再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