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圣原创第67篇
引子:
马三立先生非常著名的段子:
说一个人浑身痒痒,整天就是发愁有什么方法能让止痒。有一天出名,碰上一个人拿着个大塑料包,里面放着好多锡纸包儿,一边走一边吆喝:“家传秘方 儿,专治皮肤病,一毛一包,不灵不要钱!”旁边儿这还有托儿——“来十包、来十包。”“十包不卖您呐,一人就能买两包,家传秘方儿!不灵不要钱!”这人一听,很靠谱的样子,赶紧买了两包,觉得得到了宝贝。
回家拿出这锡纸包儿来打开一瞧啊,是个红纸包儿,把红纸包儿打开一瞧是一白纸包儿,打开白纸包儿一瞧,又一白纸包儿……越打越着急,越着急身上越刺痒——打开最后这个白纸包儿啊,里面是一小纸条儿,打开纸条儿一瞧啊,上面写俩字儿——“挠挠”。
很多人学投资,学来学去,就是个“挠挠”。
在我看来,有两种方式可以赚到钱:
1. 信息不对称可以挣钱
身边一个做财务顾问的朋友,做这一行10年了,按照他的话,自己就是一个“拼缝”的,不是一个合格的财务顾问。
拼缝:黄牛,牵线搭桥挣信息费。
凭借自己一手有上游的资源,一手有下游的客户,每年生生的拼出来大几十万的收入——这还是兼职收入。。。。
他凭借的就是信息不对称。
其实金融机构干的是一模一样的事情。
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有很多:
1、会外语的人相对于不会外语的人,在获取信息方面会有更多的信息
2、人脉广的人相对于没有人脉的人会获得更多的信息
3、读书多的比读书少的信息就会多
4、行万里路的人,比不出门的人,信息量会多
······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赚到信息不对称的钱。
2. 用时间可以换钱
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用时间来换钱。
但是用时间换钱也是有区分的哦!
1)按照每次付出的时间来赚钱
这个方式最简单,利用这种方式赚钱的人也最多——上班族就是这样的存在。
朝朝同学在大厂上班,收入相对比较稳定,可以预期,只要加班就会有加班费,或者是调休的时间(用时间换时间),每天朝九晚九,吃饭不花钱,上下班有班车,自我感觉还是挺好的。
他想要在同样的时间获得更多的收入,也是有途径的——就是磨练自己的技能,获得更高的认同,能够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内容,让公司愿意支付更多的金钱来购买自己的时间。
2)按照每次的成果获得多次收入
朝朝同学是一个有想法的青年,除了按部就班的工作,他为自己筹划了几个方向来扩展未来收入的可能性:
a. 用自己的职业技能,编写一个属于自己的软件——这个软件的版权收入,可以为他带来更多的额外收入,下一个扎克伯格,可能就是他;
b. 花时间来创作一些文章、视频——内容付费的唐家三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c. 其他——还有很多项目符合这样的规则,让朝朝同学能够凭借每次的成果获得多次的收入;
3)用别人的时间赚钱
如果朝朝同学通过努力奋斗,获得了升值,成为了管理层,或者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鼓起勇气进行创业,雇佣了很多人为自己干活——那么手下的这些小朋友们就处在出卖自己时间赚钱的阶段,而他使用了这些员工的时间,为自己获得了收入。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朝朝同学也开始投资,看好了一家企业,买入了这家企业的股份,这家企业所有的员工通过努力让企业越来越好,而朝朝的股票也越来越有价值,这也是用别人的时间赚到了钱。
朝朝同学最后通过什么赚到了钱,我还真不知道,但是绝对不是通过投资秘籍赚到了钱。
我相信一句话,该走的弯路,一米都少不了——不仅适用于生活,也适用于投资。
越是想获得投资秘籍,到最后,只能有张纸,上面写着——挠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