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获利大幅回撤?
从好的方面说,既然能够获利大幅回撤,那么你的交易方向和开仓是非常棒的,否则无法获得巨大的浮赢空间(利用巨大杠杆博取小波动下的大利润不在此列)。这种情况下,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你是否遵循了你的一贯交易原则,从而导致获利大幅回撤发生。还是因为没有遵循你的一贯交易原则才导致获利大幅回撤发生?(其心理是,因有巨大浮赢,无视退出信号,想贪婪博取更大利润)。如果是后者,请自骂活该,并改正(别问我改不了怎么办,我的回答很难听)。如果前者,请继续往下看。
2、基于一贯的交易原则,在你的历史交易中,是否经常出现获利大幅回撤后出局(并未真正结束交易,并且此后收复回撤不在此列)?如果不是,请将这一次标记为意外事件。面对方式参见上述“生命长河”论。如果是,请继续往下看。
3、请真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问自己,是否能够长期频繁的忍受这样的大幅获利回撤结局?如果不能,继续往下看。如果回答能(你难道是忍者?原谅我再劝你一次,交易不是理想的,交易是务实的,好吧,你如果仍然回答能),请检查长此以往,是否能够给你带来令你认可的正收益(如果你是个人投资者,请一定记住我的话,你需要的是绝对收益,而不是相对收益,如跑赢大盘或盈亏平衡)。如果能,请随意。如果不能,请往下看。
4、到了这一步,你的问题基本就暴露了。是什么呢?你需要修正你的获利退出策略。在获利了结方面你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因为总能收获巨大浮赢,令你对这一项放松了警惕,从而备受煎熬。尽管我无法帮助你解决如何退出的问题,不过我能告诉你,这已经不是通过所谓心态能解决的问题了,更不是“生命长河”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了。这是交易策略中的退出机制出了问题,你要从这方面着手解决。
二、对于盈转亏的问题,则从两方面看
1、大盈转亏。这是获利大幅回撤后最糟糕的结局。解决方式直接走单。这里补充一下,获利退出策略其实也是2种。一种是主动退出。比如多单,涨势中平仓或挂止盈单。一种是被动退出,通过移动止损的方式完成。
2、小盈转亏。这个通常是方向性错误。如果遵循一贯原则而小亏。那就坦然接受吧。如果没有遵循原则,请自骂活该,并改正(别问我改不了怎么办,我的回答很难听)。如果小盈转大亏。止损退出策略有问题,着手解决吧。
三、当遇到获利大幅回撤或赢变亏的时候,你是否烦躁呢?
其实不仅仅是回撤状态或浮亏状态浮躁。微赢状态也浮躁,甚至较大浮赢状态也浮躁。浮躁是正常的,心静如水才不正常。但是记住,底线是心躁手不乱。只要能做到不手乱动瞎点就没事。不过还是建议中长线的交易者时间充裕多读读书。不然你总觉得市场有机会。
价格走势的连续性,是指实际成交的平均价格间隔与市场规定最小价格变动间隔的偏离程度。如果偏离程度越高,那么价格运动连续性越低,从而说明市场流动性越低。
举一个例子,假设某一期货合约规定的最小价格变动为一点,但实际的平均成交价间隔远远大于一点,则说明该合约价格的连续性低。
其实从技术图表上看,价格连续性低的期货合约在图形上存在大量跳空。即便对总体市场流动性高的市场而言,其期货合约的开始阶段通常也存在一段低连续性时期。
(2)检验成交量的大小
成交量,顾名思义,就是指交易对象在规定期间内标准交易单位的交易总量。需要明确的是,为了准确反映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成交量不使用交易对象的流动面值总额。而是流动单位的总量。
比如,对期货合约来说,成交量也是指成交手数的总量。对股票来说,成交还是指成交股数的总量。而如果使用面值总额,则价格的高低会成为另一变化量,影响交易品种信息的准确性。
对某些市场来说,因为市场信息具有滞后性,人们使用某种替代性信息。例如,在S&P500期货交易中,由于无法获得即时成交合约的数量,人们使用换手次数来作为交易量的替代物。
(3)检验交易差价的大小
交易差价,是指场外投资者在同一时点所能得到的实际买入差和实际卖出价的差。如果交易差价越大,则反映市场流动性越低。这一检验通常在美国股票市场及国际期货与外汇市场用的比较多。因为这些交易市场设有场内交易人制度。
交易差价是场内交易人提供买卖成交服务的成本。如果交易越活跃,成交量超大,则该服务的单位成本越低。所以交易差价是衡量市场流动性的重要尺度之一。交易差价的大小除依据实际市场报价检验外,有时也可以依据图形形态也能看出来。假如图形上存在大量等长线,则说明交易差价大,成交不活跃。
成交量大小的检验包括两个方面,就是成交量大小的绝对水平与成交量大小的相对水平。
成交量大小的绝对水平,指某一交易对象的成交量规模要足以满足交易品种的价格运动具有连续性。
所以成交量的绝对水平不但对交易总规模有基本要求,而且对交易量的时间分布也有一定要求,即成交量不但具有规模性,而且具有均匀性。如果两个交易对象在日交易水平上,交易量规模相近,但是如果某一交易对象经常存在无交易时间区间,而另一交易对象始终保持交易状态,则显然后者更适合系统交易。
成交量大小的相对水平,是指交易对象的成交量规模与投资者投资金额的对比关系。
这一点显然对大额投资者也就是机构投资者而言更重要意义。通常认为,如果某一投资资金占有的市场份额大于10%,则会显著改变原有市场交易的均衡水平。所以对大额投资资金而言,尽管要观察原有市场的成效规模,同时也要推算自身介入后市场交易流量可能的变化。大额投资资金必须关注币场价格的回波效应。一般情况下,投资资金占市场份额在1%以下不会产生明显的回波效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