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分享下上证指数部模型和今日操作。
今日上证指数下跌1.34%,收盘3078.40点,底部模型继续生效。
今日卖出2.5%的仓位,继续优化持仓,加仓了4.5%仓位,加仓方向为中泰、浙商、医药、新能源+计算机、银华、圆信永丰。
目前仓位96.5%,持有基金经理缩窄至30位,继续重仓不躺平。
看好基金经理的主要特征:目前任职年化至少10%+、近3年最大回撤小于30%、长期持有、持股集中度高。
敢于重仓长期持有,而且业绩和回撤控制能力出色,说明基金经理不仅看得准企业是否优秀,而且非常重视价格的安全边际。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真·价值投资大佬,也是我选股的重要参考。
一
今天在外资流出105亿元的带动下,大A下跌超4500家。
原以为重仓煤炭和银行的股票账户能够幸存,但最终还是被拉下了水。
宽基指数中,科创50跌幅最大,达到了2.4%,与去年4月的低点853.21,仅一步之遥。
那么,科创50还有救吗?
谈科创50,离不开其占比50%的大头行业半导体。
而半导体是不少大佬看好的方向。
对我而言,参考价值最高的大佬肯定是长期业绩相对优秀、回撤控制能力优秀。
符合这2个特征、且看好半导体的大佬包括徐彦、丘栋荣、董承非。
徐彦是今年二季度为数不多份额翻倍的基金经理,今年凭借出色的业绩,管理规模也顺势突破百亿。
而徐彦给外界的印象一直是深度价值,喜欢买低估值的便宜货。
但是他今年业绩不错,主要得益于AI。
以其份额翻倍的大成竞争优势为例,去年年报显示,他重仓了中兴通讯和工业富联。
哪怕AI出现大幅回调,但工业富联今年涨幅仍有132%。
来源:Wind
另外,他还布局了2只半导体个股汇顶科技和寒武纪,寒武纪目前年内涨幅175%。
有文章曾提到徐彦买寒武纪的逻辑:
徐彦在买寒武纪的时候,强调算力很重要。整个公司不理解,半年后徒弟刘旭理解了,一年后整个公司都理解了。
二
再看丘栋荣,中庚小盘价值的第10大重仓股晶晨股份,正是688的智能音视频芯片龙头。
来源:Wind
老丘在半年报中谈到了配置TMT成长股的理由:
TMT行业随着AI热度抬升,整体估值较高,但仍有少数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公司中长期成长空间较大;
AI对产业的拉动会在更长的周期内得到体现,国家安全自主可控和产业趋势的结合下,软硬件的国产化浪潮也会进一步演绎,将对IT产业产生持久广泛的需求拉动。
三
至于董承非,目前的主要配置除了电信运营商和火电板块,还包括半导体。
他认为半导体是一个长周期的投资故事,是中国半导体行业实现从0到1的跨越以后,从1到N的过程。
但是在AI大火时,市场上最火的半导体是看谁在做AI芯片,谁是国际大厂的国内供应商,但这不符合中国半导体行业未来的发展路径。
因为中国的半导体行业还不像新能源,具备全球竞争力,更实际的路径是先在中低端领域站稳脚跟,从0到1结束以后,慢慢实现从1到N。
因此,从A股公司商业模式的角度,他关注的顺序为耗材、模拟、封装、数字、设备和制造。
当对安全边际要求最严苛的深度价值风格基金经理,都在布局半导体,如今半导体又跌回了去年熊市最低点,此刻更没有理由悲观。
对于散户而言,在仓位可控的情况下参与,未来赚钱的概率很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