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注册制推行以来,场内基金的吸引力逐渐升温,提到场内基金就不得不谈论一下网格交易。作为一种相对机械的工具,网格交易有其利弊。
近年来在指数ETF和行业ETF颇受投资者的青睐并且得到了广泛应用。
那么如何有效进行网格交易呢?并且在盈利多少的时候选择分批卖出呢?
什么是网格策略?
网格交易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科学家香农创造的一种交易方式,其目标是从市场波动中获取利润。
这种策略是一种常见的交易方式,围绕基准价展开,低于触发点时买入,高于触发点时卖出。
它是一种逆市而行、不追涨杀跌的左侧交易方式。
有朋友问我:你的网格交易通常情况下盈利多少个点之后开始分批卖出?
回答:这取决于你对投资标的的了解程度和信心水平。
如果你经过充分的研究,非常有把握你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并不需要在上涨20%后就开始卖出。
分批卖出和分批买入其实是一种非常保守和谨慎的策略,可以在自己判断错误的情况下防止严重亏损。
网格交易只是一种次优策略
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推崇的“烟蒂股”投资法:寻找一堆(几十只)市值显著低于净资产甚至净运营资产的股票买入,价值实现后立即卖出,一段时间后(比如一年)没有实现价值的也要重新评估,再决定是持有还是卖出。
格雷厄姆为什么只专注于投资烟蒂股,而不涉足成长股。
因为他认为成长股投资对眼光的要求太高,一般人难以拥有如此出色的洞察力和识别能力。
他的策略是在股价接近合理估值时就全部卖出,而不是等到股价泡沫再出手,因为估值判断可能存在错误。
我非常认同这种极度保守谨慎的做法。
因此,我认为网格交易只是一种次优策略,防止在判断错误时导致非常严重的亏损。
当然,这也限制了盈利潜力。
但从长远来看,我相信仍然有可能获得年均10%到20%的收益率。
最理想的策略当然你对某只ETF的价格对非常有把握,认为它的价格应该在在2元左右,而你现在用在0.5元的价格买入,未来涨到1.7元或者1.8元的时候全部卖出。
但由于我们难以精确确定某只ETF的未来价格是否能够在2元左右,作为ETF投资者,我们能够获取的信息有限,必须保持足够的保守谨慎,才能在市场中长期活下去并获得收益。
我的大部分标的基本上都会在最低买入价上涨10%至20%时开始分批卖出,直到上涨30%至50%(甚至翻倍,具体取决于最低买入价与合理估值下限之间的差距)才会卖光。
最终的收益率一般在10%至50%不等。
然而,这一过程可能在一个月以内完成,也可能需要等待1年以上。
例如,中概互联是在5月下旬开始建仓买入。
在历史最低点位上涨10%左右开始分批卖出,直至8月份清仓离场,短短2个多月获利超20%。
在初学网格交易时,我经历了一些教训。
例如,交易间隔过小,结果演变成了纯粹的投机和短线日内交易;
递增交易金额过大,导致资金迅速枯竭;初始买入量过小,导致手续费不划算,即使是现在的佣金已经低至万0.4。
我也正在逐步摸索找到合适的初始买入价、初始卖出量、初始卖出价、交易间隔和交易递增金额的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