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证监会正式发布《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也成为易会满签发的第一份主席令。紧随证监会之后,3月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也正式发布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相关业务规则和配套指引。
不过,科创板对投资人、上市企业的要求挺高的,普通的投资人可能没资格参与,具体来说个人投资者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申请权限开通前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及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不包括该投资者通过融资融券融入的资金和证券);参与证券交易24个月以上。因此有部分机构和投资者认为50万元资金门槛偏高,同时对这一制度安排是否会影响科创板流动性表示关切。
对此我们需要了解这样的门槛设置主要是基于“专业度”和“风险承受力”的考虑。适当的“专业度”和“风险承受力”首先可应对不确定性。科创企业商业模式较新、技术迭代较快、业绩波动可能较大、经营风险较高,且科创板允许尚未盈利的企业上市,上述因素都意味着科创企业投资不确定性较大。
其次,可优化决策和判断能力。科创板实行注册制试点,企业优劣由市场判断,需要投资者具备相应的投资经验、资金实力、风险承受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与此同时,市场总体专业度和风险承受力提高,有利于改革创新措施大胆试验,提高改革效率。
科创板开闸,新一轮科技浪潮袭来,投资者该如何参与这波红利?
一般来说散户参与科创板有三种方式,直接购买科创板打新股、买科创板相关基金以及购买打新基金。直接买的话对投资者资产门槛要求较高,如果满足上述“5+2”投资门槛要求就可以直接入场,自己打新或者在上市首日直接购买,不过监管适当的放宽涨跌幅限制,将科创板股票的涨跌幅限制放宽至20%,新股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投资者直接参与科创板投资风险系数也比较高。
如果资产门槛限制了中小投资者的投资机会,但这并不意味着小散户无法参与。现在市场上已经有公募基金在发科创板基金产品了,另外,存量的基金也可以参与科创板打新,这样的话,中小散户可以买投资科创板的基金产品间接参与科创板。近期,科创板标的选择这块,机构选择的更多一些,机构也更擅长一些,散户通过公募来买风险也会相对较小些。
投资者参与科创板的第三种方式就是购买打新基金,打新基金首先和机制有关系,它的定价是市场化定价,所以定价起点相对来说会比较高,再加上科创板前五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可能不会有传统IPO收益稳定,这样的话收益不确定性比较高,打新基金如何打、制定怎样的策略?还是比较考验公募基金的能力的。
总的来说,允许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具有客观投资条件的投资者直接进入某个市场,实际上是对各类投资者的最好保护。对于尚未步入高度成熟期,仍处加速发展阶段的国内资本市场而言,波动率高、投机性强仍然可能成为市场的一个真实写照,而作为颇具新鲜、交易规则更为灵活的科创板市场,初期获得资金追捧的概率较高,甚至可能出现短期炒作透支企业未来盈利预期的可能。因此,对于未来科创板的炒作,投资者仍需要充分衡量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在乐观中时刻保持理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