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基金定投已逐渐成为比较常见的投资方式,不管你是每个月剩不下多少钱的月光族,还是平时工作繁忙的上班族or个体户,亦或是有中长期资金使用计划的人,都适合定投。
那么,拿出多少资金来定投才最合适呢?
针对这个问题,中国台湾“定投教母”萧碧燕女士自有一套投资秘笈。
萧碧燕最初也是普通工薪阶层,在多年投资实践中,只坚持基金定投的方式,并用此策略,在17年间,买到台北市精华区的房子,也存到了退休金。她出书、做讲座,影响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对于用多少钱定投,萧碧燕给出了一个公式:
(月收入―月支出)÷2。
比如一个月收入8000元,月支出4000元,则可以用2000元来定投基金。
这里,可能有人要问了,为何不把4000元all in呢?
这样做的目的是,既能保证充足的现金流,也能保证定投的持续性,这也是所谓的闲钱计算法。
而如果all in的话,你手头就没有闲钱,心里负担会很大,很可能让你半途而废。如果遇到什么急事,就没有钱来应对,而定投的那部分钱,也不能立马取出来。
当然,这个公式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可以根据你的收入,以及现金流水平动态灵活调整。
比如年末发奖金了,或者生意上挣了一大笔钱,你都可以调整定投金额。
总体来说,定投多少钱的前提是:不能增加你的生活负担,不影响生活质量,又能保证你的闲钱可以充分利用。
在满足这个前提的条件下,定投的具体数额还跟你确定的理财目标和投资期限有关。
有个通行的公式可以让大家参考下:
用100减去投资者的年龄,再乘以100%,即
(100-投资者年龄)×100%
得出的结果就是基金等具有一定风险的投资品种,在投资者所有流动资金中所占的适宜比例。
如果你是一位收入稳定,对市场有一定了解,也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年轻投资者,可以将每月70%的流动资金用于基金定投。
如果你40多岁,对资本市场状况有所了解,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就可以把60%的流动资金用于基金定投。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也发现了,做基金定投其实跟存钱一样,若现在工作稳定,收入比较高,可以先多投一些,等到紧张了就少投一些,等有钱了再加仓。
但大前提一定得是:不能增加你的生活负担,不影响生活质量,做到快乐定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