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基金定投

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家经营受挫的“老赖企业)

曾经成功押中《战狼2》《红海行动》两大爆款,并因此于2017年获得净利润高达10.7亿的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捷成股份),经历了四年股价连跌之后,再一次经历口碑崩塌。之前江湖曝光的“债务危机”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纸民事裁定书证实,北京捷成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徐子泉名下价值3420万元的财产被查封、冻结,并且裁定立即开始执行。捷成世纪,或成“老赖企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4月23日,捷成股份发布2020年度报告称,从2020年1月1日到2020年12月31日,公司业绩净亏损超12亿元。远超过此前预期的3.3亿元到4.8亿元之间。这是继2019年亏损23.8亿之后,捷成股份再次面临巨额亏损。虽然亏损有所收窄,但亏损金额依然巨大,显示其经营状况确实堪忧。是什么导致曾经出品过爆款电影的捷成股份在2019年亏损23.8亿后,又在2020年继续经营不善深陷巨额亏损?尽管连年亏损可以部分归咎于影视行业不景气影响,捷成在电视剧内容制作方面的质量下滑更是让人担忧。近年来投入制作的影视剧集,既不叫好,也不卖座,几乎部部亏本。

图片来源于捷成股份2020年度报告

不光是在经营方面,捷成股份连年高额计提商誉减值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让人对其基本面充满怀疑。早在2020年3月,《红周刊》记者就曾发表《捷成股份营收数据失真资产减值涉嫌“业绩洗澡”》一文,对其营收数据存在异常,以及近年来高达30亿元左右的资产减值提出疑问。捷成早年快速扩张期收购兼并所产生的商誉基本上已全部计提减值准备。比如2014年作价高达9.1亿元被并入的中视精彩,2018年就突然“大瘦身”减值7.52亿元。还有许多其他获得高估值的被并购公司,并表后都被大幅减值。2018至2020年,捷成股份资产减值就分别高达10.6亿元,18.4亿元,和14.7亿元。也就是说,这些投资都是失败的,几十亿打了水漂,活脱脱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

一系列类似的现象,不得不令人怀疑捷成股份当年的并购是否有暗中的利益输送,或者这一系列并购操作,疑似是为了实际经营惨淡的情况下,夸大公司前景,从而使公司实控人不靠经营本身获利,而是靠股价获利满满? 何其讽刺?如真的如此,这种本末倒置的情况又真的合理么?

同时,捷成世纪的主要资产过于集中,且存在较大减值风险。账面应收账款占比较大,同时财报上有很大笔不公布明细的所谓“外部往来款”,这不清不楚的款项‬,让人很难不联想是否暗藏玄机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