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孩子在家中表现得十分乖,但是一脱离了父母的视线,性格马上就会来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变得脾气不好,容易欺负其他小孩。
邻居家的小孩就是这么一个例子。在家里的时候,孩子表现得十分乖巧,经常会帮家长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读书也完全不用家长操心,每天一回到家就开始写作业,写完了作业才会去做其他事情。周围的大人都对邻居家的小孩表示很赞赏,但是邻居却很苦恼,因为孩子在家表现得是非常不错,但是开家长会的时候,老师却反映孩子在学校表现得十分霸道,对其他同学很不友善,经常会抢别人的东西,或者是欺负他们。有好几次,孩子甚至把同学身上都打出了伤口,家长也因此被老师请到学校去了。
为什么孩子们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家里表现得十分乖巧,但是到了学校性格就变得十分难搞了呢?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家外小霸王的情况呢?
1. 家里学到的技能不足以应对学校的生存挑战
很多情况下,孩子会出现家里和外面表现不一的情况,是因为他们在家里所学到的生活技能,并不能够应对外来环境。比如说有个小孩子在家里一直都很乖,经常都会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打扫卫生,或者是做饭等等。
但是这些日常的生活技能,在学校这个场所却是完全派不上用场的,因为学校讲求的是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跟家务活根本不搭边。
当孩子发现自己在家里所学到的技能知识并不适用于学校的时候,就会造成一定的心理落差,而这种心理落差也会促使孩子们对学校这个环境以及周围的同学产生心理抵触,所以性格变得自私霸道也是很常见的事情了。
2. 家里家外孩子的自由度不一样
对于孩子来说,家庭跟学校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家庭对于孩子自身行为的约束力是比较强的,因为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就有家长出面来制止孩子,有时候还会严厉的批评甚至是适度的打骂,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但是在学校的时候,孩子就缺少了家长的管教这层约束力,同龄的孩子对他们来说根本不具备大人那样的威慑力和压迫感。他们就像是脱了缰的野马那样,感觉自己在学校变得异常自由,所以他们就会在行为上放纵自己,各种表现都变得放肆起来,乃至于犯下欺负同学这种错误。
3.啄食次序原则的影响
什么事啄食次序呢?就是说,在自然界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群居的动物在进食的时候都会讲究一个先后顺序,而这种先后顺序也是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表现。而这种啄食次序,在人类生活当中也是存在的。
比如说,在学校的时候,要是孩子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好,或者是成绩好,被老师器重等多种原因早就他个人在班级群里处于一种比较瞩目的地位,那么他就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自己是这个群体里面的老大,想要做什么都可以,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如果孩子交的朋友和他一样,处于群体高层,那么这种优越感就会更加明显。
4.组间对照效应,交友小圈子影响
组间对照效应,就是说一个环境的好坏,对一个人会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让他在大环境的驱使之下顺势发展。
对于心智发育尚不成熟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跟自己玩得比较近的朋友。
要是孩子的交友范围里面,都是一些性格比较霸道自私,爱欺负人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也会受到别人的影响,变成有一个同样自私自利,喜欢欺负同学的人,这就是组间对照效应了。也有一句俗话可以概括这样一种状况,那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为什么孩子在家里会是乖宝宝呢?
1. 向父母的权力屈服
其实,很多孩子在家里会表现得十分乖巧,很可能是因为熟知自己父母管教自己的方式。很多父母喜欢给孩子建立一个严格的奖惩制度,那就是当孩子表现得良好的时候,父母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表现不好的时候会有相应的惩罚,甚至有一些比较极端的父母会严厉的打骂孩子。
久而久之就给孩子造成了一定的心里负担,让他们觉得自己只能好好在父母面前表现,才能够过好家庭生活;有时候也会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故意表现出乖巧的一面,让父母奖励自己。
表姐的小孩就是这样。在表姐家里就有上述的奖惩制度,所以孩子在家里一般都会表现得很好,很乖巧,但是出了家门就不一样了,在学校经常欺负别的同学,像个小霸王一样。当老师问道孩子欺负同学的原因时,他还理直气壮的说,在家里要故意表现得乖,是怕爸爸妈妈责罚,但是在学校就不用了,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家长也管不住。
由此可见,孩子在家里表现得很乖巧,很有可能是因为屈服于父母的权利,而不得已为之,其实他们内心并没有像表面上那么人畜无害。
2. 父母严格霸道的教育,孩子摸索出来的“家庭生存之道”
很多时候,家长对于孩子过于严苛的要求,会造成孩子在家庭生活的心理压力。
孩子们在家长的严苛教育之下,只能够表现得乖乖的,这也是他们在生活当中总结出来的“家庭生存之道”。
而相对于家长的严苛教育,学校的管理环境可能会宽松许多,在这种明显的对比之下,孩子就容易放飞自我,想尽办法,在学校做一些家里不能尝试的事情,完全无视家长在家中定下的规则。
根据啄食次序原则和组间对照效应父母应该如何做呢?
1. 给予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利,做好放手的准备
在家庭生活当中,父母有管教孩子的责任,但是却不应该对孩子过度严苛,而是应该要给予他们自主选择的权利。
因为就算在家中给孩子规范了各种行为,但是也不意味着孩子在家庭以外的社会环境当中就会严格遵守这种规则。
与其严苛的管教孩子,不如做好放手的准备,教会孩子离开家庭之后应该学会的事情。比如家长们可以教孩子有些社会上的生存技能,教会他们懂得谦卑和正常的人际相处等正确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够帮助孩子在离开家庭之后,也能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行为准则,能够明辨自己的行为到底是对是错,这样才是家庭教育的意义所在。
2. 保持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融洽,创造平等相处的家庭环境
要是家长对于孩子的管教过于严苛,或者是过于溺爱,这两种极端现象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来说都是没有好处的,前者让孩子感受不到家庭温暖,在家庭中生活仿佛处于一种喘不过气来的囚牢般的环境,而后者会让孩子缺乏对于家长应有的尊重和关怀,造成自私自利的个性。只有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够收获一个优异的孩子。
良好的家庭情感环境表现在:家庭主要成员能够产生安全感、幸福感;他们乐于与家人一起;彼此互相关心、爱护、尊重,也能为家庭承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最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家庭成员产生强烈的爱和归属感。
如果孩子在一个缺乏情感的家庭中成长,那么他们的爱和归属感就不能够得到满足,长此以往就会发生畸变。比如说,有很多从小遭受父母毒打、没有亲情温暖的人,大多数容易形成冷漠或者残酷的性格。没有家庭归属感的孩子,只会跟父母产生越来越远的心理距离,自身的人格往往也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除此之外结交什么朋友,是属于孩子的一种个人选择,但是在孩子心智发展尚不成熟的阶段,家长还是应该要适度对孩子的交友范围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干预。尤其是青少年的时候,这个阶段的孩子极易受到外来事物的影响,要是身边的朋友全是一群游手好闲的小混混,那么孩子很可能也会跟着学坏。
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家长对于孩子的交友圈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干预,并且引导其正确的选择朋友,其实是家长对于孩子教育成长所应该承担的一种必要责任。
要是你家的孩子出现了家中乖宝宝,家外小霸王的情况,建议家长们可以对照一下上述的内容,查找一下孩子会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并选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