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账实核对的内容(关于会计对账的三种方法!)

对账的概念

对账就是核对账目,是对账簿记录所进行的核对工作。在会计核算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有时难免会发生各种差错和账实不符的现象。对账就是为了保证账簿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在记账以后结账之前,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有关数据进行检查、核对。以便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真实、可靠数据资料的重要会计工作。

对账工作一般在月末进行,即在记账之后结账之前进行。

内容

对账一般可分为账证核对、账账核对和账实核对。

 

账证核对:账簿是根据经过审核之后的会计凭证登记的,但实际工作中仍有可能发生账证不符的情况,记账后,应将账簿记录与会计凭证核对,核对账簿记录与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时间、凭证字号、内容、金额等是否一致,记账方向是否相符,做到账证相符。

会计期末,如果发现账账不符,也可以再将账簿记录与有关会计凭证进行核对,以保证账证相符。

账账核对:各个会计账簿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有分工,又有衔接,目的是为了全面、系统、综合地反映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与财务收支情况。各种账簿之间的这种衔接依存关系就是账簿的勾稽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可以通过账簿的相互核对发现记账工作是否有误。一旦发现错误,就应立即更正。账账核对的内容主要包括:

  • 总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 总分类账簿与所辖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 总分类账簿与序时账簿之间的核对。
  • 明细分类账簿之间的核对。

账实核对:账实核对是指各项财产物资、债权债务等账面余额与实有数额之间的核对。账实核对的内容主要包括:

  • 库存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实际库存数逐日核对是否相符。
  • 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定期核对是否相符。
  • 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账面余额与财产物资的实有数额定期核对是否相符。
  • 有关债权债务明细账账面余额与对方单位的债权债务账面记录核对是否相符。

由于造成帐实不符的原因较多,需要通过定期的财产清查来弥补漏洞,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