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行加码公开市场净投放引发市场的关注。10月26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对冲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月末流动性平稳,当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鉴于当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此次操作实现净投放1900亿元。
同理,此前一日,央行逆回购操作进一步放量,当日同样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2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单日净投放创近9个月新高,因当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也达1900亿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还注意到,稍早自10月20日至22日,央行的逆回购操作规模就从百亿元规模升至千亿元量级,连续3日开展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就此现象,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梁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近期央行加码逆回购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临近10月下旬,市场对流动性需求将上升。10月是缴税大月,一旦税期来临,将对流动性带来‘抽水’效应,市场可用资金将下降,需要适度增大流动性投放满足市场合理需求;另一方面,从货币市场利率来看,DR007(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以利率债为质押的7天期回购利率)作为基准利率,仍然保持在7天期逆回购上下,利率水平并不高,央行适度加大流动性投放,有助于市场形成正面预期效应,提前应对可能产生对流动性的额外需求,不必因为税期来临等因素增大流动性囤积,从而导致货币市场利率出现波动。”
来自央行数据也显示,今年前9个月,DR007平均值为2.18%,和央行公开市场操作7天期逆回购利率2.2%非常接近。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夏在最新研报中也表示,专项债发行提速,央行加大了对冲力度。
近期财政部明确指出,2021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尽量在11月底前发行完毕,持续发挥专项债券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这在张夏看来,按照目前的发行进度,10 月和11 月总计需发行约1.28 万亿元。根据目前已公布的计划,10 月发行的新增专项债规模近4849 亿元,这就意味着11 月地方政府专项债的发行规模将超过7800亿元。为平衡地方专项债加速发行和税期缴款等造成的流动性缺口,上周(10 月18 日-10 月22 日)以来央行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数据可见:上周,央行开展逆回购3200 亿元,同期有600 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净投放共达2600 亿元。
有交易员还称,央行加码投放逆回购呵护跨月流动性,市场情绪向好,平稳跨月已无忧;不过鉴于近期面临地方债缴款和缴税走款等多重因素影响,仍需关注央行逆回购操作情况。
除即将到来的11月地方债发行压力仍大外,记者还注意到, 11月还会迎来较大规模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到期。因而未来资金面的波动情况也令市场有些担忧。
对此,梁斯告诉记者,“即使面临流动性需求加大的情况,当前市场利率水平整体是不高的,DR007仍然稳定在7天期逆回购利率上下波动。”张夏也持类似看法,虽然资金面扰动因素增大,但在央行以稳为主的政策呵护下,资金面整体无虞。
展望未来的应对举措,梁斯表示,“未来11月份,虽然有大额MLF到期和政府债券发行等因素的影响,但央行依然可以通过续作MLF以及加大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预计11月份仍将以逆回购+MLF投放流动性。”
有券商分析师也指出,为对冲11-12月流动性压力,预计央行将以公开市场操作、MLF等方式灵活应对,年前降准降息的概率较小。此前央行在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发布会上表示,四季度流动性供求的形势基本平衡,这意味着四季度降准必要性不强。实际上,在降准问题上,受访业界专家认为,随着逆回购加码,11月降准可能性大幅下降。
梁斯告诉记者,“从当前情况看,降准与否不是主要矛盾,市场利率运行一直较为平稳,流动性约束目前并不是导致金融数据疲弱的核心问题。但从数值上看,降准仍有空间,但预计今年降准概率可能不大,而明年年初有可能会降准。”
中信证券也认为,降准必要性降低。在中信证券看来,“进入四季度,地方债供给持续加速,MLF到期压力即将达到全年最高点,但11月财政支出也将加大力度。经测算,完全排除MLF以及逆回购到期的因素,流动性并无缺口。较大规模的MLF到期压力让市场再次关注央行会否‘二次降准’,但可能性不高。”
不过,也有专家持不同的看法。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未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将主要取决于国内外疫情演化牵动的宏观经济走势。并预计四季度为助于宽信用过程,央行再次实施降准的可能性在增大。
在这方面,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四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不会出现大的波动。对于政府债券发行和税收缴款以及中期借贷便利到期等阶段性影响因素,人民银行将综合考虑流动性状况、金融机构需求等情况,灵活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投放不同期限流动性,熨平短期波动,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资金需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在增加流动性总量方面也将发挥一定的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