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资本的张磊说过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把买入成本当作卖出的决策依据。
基金或股票的卖出,与盈利或亏损并没有半毛钱关系,它只与心里感觉有关,可这只是心理错觉。
卖出盈利的基金或股票时,心里不会难受。因为不论是大赚还是小赚,反正是赚了。而卖出亏损的标的时,犹如剜肉割疮,很难受。
然而,靠感觉赚钱或生活到底有多不靠谱呢?看看“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周幽王就知道了。
那么,基金或股票的卖出该参考什么依据呢?有四大依据。
01依据一:更好更香
别看投资说起来很高大上,但其实说穿了,它就是比较。
哪里风险更低、收益更高,钱就往哪里去。它与富豪比车、比房,与名媛比包、炫香水没什么区别。
比如,A基金和B基金都是同一类型的,但B基金要比A基金更加物美价廉,未来的收益会更高。
尽管此时我们手里持有的是亏损达20%的A基金,那我们也要毫不犹豫地卖出,买入B基金,进行调仓换基。
与男人比车、女人比包不可能逮着一个朋友比一样,投资的比较也分层次。
上面例子中的A基金与B基金是同品种之间的比较,属于常规操作。更加酷炫的“比较”发生在同一品种、不同市场间。
比如同一只股票,既在A股上市,也在港股上市。那么,汇率换算后,我们就可以买价格更加便宜的那一个。这就是传说中的“搬砖大法”。
不止如此,比较还可以发生在不同品种之间。
比如在2018年最后的那几个月,贵州茅台的股价跌到了500多元,着实是千载难逢的大好良机。
那在比较过后,发现所持基金未来的收益天花板比茅台低。那此时无论基金是赚是亏,都应果断卖出,买入茅台。
除了“比较”这个依据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需要格外注意。
02依据二:垮台了
股神巴菲特有句流传甚广的话: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保住本金,第二是保住本金,第三是记住第一条和第二条。
巴神口中的“保住本金”指的是什么?
它并不是指浮亏——买入股票或基金的价格跌到了成本线以下,而是指企业的基本面发生恶化,我们投入的本金产生了永久性的亏损。
是的,“垮台了”指的就是股票或基金的基本面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恶化。
当所买股票或基金的赚钱基础不在,此时无论是亏到了腰斩还是打骨折,甚至是脚踝斩,都应该果断卖出。
如果不这样干,持有时间越长,大概率会亏得越来越多。并且,损失还会无下限。
比如造假300亿的康美药业。在2018年被爆出造假传闻后,它的股价从25元附近跌到了10元左右,腰斩还拐了个弯。
此时如果还咬牙硬扛着不清仓,接下来就会被继续毒打。
当造假被实锤后,它的股价就从10元下跌到如今的2元多。这已经不能用打骨折来形容了,该用“脚踝斩”,用“脚指头斩”也行。
一旦公司基本面发生不对,不用多思考,第一时间清仓是最好的选择,不论是亏还是赚。
这个卖出依据算是对投资杀伤力最大的,咱们还有杀伤力更小点儿的依据。
03依据三:价太贵
投资想赚钱,得靠四个字:低买高卖。
这就像做生意,只有当进货价比卖出价更低时,才有赚头。否则,就会亏钱。投资只有买入成本低于卖出价时,这笔投资也才有得赚。
那赚到什么程度,我们就可以放手清仓了呢?当股价超过公司的每股价值时。
比如A公司的股价现在是15元。经过测算后,我们发现它的每股价值在18元左右。此时,我们能清仓吗?
当然不能,因为它的股价远低于公司的每股价值。现在卖出,就相当于用白菜价把黄金卖了,亏到姥姥家了。
但当价值发现,A公司的股价涨到了20元,甚至24元时,我们就应该清仓了。
股价已经远远超过了公司的每股价值,此时不卖,更待何时?这时候的卖出就是用钻石价卖黄金,可以大赚一波。
买时,要用白菜价买黄金,或用黄金价买钻石;卖时,得用黄金价卖白菜,或用钻石价卖黄金。投资赚钱就得这么来。
除了“价太贵”外,咱们还有一个“不得不”,同时也无法拒绝的卖出依据——急用钱。
这个依据很无解。无论是亏是赚,一旦出现“急用钱”的情况,都得闭眼清仓,比如家人生病住院,急需救命钱。
此时,即使是亏得很惨,卖出很心疼,或者是赚了,但卖出会少赚很多,可再心疼再少赚,也得卖卖卖。
买入成本不重要,投资卖出有依据。
一是比较谁更好,二是垮台难回天。
三是高估价太高,四是无解急用钱。
如果你也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评论,并分享给你的朋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