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论文(计算机行业趋势分析与见解)

昨天我们院长给我们开会说,不要去跟风,要做主流工作。尤其是结合自身优势与国家潮流的主流工作。
不能说计算机火就都去扎堆计算机,任何行业都有波峰波谷,计算机就是那种大波峰大波谷的行业,现在不过是处在了波峰上。我们专业:机械,则更像是小幅波动的曲线,甚至还带一点向上的斜率。
我很相信我们院长的权威,但是这实在与我的“常识”相违背,我甚至觉得接下来50年,计算机都没问题。而且如果有人让我推荐专业,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去推荐计算机。如果人家的一次波峰长达50年呢,那人这一生赶上一次不也就够了?再如果人家的波谷都你的波峰高呢?

 

计算机专业的波峰波谷

带着疑问,我特意去查了一下,计算机专业确实是在2009年至2011年连续被列为“红牌专业”。所谓“红牌专业”是指,“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比较低的高失业风险专业”。
这主要是因为专业也像行业一样,有市场波动的,我国考生和家长热衷于选择金融、法学、工商管理这类听上去很好的专业,加之高校迎合“社会需求”,纷纷增设这类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导致这类专业报考热而就业冷。比如新闻、金融、法律等专业也都经历过高潮和低谷,但是直到今天,这些行业的天花板都很高。

所以,短时间的波峰波谷并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这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人生是一场价值投资,我们应该关注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也就是时代的浪潮在什么方向。我们不能去盲目追赶风口,因为你永远追不上,即使追上了,也只能分碗汤,还可能把自己原先的手艺丢了;我们应该去预判风口,利用风口,在风口来之前就做好准备,才能成就一番大事。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展阶段

我们所说的计算机或者互联网,都是广义上的。先从长时间跨度来看,从第3次工业革命,信息时代的到来,到现在我们正处在的第4次工业革命:智能时代的开端,计算机技术都是其底层支撑。就像机械一样,从第1次工业革命,到现在,也不会淘汰,因为这是底层技术。所以从长远来看,我并不认为计算机的人会失业,不像现在这么热门倒是很有可能的

再把目光拉近一点,到近几十年,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是一个大的阶段,而这两者的交接,恰好就在2010年附近,所以那时候计算机出现了波谷也是情理之中了。2010到今天,近十年的时间,移动互联的时代也即将见顶了,但是恰好又接上了智能时代和万物互联的时代。也就是说,波谷还没到的时候,下一个波峰就又来了,接力上了。这也是为啥现在计算机这么火的原因。

这次的波峰,可能持续的时间不只有十年,因为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是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就像第2次工业革命中的电一样,这会成就一批像是GE和中国电力一样伟大的公司。而现在国内的华为、阿里等巨头就有这个潜质。

但是像现在这样的热度,我们同学天天叫嚣着“有鹅选鹅,无鹅延毕,延毕无鹅,建议读博”,这样的热度来看,估计快到波峰的顶部了,就像去年人人都去买基金一样,就能预见今年肯定会跌了。抛开技术面,从逻辑上来看,一次技术革命,如果在如此的热度下,十到二十年内还不能落地,那大概率是没了。所以如果以十年为周期,那现在已经处在了波峰之上了。

所以分析到这里,我认为现在就是处在计算机的波峰之上,而且前景一片光明,还在上升,但是像现在这样的狂热,估计没几年了。

计算机的基建属性

但是当再发展个十年,计算机的热度就不会像现在这样高了。今年找工作的师弟告诉我,今年的行情,计算机专业的硕士想找到30W的工作是很难的,一般都得40。我师弟是学电子信息的,去了华为,拿到了将近50W的年薪。他做的也是一些架构的东西,也不是核心的算法。

我觉得这就相当于是基建,任何一种足以改变社会的技术,最终都会成为一种公共资源,具备基建的属性。就像电一样,我们不需要知道是怎么发电的,也不需要去维护电路,只是去用就好了。而且我们的社会也不再需要这么多的电力人员。

到时候计算机也会像现在的电一样,成为我们人人都会用的东西,不需要去特殊的学习。其实我一直觉得计算机代码是有点反人类的,至少现在看是这样,我们需要去适应机器的语言, 不管是最开始的汇编语言,还是现在的面向对象的语言。这样的开发难度,是难以支撑万物互联、元宇宙等概念的。

以后计算机很可能就变成“面向功能”的语言,是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提功能,就能直接得到相应程序的东西。当然也不会让所有人都能去编软件,但是其门槛肯定会大大降低,以满足天量的个性化的需求。就比如电力公司提供220V的入户电,至于这个电你要做什么用,就取决于你的需求,你把啥的插头插到插座上,就可以用来干什么。

利用计算机,向计算机靠拢,并结合自身优势

最后还是得回到主题上来,还是开头的那个问题。我的结论就是计算机肯定是存在波动,而且任何行业都会存在波动,但是计算机明显是处在上升段的,即使波动很大,但总体趋势肯定是上升的,不过像现在这样的狂热估计持续不了很久。

我们非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倒真的不一定去转码,因为你现在去转码,做了“码农”,即使你现在拿着50W的年薪,但是这其实你做的并不是计算机的核心工作,也就是说,这不是主流,不是计算机行业的主流,你只是一个螺丝钉而已。如果你做的不是核心主流的工作,当大潮退去后,就发现是谁在裸泳了。我想这也是我们院长说的,要做主流工作的意思。他不是在否定计算机专业,而是在否定为了蹭热度,只考虑当前利益而去计算机做非主流工作的人。

我们要做的,肯定不是去计算机行业当个螺丝钉,因为我们可以有我们的主流。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只有一种行业,计算机即使具有基建属性,也只能是行业的一种。我们要做的是去做本行业的主流。那啥是本行业的主流,就是跟国家发展战略契合的那部分。比如国家要大力发展AI,那去研究AI算法就是主流;国家要大力发展航天,那去研究航天发动机、航天技术就是主流;国家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那去研究全真互联、数字孪生就是主流。

认清楚自己所在行业的主流,并且去拥抱计算机技术,“拿来主义”:拿计算机的技术来为自己的方向赋能,这才是我们应该走的路。而不是哪里热就往哪里蹦,蹦来蹦去都在边缘,尤其是如果你将你最青春最能奠定人生基础的时间段,用在了热点的边缘,当热点褪去 ,你就危险了,那时你再想蹦回来就晚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