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收益法估值的适用范围(企业进行估值的三种简单方法)

如何对创业企业进行估值是一个严肃的却又让人头痛的话题。对于创业者来说,他们需要引入资金,为此需要对自身进行估值,以便确定出让多少股权获取多少现金才不致于吃亏;对于投资者来说,面临同样的问题,即拿出多少再多获取多少比例的股权。特别是对那些成立时间不长的创业企业,他们的团队和技术可能不错,但目前看不到明显的现金流,对此类企业的估值投资者和创业者常常分歧巨大。

估值是一门难度极高的科学,但是有一些基本的方法而且也不会那么复杂,本文简要介绍一下对一家创业企业进行估值的三种简单的方法。

 

净资产法

净资产法又称成本法。最简单而言就是考察公司资产负债表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栏目后,根据经验及实际情况,对资产负债表各科目进行调整,最终计算出相对准确的净资产的方法。

成本法下,需要对创业企业的各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综合考虑后得到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例如:应收账款科目,需考虑计提坏账准备。对于那些极有可能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需要一次性计提坏账准备。

适用范围:技术含量不高人工密集型重资产的创业企业,因为投资人一般对该类创业企业不感兴趣,所以总体而言用此方法估值的不多。

收益法

收益法又称现金流折现法,这是对创业企业估值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此种方法需要采用合理的假设预测创业企业未来现金流及预测期后的现金流终值,并采用合理的折现率将上述现金流及终值折现至估值日得到企业相应的企业价值,折现率的确定应当能够反映现金流预测的内在风险。

收益法采用的财务预测需要大量的主观判断,因此,收益法的结果易受各种因素干扰。特别是当企业处于初创、持续亏损、战略转型、财务困境等阶段时,通常难以对创业企业的现金流进行可靠预测。

投资人为解决投资于创业企业的风险,常常与创业企业股东签署业绩对赌协议,以便对估值适时调整。

适用范围:应用广泛,因具有较高灵活性,在其他估值方法受限制之时仍可使用。

市场法

在判断创业企业的公允价值时,通常使用的市场法包括参考最近融资价格法、市盈率/市净率法。

参考最近融资价格法:由于初创企业通常尚未产生稳定的收入或利润,但融资活动一般比较频繁,因此参考最近融资价格法在此类企业的估值中应用较多。估值日距离融资完成的时间越久,最近融资价格的参考意义越弱。应当根据市场情况及创业企业自身情况的变化判断最近融资价格是否仍可作为公允价值的最佳估计。

市盈率/市净率法:根据创业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属行业的不同,可运用市盈率/市净率对其进行估值。运用此种方法,需寻找在企业规模、风险状况和盈利增长潜力等方面与创业企业相似的可比上市公司或可比交易案例,通过分析计算获得可比市盈率/市净率,并将其与相应的财务指标结合得到企业整体价值。市盈率/市净率法一般适用于企业相对成熟,可产生持续的利润或收入的情况。

上述三种方法经常会有机结合,投资人或创业者判断大体合适时,就可以进行拍脑袋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创业企业的估值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