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税后净营业利润的调整事项(绝对估值法概述与总结)

 具体步骤

第一步:选择适宜的绝对估值方法(主观性)

第二步:确定预测期,计算预测期内的现金流(不同估值模型使用的现金流不同)

第三步:折算折现率

第四步:计算预测期后的价值,即终值

第五步:对预测期现金流及终值进行折现,加总得到未来所有期间的价值

第六步:若折现现金流对应的不是股权价值,需要调整至股权价值

 

4、绝对估值的方法类型

绝对估值法主要是对于现金流的预测,从上面的步骤也可以看出来,选择适宜的方法是开始的第一步,那么有哪些方法呢?

根据属性不同,大致分为这几类:

红利折现模型、股权自由现金流模型、公司自由现金流估值法、经济增加值法、市场增加值法等。

其中前三者就是分子分母的不同,前文已经详细讨论,这里就不展开了,今后在具体表弟估值分析的时候再具体展开。

简单的谈谈经济增加值法(EVA)和市场增加值法(MVA)。

4.1经济增加值法

经济增加值是指企业运用投入资本所创造的高于资本成本的价值,它等于投入资本回报率(ROIC)与资本成本(WACC)之差乘以投入资本(IC)

即EVA=IC*(ROIC-WACC)

投入基本是指公司在核心经营活动上已投资的累计数额。它包括股权人的投资以及债权人的投资,也就是用股东权益加上有付息义务的债权投资。投入资本回报率等于调整税后净营业利润(NOPLAT)与投入资本的比值。即:

ROIC=NOPLAT/IC

所以,EVA也可以写成:

EVA=NOPLAT-IC*WACC

调整税后净营业利润是指扣除与核心经营活动有关的所得税后公司核心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若EBIT仅包括核心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则有:

NOPLAT=EBIT*(1-T)

然后算出来的每期经济增加值贴现即可,同样涉及到WACC、预测期、终值倍数,方法同上,不再赘述。

4.2市场增加值法

市场增加值不是一个可控制的度量,要依赖于市场预期,并且每天发生波动。其定义如下:

企业的市场价值(“债务+股权”的市场价值)-投入的资本

=市场增加值

=未来经济增加值(EVA)的现值

市场价值是指企业可观察到的市值加上任何有息债务实际价值,加上任何具有债务与股票双重特点的,诸如优先股和可转债等融资工具的市场价值。

 

5、绝对估值法优缺点总结

5.1优点

(1)以反映未来经营状况的现金流为基础,没有会计失真;

(2)财务预测过程通常需要较多主观假设,便于全⾯透视公司财务数据、理解⾏业经营模式、发现企业核心驱动因素;

(3)可体现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对价值的影响;

(4)评估的是内含价值,受市场短期变化、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小。

5.2缺点

(1)详细预测公司未来⼀定阶段的经营业绩,操作较复杂;

(2)财务预测过程需较多主观假设,不同建模者对同⼀指标的假设不同将得出不同的估值结果;

(3)估值结果对终值敏感;

(4)难以准确测定折现率,且会遇到循环问题;

(5)内含价值不能及时反映资本市场的变化,对短期交易价格指导性较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