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基差能判断期货走势吗(沪铜基差之于贸易公司作用几何)

基差是什么?

基差是某一特定商品于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差。它的计算方法是现货价格减去期货价格。由于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影响因素相近,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走势较为趋同,然而影响因素并不完全相同,这就使得基差并不会一成不变,往往会在某一区间内波动。基差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若现货价格低于期货价格,基差为负值;现货价格高于期货价格,基差为正值。因此,基差可以反映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实际运行的变化。

从根本上看,基差反映了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的仓储成本和时间成本。仓储成本包括持有该商品所需的储存成本、利息、保险、运输等。储存成本和运输会随着储存地的地理位置变化而变化。偏远地区的运输费用会相对较高。同时,从铜的角度来看,冶炼厂对于下游企业的辐射面积大约为半径不超过700公里。同时,储存成本会因上下游集中地的不同而不同。铜的大型仓库离下游集中度较高的地区较近,其储存成本有很大一部分由中游生产商承担。利息会和市场无风险利率、民间资本借贷利率等呈正相关。当无风险利率提高,利息会增加;反之则会降低。保险则和货物储藏难易程度、货品价值等呈正相关关系。

从整个大宗商品的角度来看,有色金属的单吨保险费相对较高,因为其单吨货值较大。但是从仓储难易程度上看,有色金属是最低的。大部分有色金属既没有高挥发性,有没有毒性,只要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室内就可以长期保存。它不像某些化工产品需要危险品资质才可以做保存仓库,也不像部分农产品需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温度等条件。

沪铜基差性质

沪铜基差是指某一特定的时间现货市场精炼铜价格和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价格之差,也称为现货升贴水。不同的现货市场现货价格存在些许差异,不同的期货合约之间也存在价差,这使得现货升贴水在计算时会有所不同。以2月1日的市场数据为例,上海有色1号电解铜贴水40元每吨,长江有色贴水60元每吨,上海物贸贴水85元每吨;而到了一周后的2月8日,上海有色1号电解铜贴水15元每吨,长江有色升水40元每吨,上海物贸贴水50元每吨。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到,全国比较重要的三个现货升贴水数据之间存在些许差异,并非某一个升贴水数据会一直保持强势。不过根据我们的观察,将时间周期拉长后,升贴水数据的变化趋势相近。

对此,我们选取上海有色1#电解铜现货升贴水作为标的进行观察,时间周期选择为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通过观察发现,现货升贴水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且在大多数时间处于震荡区间内,有较强的回归性,于是我们探索沪铜基差变化之间的交易机会。

首先,沪铜基差的变化存在较强的周期性,周期会根据市场情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上述时间周期内,其价格变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现货升贴水在大部分情况下处于-200元至200元每吨之间,第二阶段是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现货升贴水在大部分情况下处于0至400元每吨之间。形成两个周期的因素是多样的,不仅包括经济周期,还包括精炼铜供给、投资者预期等多方面因素。周期一旦形成就会持续较长时间,通常以年为单位,因为周期的形成过程可以被认为是市场供需双方达成了不成文的协议,即供给方在该升贴水下有利润空间且无力拉高升贴水,需求方在该升贴水下同样有利润空间且无力降低升贴水。周期内升贴水的变化是部分市场参与者的个人行为,并非集体行为。改变周期需要较强的外力,至少需要供需当中的一方出现一定的格局改变,且需要另一方的认可。

以2021年5月升贴水格局的改变为例,该时间点的出现既有偶然的因素,也有必然的因素。铜价在当时出现了明显的过山车行情,上涨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多头资金的涌入,和基本面并无太大关系。以高盛为首的外国机构对于铜价非常看好,认为伦铜有望达到1.5万元每吨,国内也有部分机构跟随该趋势进行了多头配资。

然而,基本面并不支持铜价继续高升。铜价在2020年末和2021年2月的大幅上涨分别依靠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调整,同时带动全球经济进入宽松时代。而2021年5月宏观上并没有改变,基本面在经历了两轮大幅上涨后再无力支撑第三轮上涨。精废价差在当时被拉大,反映出下游对此轮价格上涨并不买账。随着铜价的回落,因资金引起的铜价上涨体现在期货端,而现货价格被一并拉高后,反应相对较慢,最终造成了期货价格的回落,现货价格继续在较高位置徘徊,基差进入了新的区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