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酒、西凤酒,这两大白酒巨无霸今年一直传闻要借壳上市,相关传绯闻的借壳对象贵绳股份、贵广网络、西安饮食等今年都涨了几倍,然后借壳的事就不了了之了......这些股票也步入了下跌通道。不过这些炒作过的股票仍然蕴藏着很大的投资潜力,因为他们的背后仍然有明确的投资逻辑。
为啥非要借壳
弄清楚这些股票为什么会被炒作以及未来还有没有投资机会,就要把白酒借壳的前后逻辑梳理清楚。第一步先搞明白酒企为啥非要借壳。
在A股,自打2016金徽酒上市之后,A股便再无白酒生产及销售企业成功IPO过,虽然后来国台酒业、郎酒、西凤酒等都曾试图过上市,但证监会一家也没批准,最后都劝退了。政策面对酒企上市非常不友好,深交所2020年6月份出台的“申报及推荐规则”,其中明确规定——原则上不支持包括“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在内的12类行业企业在创业板上市。现在证券市场IPO更欢迎的是融到资搞研发和生产的硬科技,而不是看起来“不差钱“的酒企。
那么,既然是不差钱,酒企闷声发大财就好了,为啥还非要挤破了头去上市?
白酒这个存量的消费市场里,是一片激烈竞争的红海,酒企融资目的无非就三个:扩产能、铺渠道、做营销,没有这三者,你就别想发展壮大,你多卖一瓶,就意味着别人少买一瓶,竞争非常惨烈。
早些年,有些区域性的酒厂,类似于安徽金种子,做扩张性发展受挫,结果开始收缩布局,专心搞自己安徽的一亩三分地,但是被什么当地的古井贡、口子窖、迎驾贡酒等等迅速抢占了市场,这些竞品大都上了市,有钱有品牌,你金种子不做宣传我做宣传,你不花钱铺渠道我就去铺,搞到最后喝金种子的人越来越少,最后当地政府一看实在玩不转,把金种子酒上市公司卖给华润集团了,傍了央企的大树。
而这些存量的二、三线白酒上市公司之间,为了保持领先的优质,仍然需要大把花钱,每年花钱打广告做营销是一大笔开销,另外还要不断投巨资做技术改造,降本增效,提高高端白酒供应量。今年以来,已有贵州茅台、五粮液、今世缘、山西汾酒、舍得酒业、水井坊、泸州老窖7家上市白酒企业宣布实施技改、产能扩建等项目,光泸州老窖一家的技改投入就将近要50亿,这对于一个没上市的酒企来说,根本就没法承受。
所以,一方面是迫在眉睫的大把烧钱,一方面又是IPO大门对白酒的关闭,那么白酒曲线上市的路就只剩下一条,借壳。
借壳也没那么简单
借壳,说起来容易,但真的没那么简单。证监会对传统企业借壳上市的道路,其实一样设置了重重障碍。
首先,如果触发借壳上市,那么证监会按照IPO的标准去审批,酒企在IPO审批的时候不受待见,如果要直接借壳,一样可能被劝退。于是,只能规避掉“触发借壳”这个红线,巧妙的去进行“重大资产重组”。
同一个大股东,把自己的资产注入到自己家主业不振的上市公司叫重组;外来的老板,拿自己的资产和上市公司壳做置换,变成新的大股东,叫借壳。重大资产重组监管比IPO的要求松的多,很多传统企业都可以这种方式上市,不过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自己有酒、第二:自己有上市公司。
能满足这两个条件的人真不多,国有企业成了屈指可数的玩家。
大型的酒厂现在大部分是国有企业,一般大股东属于当地国资委,而哪个地方又没几家经营不好的国有上市公司,期望转型的,这样一来酒类资产就有了上市空间。就在前年,这招就有人试了一下。
北京市国资委旗下有家上市公司叫大豪科技,以前主业搞的是计算机数控系统,比较稳定,但想象力一般。2020年,大豪科技发了公告,要买自己大股东北京一轻控股旗下的红星股份这块资产,实现红星二锅头的曲线上市。在公告里,大豪科技明确阐述:这项收购里,红星二锅头是北京市国资委控股的,直接股东北京一轻控股也和自己是一家,所以属于同一实控人注入资产,不触发重组上市,也就是所谓的借壳。
这个重组虽然不太完美,搞科技的去跨界收购白酒,但确实规避了监管的红线,从程序上来讲没什么硬伤,但是后来大豪科技运气不好,他重组聘请律师事务所出了事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这次交易也被中止了,现在还没恢复。
大豪暂时输给了运气,但他的案例给了其他酒企好多参考借鉴,那些没上市的名酒还有一批,市场上传闻的习酒、西凤酒等等,都曾经定下了上市目标,而且IPO之前都尝试过,因为各种原因失败了,现在走大豪科技的路线也就成了唯一选择。
那么,选哪家上市公司重组呢,这就成了大家的猜想和投资机会
我为啥选你?三个条件
西凤酒、习酒这些国有企业,要选重组对象,最理想的是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和我是同一个爹,都是当地国资委的儿子;第二、你的主业或者和我有关联或者搞的不咋样,需要剥离或转型;第三、你这上市公司市值别太大,别有啥硬伤。
第一个条件是硬性的,不满足就没法搞,第二和第三个是优中选优,肯定谁合适就找谁,特别是第三个条件很重要,假如你上市公司是很欢迎我,但是涉嫌重大财务造假或者主营业务连年收入连1个亿都不到,回头我和你谈重组还没完事呢,你先被强制退市了,咱们两个都傻了。
于是满足重组条件的标的有哪些呢?
上市征兆最明显的习酒和西凤酒,分别地处贵州和陕西,省内的国有壳公司有那么一批。
贵州的贵绳股份搞缆绳的,没啥想象力,主业毛利太低,常年几十个亿的营收3000万的利润,公司市值不高被炒作前才40亿,是比较理想的选择之一。贵广网络,主业有线电视常年亏损,并且要划拨给中国广电,那么腾出来的壳正好装新的资产,不过问题是控股权现在省宣传部手里,如果习酒注入需要划转至贵州省国资委,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且公司市值也较大,涉及的问题复杂。
西凤酒的绯闻对象主要是陕西金叶、西安饮食,主业都很一般,市值不大,没啥硬伤,同一个亲爹,按理说西安饮食做餐饮和和酒关联度最高,所以可能性最大,陕西金叶搞烟草的,大家觉得烟酒不分家有一定可能性,但是企业方未必这么看。
这些绯闻的壳,在白酒迫切的上市预期下开始被股市追捧,今年股价曾经一度涨了几倍,不过涨上了天以后,重组也就没法搞了。市值一下子高了这么多,企业上市重组换股的代价高了几倍,不划算;另外哪个上市公司也不想担泄密的风险,传闻重组把股价搞上了天,要真重组了,那这信息谁泄露的?
于是,绯闻的壳股又在一波炒作后开始了慢慢熊途,股价腰斩。
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
故事还没结束
前面既然讲了这么多,壳股被炒上天又暴跌,并不是要说一个主力散布消息恶意拉抬股价,割完韭菜一地鸡毛的故事。白酒上市的必然和迫切性,让这些可能的结婚对象成为了他们背后不多的选择,市场用脚投了票,可能性最高的标的炒作的幅度也最大,未来白酒上市的故事仍然会发生,只不过不是现在。
2020年,海汽集团曾传出要注入珠海国资旗下海旅免税的资产,股价也随之翻了近10倍,随后公司辟谣,股价暴涨后开始一路下跌,从60多回到了10块,大家骂声一片。
正在2022年10月份,这家早就无人问津的股票突然停牌,随后宣布大家曾经期盼的海旅免税资产的注入,股价又从10块到了45,这过山车的走势是意料之外,但情理之中,其中资产注入的逻辑早就被网上高手分析透了,但没人能分析出准确的发生时间罢了。
白酒的炒作永远不会停止,但他不会和真的和白酒资产的注入同步,就像明星之间传绯闻是家常便饭,很多当时的辟谣后来也被证实不是空穴来风,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2016年吴亦凡加拿大泡女粉丝事件和李易峰的“毒驾”,当时都辟谣,但2022年被证实那确实是事实......
在股市里赚大钱的地方往往都没有声音,一片喧嚣闹哄哄的地方往往是割韭菜的陷阱,股价的涨跌是表象,很容易迷惑人的眼睛,但背后的事物发展罗辑是客观规律,这个谁都变不了。
以上几个被提到的绯闻对象,早晚会有人真的出嫁,只不过那个时候可能是股价冷清无人问津的时候,在一切保密的前提下,这场结婚神不知鬼不觉的被突然宣布,问题是那个时候谁还会持续关注并持有这些股市上曾经的妖股?
在背后有明确重组逻辑的妖股跌到一个令人绝望的价格时,机会也许就来临了。
举报
评论 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