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能力的定义及其含义(怎样才能获得稳定的能力?)

能力这个词在日常对话中非常常见,通常的对话场景是某某人很有能力,当上了领导,某某人非常有能力,赚了多少钱。当谈到自己的时候,很多人也会用这个词来进行苛责,我没能力,做不了,我能力不行,所以才混成现在这个样子。

那么,能力是个什么东西?当把所有对话中的能力进行场景分析的时候,发现对能力这个词的定义是非常复杂的,但是大约可以统分成两类:生命力和心理素质。

生命力

生命力可以分解成很多小类,跟自身的的生理因素有关,例如智力,记忆力,视力,听力,生殖力等。强悍的生命力可以形成多种综合能力,例如学习能力,综合了智力,记忆力等细分能力。有些人是学霸,除了良好的环境影响之外,也是自身生命力的体现。

 

再比如运动员,出色的运动员都是有运动天赋的,自身运动能力天生就出众。这也是生命力的体现。

能力是需要身体底子做基础的,生命力是能力体现的物质基础,一个整天病病殃殃的人很难有心力去影响别人。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话题,颜值算不算能力?一个人的颜值,是天生的,其实跟智力一样,只不过是生命力的外在表现。很多人会把颜值忽略掉,认为靠脸吃饭不算能力,但颜值会衍生出另外一种能力,例如亲和力。

心理素质

能力的另外一个隐喻是心理素质,能力出众的人必然心理素质过硬。心理素质又可以分解成无数小类,例如沉稳,干练,情绪稳定,拿得起放得下,敢于表现自己,当众演讲,不怕失败等等。很多人说自己缺乏能力,多数时候是心理素质不过关,例如不敢跟别人对抗,害怕当众演讲,太在乎别人眼光,害怕表现自己。

 

良好的生命力可以帮助人们获得足够多的技能,例如体育技能,获取足够多的知识,学会某种语言,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小到跑电焊,开挖掘机,做小吃。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让人获取掌控力,更好的发挥自己所掌握的技能,例如参加大型比赛,指挥工程,高空作业,深海潜水,指挥作战,领导员工等等。

能力可不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和提升?当然可以。

生命力的提升可以通过身体锻炼来提升。但有些生命力通过锻炼提升是微乎其微的,例如智力。如果身体本身有疾病,通过治疗和锻炼能让生命力获得飞跃式的提升,那就不仅仅是提升能力的问题了,可以说是改变命运。

如果生命力对大多数人来说天生的成分更多,那么心理素质更仰仗后天的训练。无论是当众演讲还是与敌人对抗,百米射击还是走钢丝,开车还是指挥比赛,情绪的发泄还是抑制,都需要一个训练和适应的过程,心理素质在勇敢面对的过程中会不断强大。

另外,生命力和心理素质会有相互影响的情况,身体强健了某些脆弱的心理现象会自动消失。最明显的例子是抑郁症,身体和精神互相影响。

关于生理和心理的互相影响,昨天看了梁冬和华大基因CEO尹烨的对话,很有意思。大家可以看看。

以上是关于能力的初步浅薄想法。


知识结构

前几天看了一个人的自述文,四十多岁了,依然奔波在找工作的路上。从深圳到东莞,从东莞到广州,面试的大多是类似富士康的工厂,流水线,技术工种,不断跳来跳去,可能一两个月就要换一次工作,很难坚持太长时间。住着几十块的小旅馆,每天奔波来去,空闲的时候还去商场撩撩小姑娘。

忽然惊醒,我到了这岁数会不会混到这般田地?

此人能力如何?四十多岁还能来回多个城市奔波,身体素质自是不弱的,有心情撩拨小姑娘,情商不会太差,文章叙述虽然是流水账,但是逻辑严密,证明智商不低。讲述自己去面试的过程,还会与面试官斗智斗勇,心理素质也不会太差,但结局为什么会是这样?

混的太差定是能力不行,但缺少了哪部分能力?

回想生活中有太多的这种人,身体素质一流,情商不低,按理说至少生活的应该不错,但却仍处在四处流浪打工的境地,是什么原因?

想来想去,我觉得能力还应包含另一个重要的部分——知识结构。这也是学历的重要性或者是学习的重要性。

 

智力如果缺少了知识的指引就容易缺少悟性,有想法但没有前瞻性的知识框架指导,就容易陷入盲目,最后成了瞎忙。

当然,有学历并不意味着知识结构齐全,毕业后做上几年普工基本上就把学的东西还回去了。

这里说的知识并不是某种技能,而是包含行业知识,心理学,管理学,自我认知,历史,地理,金融等学科的综合,从而形成对行业的准确认知,自我的把握,对世界的认识,有了这些,才能把基本能力全部进行链接和紧固,形成统一的稳定的能力。

知识结构齐全的人,能够跳出本身的行业圈子,进行跨界打劫,因为商业活动之中,总存在某些相似的规律。

知识结构齐全了,固然是好,但多数人很难达到这种规模的知识量,但有两样是不可缺的,对行业的准确认知和对自我的准确认知。有了这两样,至少能保证在行业中的成就。

问题来了,合理的知识结构如何获得?难道真的要拿来这些书一通乱读吗?

我非常欣赏一句话:见识大于能力。

知识结构是在不断见识中扩充的,见识是第一位的,聪明的人,即便不看书,靠见识也能悟透。

 

前几天我爸来我这里小住了两天,那两天他的神经基本上是绷紧的。他一直在农村生活,绝少见这种规模的车水马龙,没坐过公交,没打过出租,在我看来安逸的小城,在他的眼里就是压力、噪声和不确定性。

但是这并不表示我爸不成功,虽然在家种地,但他至少从生活中获得了两项能力:对行业的认知和对自我的把握。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圈子,也是他的围城。如果跳出这个圈子,那他的成功就不可复制了,因为他缺少了更广的知识结构。

同样,在北上广生活的人,见识也是碾压我的,我去了同样会感到紧张和不安,那是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

有时候我常常想,我所想的其实别人早就总结的非常全面和科学了,只是我自己没有接触到,等到某一天听到的时候,可能会突然惊叫:卧槽,又浪费了几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