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企业内生增长高峰论坛在成都举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内生增长理论”提出者保罗·罗默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能,可能来自于不同地区之间贸易往来的不断加深。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罗默
保罗·罗默认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对人力资本创新和知识的投资,强调技术进步、科技创新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他在会上提到国内地区间的贸易往来,恰好属于宏观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此次大会主题——“企业内生增长”,与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企业内生增长的探索高度契合。正如四川省国资委主任徐进所言,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而发展的目标如何决定,路径如何选择,则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论坛,特别邀请华为、奇信等企业谈经验,保罗·罗默等专家讲理论,聚焦企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共同交流探讨激发企业内生增长动力的规律与路径。
专家/既要进行创新,也要“果敢取舍”
“现在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激发中国经济所蕴含的巨大内在增长动力。”在接受采访时,保罗·罗默这样评价经济发展的痛点。尤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都将延续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当对外贸易等方面出现挑战时,要关注那些支撑中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因素”。
保罗·罗默提到的内生因素相当广泛,譬如中国十几亿人口背后存在的巨大消费市场,以及消除不同区域贸易障碍、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往来和人口流动,都是中国当前经济存在的内在动力。
要激发这些动力,让其产生应有的效用极为关键。一方面,保罗·罗默强调可能性——尤其是,要努力探索和创造更多可能性。对企业而言,要善于培养和利用整个团队的想象力,鼓励创新探索“百花齐放”;对城市而言,则要尝试更多创新性的模式。
以成都在建的天府国际机场为例,保罗·罗默就特别提到,即使是政府对机场投资,也要去尝试新的商业模式。首先是基于地产的开发,在建成航站楼后要同步对周边的地产进行开发,譬如修建高端的商场,提高周边的价值。“这带来的好处是,航站楼的商铺也更加值钱了。”他提出,此时航空公司就需要向机场支付费用,这笔钱则可以支持机场进行更多创新。
2019年8月31日,航拍成都天府国际机场
但并不是每一种可能性都应该被深挖。用保罗·罗默的话来说,“有些看起来很美,但却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想法,也要果敢取舍”。就如同当前火热的数字技术,企业探讨未来可能性的时候,应该更诚实地面对现实,勇敢放弃那些看起来很美却很难开花的种子,勇敢摘除那些枯萎了的花。“而那些真正好的花,就是既能为企业创造利益,也能满足人的需求,从而为社会创造价值。”
企业/在蓉设立鲲鹏生态基地,华为用创新激发内生动力
最近几十年,国内发展主要得益于全球科技进步和全球化。今年来频频在全球领域引发热议的华为,是否有具备持续的内生动力?
华为中国地区部副总裁、西部片区总裁雷战奎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想要保持未来增长,需要提升自身能力。以华为为例,从创立初期到现在,华为的方向明确在完成自我产品的开发和研究。目前,华为大多产品均是自行研发,“这铸就了目前的竞争能力”。
雷战奎
日前在“华为亚太创新日”上揭幕的华为鲲鹏生态基地,可以被视为华为在内生动力上的破局。雷战奎说,这一基地的成立,标志着华为在五年内投资30亿元来支持鲲鹏计算产业生态建设和发展的进程,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同时借此机会,华为也将在电子信息、新经济等领域与成都开展深度合作。
所谓鲲鹏生态,是指基于鲲鹏处理器和相应的ICT设备,构筑整体的产业生态,包括服务器、存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行业应用以及软件等领域,这将形成一个整体生态。
雷战奎表示,华为计划在未来5年投入30亿人民币,发展1万家合作伙伴,培养100万软、硬件工程师,并选择一些大的有科技能力基础的省会城市及大中型城市进行合作。成都作为国内最著名的电子工业信息化基地,因此成为华为的合作对象,将极大推动和提升成都的电子信息化水平。“目前来看,合作进展非常顺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