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确定其初始投资成本后,持续持有期间,视对被投资单位影响程度等情况不同,应分别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进行核算。
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成本法核算。
对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权益法核算。
1.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定义:成本法,是指投资按成本计价的方法。
范围:投资方持有的对子公司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方为投资性主体且子公司不纳入其合并财务报表的除外。投资方在判断是否具有控制时,应综合考虑直接和间接持有的股权;在个别财务报表中,投资方进行成本法核算时,应仅考虑直接持有的股权份额。
投资企业对其实质上控制的被投资企业进行的长期股权投资,在编制其个别财务报表时应采用成本法核算。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追加投资时,按照追加投资支付的成本的公允价值及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的,投资方根据应享有的部分确认当期投资收益。企业按照上述规定确认自被投资单位应分得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后,应当考虑长期股权投资是否发生减值。
值得注意的是,子公司将未分配利润或盈余公积直接转增股本(实收资本),且未向投资方提供等值现金股利或利润的选择权时,母公司并没有获得收取现金股利或者利润的权力,上述交易通常属于子公司自身权益结构的重分类,母公司不应确认相关的投资收益。
【例题·单选题】2×14年1月,甲公司自非关联方处以现金8000万元取得对乙公司60%的股权,另发生审计、评估等交易费用200万元,相关手续于当日完成,并能够对乙公司实施控制。2×14年7月,甲公司追加对乙公司投资,又取得乙公司20%股权,支付现金2500万元,其中包含交易费用100万元。2×15年3月,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甲公司按其持股比例可取得10万元。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2×15年末,甲公司该项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10700 B.10400 C.10200 D.10500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长期股权投资=8000+2500=10500(万元)
2.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定义:在初始投资成本确定后,在投资持有期间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
范围:对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涉及到的明细科目:投资成本、损益调整、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权益变动。
在持有投资期间,被投资单位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应以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净利润、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权益变动中归属于被投资单位的金额为基础进行会计处理。
【例题·多选题】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下列各项中,影响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有( )。
A.被投资单位发行一般公司债券 B.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变动 C.被投资单位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D.被投资单位实现净利润
『正确答案』BD『答案解析』选项A,不影响被投资单位的所有者权益;选项B,借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贷记其他综合收益;选项C,属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内部变化,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所以,投资单位均不做处理;选项D,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贷记投资收益。
(1)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初始成本确定:按照初始投资成本或追加投资的投资成本,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初始成本调整: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差额不要求进行调整;
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该差额计入取得投资当期营业外收入,同时调整增加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例题·计算分析题】2×16年1月,A公司取得B公司30%的股权,支付价款5950万元,另发生手续费用50万元。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净资产账面价值为15000万元(假定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A公司在取得B公司的股权后,能够对B公司施加重大影响。不考虑相关税费等其他因素影响。
【解析】采用权益法核算。 取得投资时,A公司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6000
贷:银行存款 6000
初始投资成本6000万元大于取得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4500万元(15000×30% ),该差额1500万元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承前例】假定本例中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24000万元,A公司按持股比例30%计算确定应享有7200万元,则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1200万元应计入取得投资当期的营业外收入。
有关会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7200
贷:银行存款 6000
营业外收入 1200
(2)投资损益的确认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确认应享有(或分担)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时,在被投资单位账面净利润的基础上,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进行适当调整:
1.被投资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与投资方不一致的,应按投资方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期间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确定被投资单位的损益。
2.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以及有关资产减值准备金额等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的影响。
3.在评估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具有重大影响时,应当考虑潜在表决权的影响,但在确定应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份额时,潜在表决权所对应的权益份额不应予以考虑。
4.如果被投资单位发行了分类为权益的可累积优先股等类似的权益工具,无论被投资单位是否宣告分配优先股股利,投资方计算应享有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时,均应将归属于其他投资方的累积优先股股利予以扣除。
例题:甲公司于2×16年1月10日购入乙公司30%的股份,购买价款为3300万元,并自取得投资之日起派人参与乙公司的财务和生产经营决策。取得投资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9000万元,除下表所列项目外,乙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假定乙公司于2×16年实现净利润900万元,其中,在甲公司取得投资时的账面存货有80%对外出售。甲公司与乙公司的会计年度及采用的会计政策相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均按直线法提取折旧或摊销,预计净残值均为0。假定甲、乙公司间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
存货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的差额应调减的利润=(1050-750)×80%=240(万元)
固定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应调增的折旧额=2400/16-1800/20=60(万元)
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应调增的摊销额=1200/8-1050/10=45(万元)
调整后的净利润=900-240-60-45=555(万元)
甲公司应享有份额=555×30%=166.50(万元)
确认投资收益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66.5
贷:投资收益 166.5
5.对于投资方或纳入投资方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子公司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应予抵销。即,投资方与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按照应享有的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方的部分,应当予以抵销,在此基础上确认投资损益。投资方与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内部交易损失,按照资产减值准则等规定属于资产减值损失的,应当全额确认
不构成业务的应当分别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进行处理
(1)对于投资方向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投出或出售资产的顺流交易,在该交易存在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情况下(即有关资产未对外部独立第三方出售或未被消耗),投资方在采用权益法计算确认应享有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损益时,应抵销该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影响,同时,调整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投资方因投出或出售资产给其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而产生的损益中,应仅限于确认归属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其他投资方的部分。
(2)对于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向投资方投出或出售资产的逆流交易。比照上述顺流交易处理。
例题:甲企业于20×7年1月取得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假定甲企业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20×7年8月,乙公司将其成本为600万元的某商品以1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甲企业,甲企业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至20×7年资产负债表日,甲企业仍未对外出售该存货。乙公司20×7年实现净利润为3200万元。 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甲企业在按照权益法确认应享有乙公司20×7年净损益时,应进行以下账务处理: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40 (3200×20%)
贷:投资收益 640
借:投资收益 8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00×20%)80
(3200-400)×20%=560(万元)
假定在20×8年,甲企业将该商品以1000万元的价格向外部独立第三方出售,因该部分内部交易损益已经实现,甲企业在确认应享有乙公司20×8年净损益时,应考虑将原未确认的该部分内部交易损益计入投资损益,即应在考虑其他因素计算确定的投资损益基础上调整增加80万元。
例题:甲企业持有乙公司20%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20×7年,甲企业将其账面价值为600万元的商品以1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至20×7年资产负债表日,该批商品尚未对外出售。假定甲企业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两者在以前期间未发生过内部交易。乙公司20×7年净利润为2000万元。假定不考虑所得税因素。
甲企业应当进行的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400
贷:投资收益 400
借:投资收益 80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80
(2000-400)× 20%=320(万元)
例题: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股权,能够对乙公司施加重大影响。20×2年度乙公司实现净利润8000万元,当年6月20日,甲公司将成本为600万元的商品以10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乙公司将其作为管理用固定资产并于当月投入使用,预计使用10年,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在其20×2年度的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对乙公司投资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甲公司在其20×2年度的个别财务报表中应确认对乙公司投资的投资收益=(8000-400+400/10×1/2)×30%=2286(万元) (提示:投资方与其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之间发生的无论是顺流交易还是逆流交易产生的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其中,属于所转让资产发生减值损失的,有关未实现内部交易损失不应予以抵销。)
例题:甲公司持有乙公司3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够对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施加重大影响。2016年,甲公司将其账面价值为500万元的商品以4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乙公司,无证据表明交易价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是由于该资产发生减值损失导致的。2016年资产负债表日,该批商品尚未对外部第三方出售。 假定甲公司取得该项投资时,乙公司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相同,双方在以前期间未发生过内部交易。乙公司2016年净利润为1000万元。甲公司2016年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万元。
因无证据表明交易价格400万元与甲企业该商品账面价值500万元之间的差额是该资产发生减值损失导致的,因此,应当在确认投资损益时予以抵销。
所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0+(500-400)]×30%=330(万元)。
个别报表中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1000+100)×30%] 330
贷:投资收益 330
【注】如果本题有证据表明交易价格400万元与甲企业该商品账面价值500万元之间的差额是该资产发生了减值损失,则在确认投资损益时不予以抵销。
应确认的投资收益=1000×30%=300(万元)。
6.投资方与联营、合营企业之间发生投出或出售资产的交易,该资产构成业务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1)联营、合营企业向投资方出售业务的,投资方应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投资方应全额确认与交易相关的利得或损失。
(2)投资方向联营、合营企业出售业务的,取得的对价与业务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全额计入当期损益。
(3)投资方向联营、合营企业投出业务,投资方因此取得长期股权投资但未取得控制权的,应以投出业务的公允价值作为新增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初始投资成本与投出业务的账面价值之差,全额计入当期损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