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业都知道是困难的一年,没想到是如此艰难!
为有效阻止新冠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中央和各地及时制定了延长假期、延期开工复工的规定,这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无疑是正确的决策。另外,当前形势下,绝大部分企业也不具备复工的条件,仅“员工在工作环境中的卫生保障”就很难实现,一人疑似,全司停摆。
虽然从宏观上看疫情是短期冲击,不会改变经济增长趋势水平,但着眼当下,延期复工导致的无法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需求和生产骤降,无疑会给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带来巨大压力,甚至倒闭。
幸好中央和各地应对措施有效,特别是及时公布疫情和防控工作信息,科学解疑释惑,客观回应社会关切,为企业做好相关应对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信息。
共克时艰,春天不远!
为了解疫情下各地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和政策需求,形成利企的政策建议,正和岛研究院推出企业抗疫需求与应对状况调查问卷,邀请您参与填答。企业利益就是国家利益,反馈真需求,为您,为企业,亦是为国家和民众。
一、 企业复工的现状和问题
鉴于目前疫情影响,大部分企业选择延期复工(源自企业抗疫需求与应对状况调查问卷数据初步分析),从2月3日开始尝试在家上班、灵活弹性的工作机制,还有部分企业尚不能确定复工时间。延期复工,对不同行业造成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大部分受到严重冲击,但也有受益的行业。
表:当前疫情对不同行业的冲击
源引正和岛研究院目前正在进行的企业抗疫需求与应对状况调查问卷数据,经初步分析得出,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主要有经营成本上升(61.99%),市场拓展困难(59.41%),资金周转困难(57.20%),线下销售困难(47.97%),产业发展不景气(38.75%)等。
图1:2020年上半年企业面临的困难
这些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需求骤减、业绩下滑,房租、员工工资等硬性成本支出较大,延迟开复工导致合同难执行、甚至面临赔偿,最终导致资金流紧张,一半企业反映现金流最多可维持三个月。即使如期开工,产能或运营效率也大大降低、无法正常服务客户。
其次,用工荒是目前企业的一大难题,特别是制造业,以往的招聘会难以开展,新员工招聘困难,老员工返岗的时间不统一。
第三,员工健康保障的风险较大,不确定因素很多,一旦发生疫情,全公司都受影响。另外,员工劳动关系纠纷也是一大难题。
二、 目前涉及企业复工的相关政策
1、延长假期延迟复工
为全面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科学防控、精准防控,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2020年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通知延长春节假期至2月2日(农历正月初九,星期日),2月3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各省市基于各自情况,发布延迟企业复工时间要求,基于公开信息整理如下(截止2月3日18:00):
表1:各省市企业复工时间表
注: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生产防疫重点物资的企业除外,另有规定。
2、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春节假后,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各地开始推动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为支持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减轻企业负担,国务院和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紧急措施,涉及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时间、援企稳岗政策、社保缴纳、税费减免、延长期间的工资待遇、延迟复工的工资待遇、企业复工程序、社会保险经办工作等。具体内容如下:
表2:中央及部分省市关于疫情期间劳动关系的主要政策
其中,苏州率先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苏“惠”十条,在从加大金融支持、稳定职工队伍、减轻企业负担等方面出台10条具体措施,同时明确责任单位,与企业共渡难关,增强企业信心。同时苏州人社局还大力推广网上办、掌上办等便民举措,集中向社会发布172项“不见面”办理项目。
案例1:苏州重磅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苏“惠”十条
2020年2月2日,苏州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十条政策意见》,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在疫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能支持到企业复工的措施为:
(一)稳定职工队伍
1.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对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标准可按6个月的当地月人均失业保险金和参保职工人数确定,政策执行期限按照国家规定执行。(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财政局)
2.缓缴社会保险费。对受疫情影响,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确实无力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中小企业,按规定经批准后,可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最长6个月。缓缴期满后,企业足额补缴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影响参保人员个人权益。(责任单位:市人社局、市税务局、市财政局、市社保中心)
(二)减轻企业负担
1.减免中小企业房租。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企业,1个月房租免收、2个月房租减半。对租用其他经营用房的,鼓励业主(房东)为租户减免租金,具体由双方协商解决。(责任单位:市国资委,各市、区政府<管委会>)
2.减免中小企业税费。因疫情原因,导致企业发生重大损失,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受到重大影响,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可申请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责任单位:市税务局)
3.延期交纳税款。对因受疫情影响办理申报困难的中小企业,由企业申请,依法办理延期申报。对确有特殊困难而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企业,由企业申请,依法办理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超过三个月。(责任单位:市税务局)
此外,京、上海、青岛等地也纷纷出台精准有效的援企政策,帮助企业解决复工相关问题。
三、 给企业的建议
在执行相关政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开展“自救”,同时也在积极寻求商协会、企业服务平台等机构等支持。企业的主要应对措施有:
1. 提高对危机的认知力,增强战胜危机的心力。引导员工客观认识并理解企业目前的困境,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激发更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 寻找顺畅的政商沟通渠道,勇于、善于向政府部门表达企业困难,寻求帮助乃至献计献策;
3. 寻求商协会、企业服务平台等机构的支持,与相关企业建立互助机制;
4. 制定疫情突发应对方案及沟通机制,主动寻找、借鉴生产重点物资的企业复工复产、春节返工疫情防控的经验;
5. 做好员工复工防疫工作,如返程员工自我防护指导、每天统计员工健康状况、做好员工心理压力疏导、提供员工健康补充保险和家庭紧急援助等;
6. 建立灵活的工作机制,如轮岗轮休或弹性工作;
7. 将企业服务在线化,向员工提供在线工作工具,并做好培训工作;
8. 做好工作场所卫生保障,如消毒灭菌、为员工购买防护用品、为员工提供统一就餐等(源自企业抗疫需求与应对状况调查问卷数据初步分析);
9. 预判疫情后的商业机会,做好准备。
案例2: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
青岛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提出了居家在线的“新开工模式”,主要内容为“3311”,即:
三在:在家上班,在群上岗,在线培训;
三补:补齐2019年未完善的总结分析,补充完善2020年战略落地工作的思考,补足平时没时间做的反思;
一研究:提前研究2020战略落地工作部署(上半年的工作方案)
一提升:提升个人能力,研习专业课程。
在“一研究”中,特来电坚持如下原则:
1. 以问题为导向,找出难点问题、关键问题、最需提升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可执行、可量化的目标和闭环落地措施;
2. 以客户为导向,目标为导向,优化和梳理流程,确保高效实现目标。
在“一提升”中,特来电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1. 在研发的项目和工艺改进上,成立虚拟研发小组,线上充分讨论,并形成结论和执行文件,为开弓(工)就放箭做好准备;
2. 提升管理层和员工个人能力:从1月31日起,各业务中心对子公司员工开展各项培训学习,按课程计划每天打卡,用教学和考试,给战友们充电;针对管理层,提前进行“特锐德大学”培训。
四、 给政府的建议
企业“自救”的同时,迫切希望能得到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共渡难关。我们欣喜地看到,个别省市已经针对下列建议作出援企政策,建议更多省市、更大力度得开展工作。建议目前聚焦在帮助企业解决现金流问题和创造利润方面,具体为:
1. 重视疫情防控
推广生产重点物资的企业复工复产、春节返工疫情防控的经验;
提供工作场所的防疫指导,共同保障员工安全;
2. 加大减税降费力度
适当减免复工企业2020年所得税、增值税,延缓征收2019年所得税;
适度降低社保税率,适当减免一季度社保缴纳额,企业可延缓缴纳社保至少3个月;
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中小企业提供房租补贴,并通过3~6个月免租惠及到终端企业;对非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给予房主适当补贴或减免相关费用,以鼓励减免租户的房租;
3. 加强金融支持
为复工企业提供超过一年期的无息贷款,帮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4. 缓解用工矛盾
协助处理劳资纠纷,妥善处理好员工关系;
对不裁员企业发放稳岗补贴或减免其他费用,保障员工就业;
协助企业解决疫情过后的用工荒问题。
(源自企业抗疫需求与应对状况调查问卷数据初步分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