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番茄老师给大家整理了微观经济学的考点梳理,那今天就给大家将宏观经济学的考查要点罗列出来,跟微观经济学一样。
由于不同学校考查广度和深度要求不一样,因此宏观经济学的学习也要根据目标院校的参考书目,结合我们给出的要点来复习。
在罗列考点前
要先跟大家介绍一下⚠️
整体考察情况
要听好哦!
整体来说,我们可以把宏观经济学考查的难度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层面、中级层面、中级+层面。
初级层面
初级层次的宏观经济学考查,一般侧重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和较为常规的计算题为主,这类考法多是报考难度中等及以下院校的考查方式。
中级层面
考查难度在中级层面的院校还侧重经济理论的数理方法和思维的考查,这类院校以上海财经、中央财经大学等知名财经类院校最为典型。
中级+层面
比以上要求还要更上一层的我们不妨称之为中级+层面,比如中山大学、人民大学、北大软微金融科技等院校专业,则更进一步,侧重考查考生的经济学思维能力、建模能力和一定的复杂运算能力。
接下来开始正式罗列考点啦!
赶紧拿小本本记下来!
1初级难度层面
一
国民收入核算
1.国内收入指标体系
流量、存量,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
2.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可适当了解,不是考查重点)。
⚠️ 注:
这一章节相对简单,主要围绕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个指标展开,对于他的概念、计算及该指标的优缺点等内容的掌握是重点。
二
产品市场均衡
1.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消费函数,平衡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储蓄函数,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2.投资函数
投资函数,实际利率与投资,资本边际效率。
3.国民收入的决定
两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三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四部门经济中的收入决定。
4.乘数论与加速原理
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对外贸易乘数,加速原理。
⚠️ 注:
这一章是初级层面院校出题的相对重点章,关于凯恩斯的消费理论要系统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和四部门国民收入决定公式的推导,并依此来确定各种乘数是关键,容易在计算题里面出现。
三
IS-LM模型
1.IS曲线
IS曲线及其推导,IS曲线的斜率,IS曲线的移动。
2.利率的决定
货币需求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投机动机),流动性陷阱,货币需求函数,货币的供给,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
3.LM曲线
LM曲线及其推导,LM曲线的斜率,LM曲线的移动。
4.IS-LM模型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IS-LM模型的理论和政策含义。
四
宏观经济政策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价格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及各种目标之间的关系,自愿失业,摩擦失业,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率,非自愿失业。
2.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挤出效应,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财政政策工具及其运用,自动稳定器,积极(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与局限性,货币政策工具及其运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存款创造与货币供给,存款准备金。
五
AD-AS模型
1.总需求函数
总需求(AD),总需求函数,总需求曲线的推导,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2.总供给函数
总供给(AS),总量生产函数,劳动力市场均衡与就业量的决定,长期总供给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3.总需求—总供给(AD-AS)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及其政策含义,总需求曲线移动的效应,总供给曲线移动的效应,供给冲击,滞胀。
⚠️ 注:
(三)——(五)这三个模块是整个宏观经济学的考查核心,这是大家要全面系统掌握的内容,无需赘言。
六
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
1.汇率与国际收支
汇率及其标价方法,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名义汇率与实际汇率,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账户,资本账户。
2.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模型
净出口函数,净资本流出函数,国际收支函数。
3.调整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政策
七
经济增长、经济周期和通货膨胀
1.经济增长
增长核算方程,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因素分析,资本—产出比(了解概念),新古典增长模型(索罗模型),技术进步在增长中的作用,新增长理论。
2.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的含义、阶段与特征,经济周期的类型,乘数-加速数模型,加速数与加速原理。
3.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的分类,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抑制通货膨胀的政策及其后果,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八
自由主义宏观经济学说
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萨伊定理,货币数量论,交易方程,剑桥方程,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2.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流派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
⚠️ 注:
要求能运用宏观经济学中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这个基本上在不侧重梳理分析能力考查的高校里必然会出现的一个题目,一般都是以背景材料为线索,或者只抛出话题让同学们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分析。
这种题目一般综合性较强,既要理论功底掌握的系统扎实,也要能够关注当前的国内外(尤其是我国的经济现实)并作出合理的理论解释与对策。
2
中级及中级+难度层面
对于中级及中级+层面来说,理论范围基本上是和初级一致的,但是基于数理分析和证明的属性,我们就以理论模块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1.宏观经济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概念、GDP的计算
2.经济增长理论:
索罗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
⚠️ 注:经济增长理论是中级及中级+难度院校偏爱出题的地方,而且有时候还整的挺有难度的,比如人大20年、北大软微金融科技22年,题目都对数理能力要求很高。
3.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
4.总需求理论:
总需求与总供给模型、IS-LM 模型与总需求、财政、货币政策与总需求;
5.总供给理论:
粘性工资模型、价格错觉模型、不完全信息模型、粘性价格模型、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
6.开放经济:
国际收支、汇率、浮动和固定汇率下小国开放经济、国际利差;
7.宏观经济政策争论、政府债务与赤字;
8.基于微观基础的宏观经济分析:
消费、投资、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9.经济波动理论的新近发展;
⚠️ 注:对中级及中级+层面的院校一般重点落在经济增长理论,总需求理论,总供给理论,失业、货币与通货膨胀理论这四大模块,所以务必要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掌握好理论知识并做一定数量的好题。
初级层面的宏观经济学,建议大家使用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的教材为最佳,中级层面的宏观经济学以曼昆《宏观经济学》或者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教材为最佳,但如果目标院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或者学长学姐公举的参考教材,就选择那个,一般都不会错。
好了,就说到这里,希望同学们抓紧时间学习。当然有些理论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可以找相关课程视频辅助加强理解,效果会更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