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资本边际效率怎么求(回顾凯恩斯主义对经济周期的描述)

研究经济周期理论中,首要任务是研究和解决经济危机。在凯恩斯主义者的逻辑里,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效需求不足,从而生产过剩。凯恩斯主义提出三大心理规律影响人们的消费与投资: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凯恩斯认为人们有天生喜好储蓄的习惯,从而边际消费倾向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出现递减,这毫无疑问最终会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资本(投资)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主要指人们预期从投资中获得的利润率(即预期利润率)将因新增设备成本提高和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的扩大而趋于下降,换言之,随着投资的不断增加,资本的边际收入会出现下降趋势,从而抑制企业投资投资的积极性,从而会造成投资需求不足;

流动性偏好规律:指人们愿意持更多的货币,而不愿意持有其他形态资产的心理,是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的反映,交易动机、投机动机和谨慎动机决定流动性偏好。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在经济周期“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阶段中,“繁荣”和“恐慌”是经济周期中两个最重要的阶段,凯恩斯从三大心理规律解释经济周期如下:

繁荣到危机:在繁荣后期,由于资本家对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投资增加,导致两个必然后果:第一是劳动力和资源渐趋稀缺,价格上涨,使资本品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大;第二是,随着生产成本增大,资本边际效

率下降,利润逐渐降低。但由于资本家过于乐观、大量投资的同时,投机者也同样乐观过度,购买过多,使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随即资本家对未来的信心发生逆转,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大增,利率上涨,结果使投资大幅度下降,于是,经济危机就来临了。

危机到萧条:紧随着经济萧条阶段,资本家对未来信心仍不足,资本边际效率难以恢复,投资不振,生产萎缩,就业不足,商品存货积压。

萧条到复苏及繁荣:随资本边际效率逐渐恢复,存货逐渐被吸收,利率降低,投资逐渐增加,经济发展就进入复苏阶段。此阶段资本边际效率完全恢复,投资大量增加,经济又进入繁荣阶段。

为了解决萧条与失业问题,凯恩斯主义首先要求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与对总需求的管理,管理与调节总需求,刺激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从而扩大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以财政政策为中心,单凭货币政策不可能实现充分就业,以举债支出为手段,从而扩大有效需求。根据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政府应以财政政策为主,以适当的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以实现经济复苏,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创造需求和扩张型的货币政策以刺激投资与消费,而经济高涨时期,应实行紧缩的财政政策以抑制需求和紧缩的货币政策以抑制投资和消费。

 

附:凯恩斯的生平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之父”、“资本主义的救世主”。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4 岁以奖学金入伊顿公学(Eton College)主修数学,毕业后,入学剑桥大学国王学院。1905 年毕业,获剑桥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又滞留剑桥一年,从师马歇尔和庇古攻读经济学。他是20 世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应付内外危机、实现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政策和思想传统的根本转换的枢纽型人物。在30 年代,凯恩斯发起了一场导致经济学研究范式和研究领域根本转变的革命;在40 年代的“二战”后期及战后初期,凯恩斯参与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之前身)等机构的组建工作,是当今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1998 年的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在150 名经济学家的投票中,凯恩斯被评为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其主要著作:《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货币改革论》、《货币论》、《劝说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论概率》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