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业务主体指什么(如何确定公司主体的定位与角色?)

财务是项技术活,里面行当还是蛮讲究的,如何快速且准确地读懂财务数据?从今天开始推出“老板视角看财务”系列。


一般而言,民营企业的老板都是成立多家公司,无论是基于什么目的考虑,这就是普遍现象。成立公司容易,但成立后应该怎么去用好,用足呢?这个不仅用业务发展角度考虑,也要从财务角度思考才行。

换句话说,在企业内部,每个公司主体就应该有明确定位,才能更好地起到相互配合的作用,打出组合拳的效果。

打出组合拳的效果

(1)从整体上看,应该有以下各定位的不同

正如拙文《漫谈老板视角看财务(5)-法律风险隔离的顶层设计》所述,公司类型应包括以下几类:

  • 投资主体
  • 控股主体
  • 业务主体

在确定公司类型后,在实务中,还得要做好各主体的业务定位,让每家公司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能,才能得到打组合拳的效果。

(2)从经营角度看,可以做以下分类

  • 利润主体
  • 亏损主体
  • 避税主体

(3)从管理角度看,可以分以下类型

  • 业务主体
  • 管理主体

上述3种不同类型是从不同角度来看的,在实务中就是落在每家公司的定位上。具体该怎么用,取决于老板的思路;能用到什么程度,取决于财务人员的功底。

(1)要明确每家公司的业务范围。最好的是一家公司干一项主营业务,不要将主要的业务集中于一家公司主体身上;

(2)要明确每家公司的内部定位。一般而言,承担管理职能的主体就是亏损主体;从事具体业务的主体是利润主体,当然也会存在亏损主体;还有的要承担避税主体的职能,合理利用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不同的业务结构、交易结构,做好四流一致,达到税务筹划的效果;

(3)在实务中,一定要注意每家业务主体必须要做到收入与成本的匹配,还有人员配置,绝对不能出现单边账。具体详见拙文《漫谈老板视角看财务(1)-避免单边账》。这就是考验财务功底的地方。

(4)避税主体所需的各类证照,一定要齐全。该申请的得申请,该备案的得备案。

(5)因为涉及到对外借款,需要做好财报,又得要税务筹划。因此,赢利主体与避税主体间一定是控股与被控股的关系。在股权结构设计上,一定要设计好。

 

(6)理清管理主体与业务主体的关系。要做这些的底线,就是不能影响老板对企业的控制权以及经营决策权,绝对不能发生“功高震主”“惹不起”的现象。这样就完全背离了设计的初衷。

上述这些动作,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是不可分割的。这就要取决于老板的态度与支持力度,由财务负责落实执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