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信号传递理论的基本内容(创新扩散与信息传递的相关理论)

一、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也是内生经济增长理论逐步产生的过程。第一个阶段是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李嘉图、亚当斯密和魁奈为代表,该理论是在重商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强调资本积累、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意义,而技术进步只是改变资本积累的一个方面,并不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

 

第二个阶段是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马歇尔等为代表,主张资本积累和储蓄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技术进步会对经济增长起主导作用,但该技术进步只是假设或是外生的,并未明晰其来源问题。

有学者提出了干中学理论,不断积累知识经验能推动技术进步,将技术内生化后得出技术进步会引起规模报酬递增等结论,并指出技术进步具有外溢性,会牵动其他行业技术逐步提升,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有学者提出实现经济长期提升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是知识溢出,技术进步只是主要原因,即随着知识的积累,技术实现进步,进而推动经济长期增长。有学者指出人力资本的积累既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促进经济提升的关键途径。

 

综上所述,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中心观点是内生的技术进步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应该把推动技术进步和提高创新水平放在经济发展的首位,摆脱对原有发展路径的依赖,提升技术研发效率、储备科技人才,实现技术创新从发展理念到发展范式、利益格局、配套政策的根本转变,为经济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二、创新扩散理论

新发展格局下,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已经成为各国推动以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抓手。学术界对于科技创新的研究屡见不鲜,已有了丰硕的成果。

技术创新理论由熊彼特提出,他认为创新成果可体现在产品、生产方式、市场、供应来源和组织形态等方面,这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科技创新可分为四阶段:科学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创新扩散,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社会总财富的增加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技术进步的最终实现必须经过创新成果扩散的驱动。

 

因此,只有技术创新的成果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时,技术创新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发展。讨论了创新在社会系统成员中以某种可预见的形式传播扩散并逐渐被认可接受的过程。该理论将社会系统中创新成果的接纳者按其对新产品或服务的态度分为:创新者、早期接纳者、早期大众、后期大众和滞后者。

他们对新产品的接受态度明显不同,且不同接纳者的数量分布呈正态分布。一项研发获得成功后,创新成果开始在市场上传播,最初接纳者数量较少,他们都是勇于冒险和接受新事物的消费者,只占到群体总数的2.5%,随着早期采用者的加入,市场中的接纳者数量达到10%-25%时,达到了引爆点,扩散速度急剧提升,受自身原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一方面由于新产品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由于早期接纳者的推广传播等影响,到达早期大众和后期大众阶段,他们在得到其他人的体验信息后,也会主动搜集相关信息,提升购买意愿,引起新产品的销量大幅增加,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其后在接近最大饱和点时,扩散速度会再次慢下来。如果新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中获得支持的消费者数量处于早期大众阶段,表明该产品或服务未能达到消费者的预期,潜在目标客户对创新成果的认可程度较低,研发项目失败。

当新产品在市场中逐渐被70%~85%的消费者选择时,此时市场上的消费者规模趋于平稳,新产品的传播速度逐渐变慢,扩散过程随之结束。基于创新扩散理论,在研发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需要超过特定数量的消费者接纳并尝试新产品,研发投入才能真正发挥效用,研发项目才算得上成功,才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发展质量。

 

在研发前期,投入大量资源,新产品刚投放市场,还处于试验期,未能在市场中有效传播扩散,投入与收益的不对等会削弱短期绩效,但随着研发资源持续投入,研发技术更加成熟,产出高质量的新产品能够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销量迅速攀升,形成稳定的经济效益,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三、信息传递理论

不同的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途径不同,导致信息不对称现象时有发生,处于信息优势地位的一方更易且总能获取超额收益。随着信息不对称研究的持续深入,信号传递理论作为帮助决策者解释和应对交易双方由信息不完整、不对称造成的不公平问题的有力工具受到了关注。

 

该理论最早由斯彭斯提出,他认为只有将大量与个体特征相关的信号充分释放到市场中时,才能满足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相关信息的需求,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而缓解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常见的信号传递手段有:聘请高质量的审计师、提高资产负债率、改变股利支付率等。市场上的信息发布者应该选择合理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形成模仿壁垒,展现独特的优势吸引利益相关者的关注。

这时,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可以根据释放的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和决策,有利于企业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获取稳定的资源供给,降低交易风险和成本,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研发投入和社会责任表现也可以作为信号传递的方式。研发投入是形成企业独特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一直受到投资者的重点关注。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使得保守型的投资者望而却步。

 

但有研究表明,高质量的研发信息可以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降低了信息不对称风险,使外部投资者充分了解到企业的发展潜力,保持现有优质投资,并吸引更多潜在投资者。因此,在资本市场中,披露高质量的研发信息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以较低成本获得更大规模的外部融资,减少对内部现金流的依赖,从而降低融资约束对于企业发展的不利影响,降低研发风险,提升研发效率,加速研发进程;

同时,消费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也会被企业传递的高质量研发信息吸引,帮助企业研发产品树立良好的声誉,促使企业获得更高水平的经济增长。基于信号传递角度看社会责任行为的经济后果,可以看作是管理层主动向利益相关者展示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信息不易观察、不易复制的特质。利益相关者通常掌握着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表明其愿意分配合理的资源保持与利益相关者长期稳定的沟通与合作,利益相关者则更倾向对社会责任产出更多的企业正向的积极回报,进而降低企业与利益相关者未来的交易成本,实现交易双方潜在收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