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富兰克林说过,“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死亡和税收无法避免”。作为一名纳税人,税收政策直接影响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万企帮财税 简单的给大家介绍下关于税法的两大效应。
通常,政府的税收往往都会产生两种经济效应: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和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01
两大效应
收入效应是指税收引起人们收入的变动,换句话说,就是进行纳税后,大家手中得到的可支配收入减少。
税制的改动与纳税人的实际收入水平是呈相关比例的,比如,政府增加税率会直接让社会的相关人群收入降低,而减税则会直接提升收入。
收入效应的体现,也是税收作为政府调整社会财富再分配的直接依据。
替代效应是指税收引起人们经济行为的调整,即人们为了减少纳税负担而改变在可供替代的经济行为之间的选择。
比如,政府对进口商品进行重度收税,就可能促使人们的选择从进口商品转为国内商品,而采用这项政策,往往是政府为了引导社会某种经济行为的举措之一。
同样的,政府对企业课税,也可能改变人们在可供替代的投资之间的选择。
替代效应的体现,往往伴随着人们对经济行为的调整,这就会造成税基的变化,总体导致个人,企业,以及政府收入的变化。
因此,政府在制定或调整税收政策时,一般会着重考虑这两种效应带来的影响。
02
中性税收
此外,如果政府只对非经济税基进行课税,则只会引起收入效应,而不会发生替代效应。
非经济税基指的是指与人们的经济行为无关的征税对象。最典型的是早期的政府对其国民征收的人头税,即对所有的成年人每年征收一次总付税。
这种税是以人的存在作为征收的对象(税基),而不论纳税人的收入、消费和财产的多少,也无论从事什么样的经济活动。
因为这种课税与个人经济行为无关,它仅仅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收入,不会引起纳税人经济行为的改变,不会影响人们的既定的经济选择。
而这种不会产生替代效应的税收通常称为中性税收(Neutral Tax)。
目前来说,属于中性税收的只有一次性总额税(Lum-sum Tax)。
该税是政府为特殊目而征课的一次性税收,一般情况下,这种税收不能逃避,也不对个人经济行为造成明显的扭曲。
理论上,所有非中性税收都属于扭曲性税收(Distorting Taxes),因为这种税收会导致人们在经济资源使用方面产生福利损失,或效率损失。
尽管课税能使政府获得了一定规模的财政收入,但是如果其代表的国民福利不能充分补偿因税收造成的国民福利的减少,就表明国民要承担额外的税收负担。
这种额外的税收负担,又称超额税负担,则被认为是税收造成的国民福利的净损失。
结语
而一旦造成损失,就会改变社会中原先处于平衡的价格体系,也就是商品价格发生变化,那么人们就会调整经济行为。
但是这种经济行为的调整,不是因为经济资源或者是生产资料的变动,所以会带有一定的盲目性,从长远来看,对于社会的整体发展是不利,还会降低人们的福利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