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知识问答

新增长理论的主要内容(驱动性因素主要有哪些?)

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各省科技人才投入政策经历起步阶段——上升阶段——加速阶段——逐步健全阶段

研究结论

(一)政策演进的趋势

1.政策供给强度的波动性上升:

科技体制破冰阶段科技人才投入政策数量最少,该阶段科技人才政策处于起步阶段,科技人才投入政策体系正在构建。

 

科教融合驱动阶段颁布科技人才投入政策数量快速增加,科技人才投入政策正逐步建立。

人才强国驱动阶段科技人才投入政策颁布数量快速增加,该阶段政策颁布数量频发。

创新引领驱动阶段科技人才投入政策颁布数量最多,科技人才投入政策颁布频率最高,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

政策供给强度逐步扩大,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呈现波动性上升的演进特征。

2.部门间政策协同性逐步增强:

科技体制破冰阶段政策发布机构数量共相对较少,主要发布政策机构为人民政府,且发布独立颁布政策数量相对多,联合颁布政策的数量相对少。

 

科教融合驱动阶段政策发布机构数量有提高,其主要发布机构为省人大、人民政府和科学技术厅。

其余机构发布政策数量较少,单独颁布政策的数量上升,联合颁布政策的数量亦上升。

人才强国驱动阶段单独颁布政策数量多,但是联合颁布政策数量提升幅度较大,政府部门间政策协同性有所提高

创新引领驱动阶段科学技术厅联合财政局等部门颁布政策数量占大,部门间政策协同性正逐渐增强。

3.文种类型从规章类转向执行类:

 

科技体制破冰阶段科技人才投入政策文种类型以“条例”“办法”为主,其余文种类型相对较少,政策条例类规范性文种较多。

科教融合驱动阶段科技人才投入政策文种类型主要是“条例”“办法”“意见”类文种数量较多,其余文种类型数量较少。

人才强国驱动阶段科技人才投入政策文种类型主要是“办法”类文种远高于其余文种,其颁布量大于其余各类文种总和,占有绝对的数量

创新引领驱动阶段科技人才投入政策文种类型以“办法”为主,其文种数量较高且占比大,政策逐渐向执行类文种转变。

 

重庆市科技人才投入政策文种类型演进历程为四个阶段中“办法”类文种数量较高,各政策文种中占有绝对的数量,其政策可操作性强。

政策文种类型随科技人才投入政策体系逐步健全,“条例”“规定”等法规及规章类文种逐渐较少。

具体事项的执行类文种逐渐增加,文种类型从规章类转向执行类,也表明科技人才投入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4.政策内容突出自主创新发展:

各省科技人才投入政策演进逻辑与国家政策方针具有较强的关系,在科技体制改革破冰阶段,科技人才投入政策是“稳住一头、放开一片”

 

科技人才投入政策体系处于恢复的初步阶段,处于搭建科技人才投入政策框架结构,重视学习及引进先进技术发展经济。

在科教融合驱动阶段,科技人才投入政策科技和教育具有重要位置,科技发展成果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政策颁布数量有所上升,政策框架逐步健全,引进先进技术并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

在人才强国驱动阶段,科技人才投入政策数量大幅增加,政策体系基本健全,促进知识产权、专利等自主创新能力提高

各省重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成果转移转化。

 

在创新引领驱动阶段,科技人才投入政策强调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突出科技创新引领,科技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

(二)政策演进的驱动性因素

1.国家发展战略因素:

国家科技人才政策是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性政策,完善科技顶层设计,为省级层面出台相应的科技政策提供重要依据。

那么,国家科技政策能否全面及时地贯彻到地方,需要根据地方发展战略决定。

 

国家科技人才投入政策对地方经济发展及战略布局具有重要作用

一类是国家普适性政策文件,地方贯彻国家政策文件或出台国家配套政策。

另一类是国家特定战略布局政策,因为国家资源向特定区域集聚,将会影响省级科技人才投入政策战略。

2.自身战略定位因素:

科技是知识的创新的源泉,科技迅猛发展能提高区域的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所创造的收益在经济中的占比大幅增长

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对脑力劳动和科技投入相对增加,地方发展战略定位将影响科技人才投入政策布局。

 

例如,贵州省在科技体制改革破冰阶段重点突出农业科技发展;

四川省、重庆市对科技人才投入政策发展定位于高新技术产业,从科技体制改革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要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各省科技发展战略定位因素将影响不同阶段科技人才投入政策,政策的阶段性演进会发生变迁

信息技术引发的技术革命,是技术知识和科技创新迅速转移、扩散和被应用。

在区域内形成合作与竞争,各省发展的战略定位也会随周边省份、时间推移和领导者而发生转变,各省对科技人才投入政策的战略定位各有差别。

 

3.经济发展水平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是科技支出来源的重要指标

据最新统计显示,二〇二〇年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分别为245.99亿、161.71亿元、1055.30亿和526.79亿;

R&D经费投入强度分别为1.00%、0.86%、2.17%和2.11%。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将影响对科技人才投入政策,进而影响科技人才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等。

 

新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经济增长与科技进步的关系,科技进步实现经济与科技的相互进步。

4.高新技术发展因素:

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内在推动力,高新技术企业是科技人才集聚的高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促进其具有自主研发能力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二〇二〇年,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和重庆市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分别是3294.41亿、1693.54亿、9676.86亿和9045.15亿。

可以看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中排名分别是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和贵州省。

 

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人才投入政策布局具有影响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有侵权/违规的内容, 联系QQ15101117,本站将立刻清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666666